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追赶"鲨鱼"     
获得经济学硕士后,她筹集资金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芯片公司.然而,公司在扩展市场时受到了英特尔公司的冲击.很多人都劝她把公司卖掉转行. 她不仅不听劝告,还反其道而行:投入更多的浅,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她还竖起民族工业的大旗,让"国人用中国芯"的广告深入到每个民众心中.  相似文献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是花木兰,我最敬重的一位古代女性。她放弃了一个女子应有的安适生活,为了家人,为了国人,她过了数十载刀头舔血的日子,没有抱怨,没有自傲,当她胜利归乡时,  相似文献   

3.
妈祖,一个国人心中不变的伟大女神形象,凝聚着华人华侨的信念与理想。妈祖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结晶,吸引着世界各地人民的眼球。妈祖,原名林默。从名字上看,一个"默"字,便体现了华夏民族谦和、礼让的品质。自妈祖出生起,她的性格便注定了她一生的方向。她精通医术,熟悉水性,知晓天文气象。生前崇善济贫,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  相似文献   

4.
她的事迹不仅被收入当年的中小学课本,还被拍成新中国第一部反映铁路事业的电影《女司机》。她的名字曾为国人熟知、她的事迹曾被国人敬佩,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自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运动虽有经历高低起伏,但"革命"本身作为一种信仰,已拥有当然的合法性。揆诸史实,情况远非如此简单。辛亥革命结束后,国人"革命"情绪急遽消退,由竞言"革命",转为讳言"革命",以至忧心"革命"再起。"革命"形象的迅速负面化源于国人对"革命"的认知,也与旧官僚及立宪派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而革命党人未能挺身为"革命"辩护,加速了"革命"信仰的失落。革命前后国人对"革命"态度的强烈反差,说明"革命"尚未成为国人的"集体信仰"。在"二次革命"中,革命派已不得不为"革命"辩护;而在护国运动中,护国军非但不敢大张旗鼓地亮出"第三次革命"的旗号,相反,竟然声言起事非革命,乃为反袁氏复辟帝制制造革命,即为"革革命"。这些都说明,当时国人眼中的"革命"更多地还是类似于传统的改朝换代,故被许多人视为"暴力"、"破坏"的代名词,民国成立,其合法性亦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24日,一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照片。照片中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文字,此网友称那是他"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这一事件立刻引发了国人的争论。不少人表示这是"国人之耻",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国人整体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7.
"国人"这一概念产生于周代社会消亡于秦灭六国,是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国人具有相对的民主与自由,与古希腊自由民有一定相似之处,盖近现代一些学者直接将中国古代国人表述为自由民.笔者认为将国人等同于自由民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因为中国古代国人与古希腊自由民有着本质区别,不仅其所属阶级不同,且其产生的客观条件与最终结局亦各异,所以不能因其具有某种共同点而忽略其本质差异,将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许会让人们记住一个名字:杜丽。她从不堪压力丢掉国人期待的首枚金牌,到浴火重生重回最高领奖台的传奇经历,引来了国人的一片唏嘘。一时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为运动员减压的呼吁也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9.
小歌 《英语沙龙》2014,(10):50-51
在今年7月的访华行程中。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她的低调、朴素、谦和、平易近人的品格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国人对她的赞誉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三年前来北京任职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同样的低调、谦和与节俭,但国人对他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我们能否以宽厚、仁慈的心来迎接这些异乡贵客呢?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流传很广的统计数据刺痛了国人的神经。根据这个统计,中国人人均一年的阅读量不足一本书,而周边国家如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人的阅读量都远超我们,这让我们这个素来以五千年文明史引以为豪的民族感到羞愧难当。从此,阅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今年的"两会"以后,阅读问题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识之士纷纷撰文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