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中国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加剧了与科举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把学位制度引进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在与科举制度的冲突融合中,最终取代了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推行,是中央王朝在文化领域推行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清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参加科举考试,扩大了科举制度推行的区域,丰富和发展了科举制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科举制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的平等精神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制度中历时最久而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正因如此,它才历经千年而不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一般考试发展的规律,即日益的客观化和严密化。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目标,选拔德行之士还是取用才能之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两难问题。为公平起见,科举制度主要以文才取士。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以平等为核心;高考改革的任务是,坚持平等的精神,消除其形式和内容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梁启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他关于变革科举的建议与措施、及对守旧势力拼死捍卫科举的原因的分析。梁启超,科举制度,批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作用作了探讨,重点分析、论述了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功能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科举制度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公平思想。它主要反映在科举考试的权利、过程、录取诸方面,成为科举制度得以延续千年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写的一篇力作,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孔乙己一生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在教学中,我运用对比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最短的一篇,也是作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作者用寥寥数页的简洁凝练的笔墨,勾勒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丰富的主题意蕴。然而,对《孔乙己》的主题解读,几乎形成定论的是:《孔乙己》是与《范进中举》一样,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的批判。然而,简单地将小说的主题归结为封建科举制度对...  相似文献   

10.
周慧梅 《教育学报》2005,1(4):15-20
科举制度特有的内涵规范和涵养了中国文人的思维模式和人文性格,即便终生徘徊在科举边缘的读书人亦不例外。他们怀着极度失落愤慨及向往的复杂心情,利用他们手中为“及第”而积聚的知识和屡次“不第”的辛酸,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世人展示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的众生像,“儒生不幸文坛幸”,繁荣和拓展了文学的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被科举所遗弃的文人,通过鞭挞科举而成为科举制度虔诚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1.
刘克辉 《天中学刊》2006,21(1):106-109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主要有: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有“特色之国民”;提出建立从幼稚园教育,经过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的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后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科举制度向学位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加剧了与科举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把学位制度引进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在与科举制度的冲突、融合过程中,逐渐取代了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3.
北宋的官立地方学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方设立的地方学校与普通私塾性质的学校不同,官立学校的创办目的在于直接培养出合格的政府官员,而一般私塾旨在教化民风,学生必须通过科举,才能步入仕途。因此,官立地方学校制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随着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科举制的发展,到了中央集权制社会的中后期,已经走向了没落。以往研究北宋学校,偏重于对中央太学、三舍法以及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等诸方面,而对地方学校的建立发展、经济来源等问题涉及较少。研究北宋政府设立地方学校的全貌对宋代教育理论研究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朝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具有一种与现今学校教育制度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前人更多地关注科举制度,忽略了清朝学校教育制度本身对当时社会起到的作用。客观地说,学校教育制度即使依附于科举制度,其本身的作用也不应该被科举制度所遮蔽。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与清末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废除科学制度,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教育,积极规划学堂管理,是清末教育改革中频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科举考试文体,但它并不等同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弊端不能成为否定八股文体合理性的理由。八股文的模式规范与认知的思维规律互为表里,它的结构安排极典型地体现出了论说文的思维模式。借鉴八股文模式的写作训练,不仅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为议论文写作的初学者提供了简捷的入门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官是晚清政局中特别活跃的政治群体,在"甲午"战败后,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封建文化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改革的必要性,为此,如宋伯鲁等这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言官,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选派游学、游历和翻译书籍等主张,并为此不断上书朝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作为发动革命、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和人才选拔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平天国对其在形式和实质上了进行许多变革与创新,这对自身的政权建设和清政府的科举制度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突破了学校教育对科举制度的依附,对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试律诗,又名"省试诗"或"州府试诗",清人多称之为"试帖诗"。作为科举文体的一种,很多人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并无多少艺术价值可言。其实通过对试律诗题材、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试律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诗的审美传统。而诗歌所流露出的举子心态也正体现了其在强大科举攻势下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