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身体活动,生产劳动、祭祀神明的活动仪式和军事训练,其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畲族、瑶族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2.
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是一项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它来源于中原灯彩文化的传承,形成于节庆祭祀活动需要,是对生活和劳动场景动作的模仿.有只舞不唱和又舞又唱两大类十几种表演形式,具有灯具精美多样,音乐优美动听,舞姿粗狂柔美,造型壮观漂亮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岁时节庆风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传统民俗体育内容的节庆风俗因其祭祀性、宗法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成为岁时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田野研究,梳理分析山东方志中的岁时节庆体育,探讨其民俗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9,(3):124-12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客家体育文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客家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同时,客家体育文化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文化动力支撑.客家体育文化发展面临地域、民族差异与文化误读;国际竞争力不足;创新与传播乏力等诸多挑战.建议树立科学的客家体育文化价值坐标;建设客家体育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客家体育文化现代化传播体系等,以更好地发挥客家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和价值,继承与弘扬优秀的客家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黔南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祭祀文化心态、农业文化心态、节庆文化心态和娱乐文化心态四种文化心态类型。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民俗体育文化心态演变是一个不可逆或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民俗节庆文化心态向多元节庆文化心态转型、娱神娱祖文化心态向娱人娱己文化心态转型、农业文化心态向后工业文化心态转型,是现时态语境中民俗体育文化心态演变的趋势所指。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等方法,从生活生产、庙会祭祀、娱乐休闲、节日节庆等方面,对绍兴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进行详细的整理,并阐述了绍兴民俗体育文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特征,以及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庙会的宗教祭祀活动借助于戏剧形式进行,又推动了戏曲舞台的诞生和完善,庙会中的戏曲成为最富于文化个性的信仰形态。历史时期闽西客家地区庙会和戏曲文化生态:神是民间信仰,有神就有祭神场所——庙,民间信仰活动庙会要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在祭祀节庆活动中,戏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功能在于"酬神"。闽西客家地区的庙会和戏曲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传统的文化形态只有走多元化的方式,才有可能谋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宗教学、史学和民俗体育文化学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古奥运宗教信仰起源,以及妈祖祭祀、庙会和节庆活动中所表现出民俗体育文化元素的现象,探讨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揭示出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要发展文创产业与文化观光,必须要有完整的规划与策略,建构在地文化创产业和产品的特色以及强化品牌运营力度和广度,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并能持续发展。武平县若要推动武平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的宗教文化观光效应,一定要透过客家当地文化产业与文化观光结合的策略,需要政府、居民、专家、学者、业者等共同参与配合,并能借鉴台湾妈祖宗教文化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武平当地客家特色产业,打造与提高定光古佛文化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为定光古佛民俗宗教文化的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制定具体方案与营销策略,最终能建构起具有文化亮点与影响力的客家民俗节庆与宗教信仰的文化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壮族聚居地开展的“三月三”民族节庆进行调查,认为振兴地方节庆经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旅游多方面的因素推动着传统节庆活动向体育节庆流变.提出了体育节庆开发要依托民族文化、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科学论证评估、注重宣传和打造节庆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客家节庆习俗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它们是建构客家人形象的基础。对客家节庆文化语篇的翻译是从地域文化到标准文化的转换,涉及复杂的文化因素。由于深度翻译有助于保留文化异质性,在文化翻译中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深度翻译模式对客家节庆文化翻译进行的话语语境补充、主体意图明示和社团感情表达,有助于突出原文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客家人的价值观,实现译文中客家人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赣县客家岁时体育作为客家一种特有的时代产物,是赣南客家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赣县客家岁时体育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赣县客家岁时体育具有鲜明的宗教民俗性、继承性、节日娱乐性、时代性、宗教性及实用性等特征.此外,赣县客家岁时体育还对推动赣南地区现时代的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根据体育文化旅游可设项目的起源、功能等的不同,把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划分为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旅游、体育游戏文化旅游、武术养生体育文化旅游和古代军事体育文化旅游;根据资源内涵特点,把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分舞蹈类、节庆表演类、武术类、竞技游戏类和戏兽类五种资源类型.  相似文献   

15.
客家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客家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客家传统体育活动由于自身的文化特征,往往与客家的节日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形态相互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上对于改善和活跃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挖掘整理切合客家族群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推动客家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在赣南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要坚持自己民族文化模式的独特性,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转型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体育不可或缺.当前,客家民俗体育存在生存环境改变、功能转化、意识淡化、传承人老化、传承经费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机,明确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地位、完善内涵、实现功能转换、培养竞争意识、构建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构建多元发展模式推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在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功能,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详细分析了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背景,社会治理评价体系,社会协同治理理论框架,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提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能从健身健心、教育、旅游、经济、文化体系及群众交流等方面协同社会治理,为国家最终达到善治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在美国一孔子学院开设客家民俗课程,推介中国文化为个案,研究了跨文化传播客家文化课程设计、实施和可行性.该文从客家物质和社会习俗两个角度,以民居、交通、饮食、服饰以及岁时节庆和婚娶习俗等为内容,分为四个教学模块.以学习者为中心体验学习和跨文化相互包容为原则,跨文化传播客家民俗文化,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提高汉语水平,丰富文化知识为教学目标.采取了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完成了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就今后在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都有传播和渗透功能,各种文化间的影响、联系和相互融合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尤其是优秀的文化,其生命力更是旺盛顽强."现代篮球运动在传统的节庆文化中找了新的落脚点,而传统的节庆活动在篮球运动中找到了新的传承方式.篮球运动与节庆文化的互动,不仅为解决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了突破口而且为推到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思路.篮球运动与节庆文化的互动是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相互包容的体现也是有利于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康"鲤鱼灯"是一项极富赣南客家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融音乐舞蹈、灯光造型、剪纸刻字等为一体,包含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促进客家民间工艺发展、发扬光大民间表演艺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