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声屏世界》2010,(3):25-26
叫好就是叫座,叫座就是叫好,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可“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一旦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部电影,若老百姓爱看,上座率很高,就“叫座”;若获专家好评,是“叫好”.一般地说,“叫座”与“叫好”是统一的,但也有这样的现象:百姓叫好的,评价并不一定高;评价高的,老百姓不一定爱看.在新闻报道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要使新闻报道既“叫好”又“叫座”,就必须找好上边的精神和群众脉搏的结合点,即选好坐标点,写出领导和百姓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以从现象中拨云见日、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以从现象中拨云见日、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收视率与节目品质之间存在明显错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导致了受众与专家对节目产生不同评价这种错位?本文从受众心理学出发,依据大量收视数据、满意度评价和电视媒体实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收视率与节目品质错位的根源。文章观点新颖,富于开创性,论述充分周密,行文条理畅达,对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余榴艳 《新闻世界》2008,(11):72-73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笔者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主持特色三个方面,解析了《鲁豫有约》的故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胡忠青  萧志峰 《今传媒》2006,(4X):13-14
所谓绿色收视率的含义就是讲收视率,但不惟收视率,在满足受众不同需求的同时,强调电视节目以倡导和弘扬先进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这一概念的提出表现出电视人对当前电视市场发展方向的一种理性思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介,“绿色收视率”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努力的方向,从而实现“叫好”与“叫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余梦云 《今传媒》2015,(1):92-93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好口碑与好票房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常常看到像《1942》这样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也看到了很多如《富春山居图》这般叫座不叫好的电影,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如《失恋33天》《泰囧》票房好,观众口碑也好,但艺术性不高的电影。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影受众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与评价,中国电影受众的消费心理是怎样的呢?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探讨中国电影受众的心理状况,以及这些心理如何反作用于电影的传播,为中国电影的好票房与好口碑的双收找到一些启示,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永汉 《新闻三昧》2001,(11):50-51
纵观眼下的各种策划式报道,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的,其实并不多。凝结策划人诸多心血的新闻作品,经常是“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窘状?笔者以为有以下两种原因。造成“叫好不叫座”的,主要是策划人过于强调选题的严肃和高雅,过于看重出场人物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运用电视进行科学传播已历经数十年,近年来,除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覆盖全国外,全国有二十几个电视台都宣称拥有科教频道或科教栏目。但是我国科教电视节目“叫好而不叫座,普遍而不普及”的尴尬现状,以及收视率低、影响力小、收视范围窄等诸多现象,至今仍然困扰着广大研究者和创作者。有鉴于此,笔者围绕“真、善、美”三大价值核心,从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的实证研究入手,希望能找到我国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尤其是科教电视节目时的收视特点,为探寻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提供依据。调查说明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央视《读书时间》及其他省市电视台的读书类节目纷纷停播。而诞生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栏目以电视讲座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题进行讲解与探讨,成功地实现了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结合。如何发扬电视的媒介特性,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让电视节目既受观众喜欢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叫好又叫座。探讨《百家讲坛》对电视特质的把握及其传播环节的定位.对于当前各类节目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是电视剧数量的第一大国,但是电视剧的播出情况以及质量都不容乐观。本文依据2001年到2010年同时获飞天奖和金鹰奖的电视连续剧共64部作为分析样本,从电视剧题材和电视剧叙事方面破解国产电视剧"叫好也叫座"的密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六座城市相继开通地铁,地铁电视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从地铁电视现有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来看,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以传统电视理念来发展地铁电视显然不符合这一新兴媒体的特性,地铁电视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面对如此情况,如何增强地铁电视的传播效果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时间反映电视节目的传播规律,产品反映电视节目的产业属性.本文结合传播学与经济学相关理论,从时长、时机、时序、时段、时效五大时间要素入手,从时间产品视角来研究电视节目的构成,深入地探索电视传播规律和运营特点,以此指导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寻找屏幕下的突破口——关于电视论坛类节目发展方向的思考从湖南卫视开创《千年论坛》染指学术开始,直到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带来一股"文化热",电视论坛这种新兴的节目样式一步步走向观众,终于在时下的电视屏幕上蔚然成风,其获得的评价可谓既"叫座"又"叫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科普节目近几年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节目收视率并不高,叫好而不叫座,普遍而不普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一向以文化取向闻名的浙江卫视推出了新的改版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人们发现,像《雅妮专访》、《风雅钱塘》一类的高雅文化类节目已经悄然退出。原因是这些栏目收视率一直排行靠后。在3月举行的在浙江新闻奖的评委会上,评委们一面将选票投给这些已经多年参评的栏目,一面叹息高雅文化类节目叫好不叫座。而高雅电视节目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并非浙江卫视独家遭遇。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全国电视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是电视媒体质量管理控制的前提,是电视节目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本文结合国内电视台质量管理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具操作性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论述了相关的评价方法、评价机构和评价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电视媒体把制作的电视节目提供给电视受众消费,以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吸引最大化的受众群体:同时电视媒体又把被电视节目吸引并依附于电视节目的受众销售给广告商,实现电视媒体主营业务广告的收入。因此,电视节目质量关系到电视媒体的生存,关系到电视媒体经营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