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正>数学中存在美的因素,可以说那里有数学,那里就有美.数学美是带有一定主观感情色彩的精致直觉,是一种冷而严肃、纯净至高的科学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美审美教学,应当与数学知识的教学及能力培养相结合,把数学美的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美的修养.一、为学生提供认识数学美的契机1.数学美的体现作为教学科目的数学虽然不象科学的数学那么严谨完善但仍然是无处不显示出数学  相似文献   

2.
美是用眼睛去发现的,这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论.盲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视力障碍,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去发现这世界万物的美,但他们可以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美的一切,用耳朵去聆听美的音符,用双手去触摸美的事物,也可以用双手去表现和创造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3.
前言:美术是一门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感知美、创造美的学科。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当教师在小学课堂上开展美术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美术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术中所蕴含的意境、如何让学生们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创造美、如何从创造美的角度去表现美。  相似文献   

4.
<正>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媒介去感染、启迪学生,使其在没美的欣赏、美的享受过程中,逐步掌握较为系统的美学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乐于也是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的。所以,美育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每个人都热爱美,追求美,希望自己成为完美的人,这就需要美育.美育是要塑造完美人格,艺术的和现实的美是它的教育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在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是当前美术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的定义众说纷纭,然而不管怎样,美是一种表达,美是一种吸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也更是我们生活质量的要义。人的长相有一个美与不美的区分,但从理性辩证的角度来说,人的美又不以面貌的俊丑作为唯一。我们且不论心灵美与外表美之间的互补,但只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回头率并不是100%地给了美貌的人,其中也有相当大的比率肃然凝眸地给了气质极佳的,因为好的气质,同样也会给人带来美的吸引。吸引,本身也是我们教育的努力追求。因此,“教育气质”这一词眼,也便映人了我思绪的眼帘——从追求生命美丽的心灵萌动,去塑造我们自己独特的教育气质,从而让我们更有魅力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8.
管理即教育。教育应该是美的。学校管理要以真和善为基础,追求美的境界,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美的境界?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优化教师管理,要高扬和谐之美1.以校长自身的美好形象感化教师校长的管理,有职务的影响力和非职务的影响力的作用。校长应特别重视非职务影响力的作用,以自身高尚美好的形象为师师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师。如果校长能以自身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情操去影响教师,那么,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共处,就会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就会为实施和谐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美?美的根源在那里?这是历来美学都在寻求解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求从方法论的区别上来看,大致走着这样几条路:一条是从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特征中去探求美的根源,最终把美归结为物的属性;另一条是从人的精神中探求美的根源,最终把美归结为精神的表现.这两种美学,虽然对美的本质的理解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也都遇到了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人类的劳动实践中探求美的根源,认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都是在人类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劳动创造了美.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我想首先就应该对人类劳动的性质有所理解,然后再理解劳动如何创造了美,进而理解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音律、美的形象、美的意境.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之美的体验,提升高职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捕捉生活中不同的美.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那一篇篇范文堪称经典美文.课堂上,我喜欢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那美的殿堂,徜徉那美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座美丽的语言宝库.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教材,努力设置美的意境,从中挖掘美的因素,品味美的语言,抒发美的想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由会欣赏美,到能情不自禁地去表现美.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是美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美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使他们成为情操高尚、趣味高雅的人。一、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表现为可以使人们感到身心愉快,从而陶冶性情,提高  相似文献   

17.
邹丽君 《文教资料》2008,(20):120-12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只有根据汉语音韵美的特性,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旋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8.
<正>美是美术作品中最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对于美的感受过程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它通过美的造型、美的色彩、美的构图来表现生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一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绘画作品中的外在美和它的内在美,并将之感悟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醉心于美的殿堂。一、引导学生感悟绘画作品的美一件绘画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美的造型、美的色彩和美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不吸引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抓住"美"的教育、"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美的教育强调感受、感悟,让学生从美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美的人、事、物、情、理、景,去感受、去热爱、去效仿。美的教育就像一座桥,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学会让语文课拥有"美"和"美感"。一、呈现美,让教学语言有味《说文解字》说:"羊大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评家以"滋味"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有了美的感受、美的感悟、美的认识和获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美无处不在,美的信息无处不显。数学美是数学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简单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美。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意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们善于捕捉美感,才有可能有兴趣投入其中,爱其所好,爱其所美,因美而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