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自制了复合型SO_4~(2-)/WO_3/ZrO_2固体超强酸,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WO_3负载量、浸渍液H_2SO_4浓度、焙烧温度对固体超强酸制备条件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制备条件;采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X射线衍射(XRD)以及Hammett指示剂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制备条件为:WO_3负载量20%、浸渍液H_2SO_4浓度1mol/l、焙烧温度550℃,此时固体超强酸比表面积可达239.768m~2/g、酸量可达4.939mmol/g。  相似文献   

2.
通过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_4(2-)/ZnO-Ti 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水杨酸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为探针,探讨SO_4(2-)/ZnO-Ti 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水杨酸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为探针,探讨SO_4(2-)/ZnO-Ti O_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焙烧温度、水杨酸与乙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ZnO-Ti O_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焙烧温度、水杨酸与乙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ZnO-Ti O_2固体超强酸对合成阿司匹林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沉淀法制备了SO_4~2-/ZrO_2-SiO_2固体酸催化剂,而且将其应用于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中。考察了锆硅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的酯化反应制备条件:冰乙酸与正丁醇摩尔比为1∶1.2;n(Zr)∶n(Si)为1∶5,浸渍液H_2SO_4浓度为1.5mol/L,焙烧温度为700℃,催化剂用量为3.0wt%,得到最大酯化率为85.22%,同时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能达到84.1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在尿囊素合成中的应用以及缩合阶段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采用熔点测定、红外分析的方法对尿囊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催化乙醛酸与尿素缩合得到尿囊素,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投料比1∶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h,尿囊素收率为61.12%,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ZrO_2/SO_4~(2-)类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改性;综述了近年来此类催化剂以其独特的不溶性、酸性、活性、选择性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晶型纳米TiO2制备出了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在不同摩尔浓度的H2SO4溶液、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浸泡时间及不同浸渍液时,酸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锐钛型纳米TiO2、以H2SO4溶液浸泡、在450℃焙烧所制备的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大,其H0≤-14.52.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超强酸作为一种新型酸催化剂在许多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介绍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开发途径和制备方法以及SO^2-4/MnOm型固体超强酸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剐以H2SO4和(NH4)2S2O8为浸渍溶液,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SO4^2-/ZrO2及SO4^2-/ZrO2-Ce2O3。用红外光谱和Hammett指示剂表征了合成的固体超强酸,并用环己酮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1)SO4^2-/ZrO2-Ce2O3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SO4^2-/ZrO2和SO4^2-/ZrO2要强;(2)引入适当数量的Ce2O3使得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增大;(3)当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2O3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h、Ce2O3质量与ZrO2质量比2%时,酸对缩合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制备出了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用BET(Brunauer,Emmett and Teller)法测定了在不同H2SO4溶液浓度、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浸泡时间及不同浸渍液时,比表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锐钛型纳米TiO2,以H2SO4溶液浸泡,在350℃焙烧所制备的固体超强酸的比表面积最大,为211.0 m2/g.  相似文献   

10.
用自制的SO_4~(2-)/La_2O_3-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生活污油与乙醇进行酯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比11∶1,催化剂用量2. 0%,80℃下反应5h,生物柴油的酯化率可达93. 2%。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C16~C18脂肪酸乙酯,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硝酸铁和硝酸钴为原料制备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催化剂,透射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颗粒粒径在20~50 nm左右,实验探讨了硫酸铵浸渍浓度、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研究棕榈酸与异辛醇合成棕榈酸2-乙基己酯过程中,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0%,反应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反应的酯化率可达97.4%.  相似文献   

12.
以廉价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并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2mol·L^-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在固体超强酸条件下催化甲醇制备二甲醚的反应时间、床层温度、浸渍液浓度、浸渍时间、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甲醇合成二甲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0.5 mol/L的硫酸浸渍20 min、在500℃下焙烧5h的超强酸、在180℃条件下反应3h,甲醇催化合成二甲醚的效果最佳,甲醇的转化率为84.1%,选择性为97.70,二甲醚收率为82.17%.  相似文献   

14.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固体超强酸催化硝化2-甲基咪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为硝化剂,在固体超强酸催化下硝化2-甲基咪唑(2-MID),制备出适于硝化反应的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用正交实验得出适宜硝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料比n(2-MID):n(HNO3)=1:1.20,催化剂(Cat.)用量3g/mo2-MID,产率达91.61%(w.)。  相似文献   

16.
以廉价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并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2 mol·L-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  相似文献   

17.
几种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土元素对SO2-4/TiO2固体超强酸的改性,制备出一系列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于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反应中,筛选出最佳催化剂为:SO2-4/TiO2/Sm^3 ,并研究了SO2-4/TiO2/Sm^3 的再生及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评价了以固体超强酸ZrO_2/S_4~2-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验证实验证明: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及其应用华东师大(200062)李军上海鲁汇中学程彩宜目前已研制出许多远比100%硫酸更强的酸,即所谓的超强酸,uPeracid.就物质形态而言,超强酸可分为固体超强酸和液体超强酸两大类.由于固体超强酸具有使用方便、催化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考察了从ZrCl_4和ZrOCl_2·8H_2O出发,经过不同的处理,制备出不同晶型的ZrO_2。讨论了影响四方ZrO_2生成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ZrCl_4在空气中水解并热分解后能够得四方ZrO_2,其最佳焙烧温度为320—350℃,该温度下焙烧制得的四方ZrO_2颗粒大小为300 ,比表面为99.2m~2/g焙烧温度更高时,四方ZrO_2逐渐晶化为单斜ZrO_2。ZrCl_4或ZrOCl_2·8H_2O氨解后得到的Zr(OH)_4在高温焙烧过程中Clˉ,OHˉ,NH_4~+等杂质离子存在不利于四方ZrO_2的生成。而Fe(NO_3)_3·9H_2O,Ni(NO_3)_2·6H_2O等浸渍盐的存在和混合r—Al_2O_3载体,水解、焙烧后极大地有利于四方ZrO_2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