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火先生所著《编辑独语》(下称《独语》)一书出版后,在国内出版界引起了反响,表现之一是2003年首次出版,2005年即再次印刷,这与许多学术性论著"一次亮相,不再登场"的萧条局面相比,可谓欣慰.  相似文献   

2.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3.
道义相携 心灵相应——为《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难得读到动情书。从既不时尚风流,也不轰轰烈烈的编辑生涯中汲取诗情,更属不易。如今摆在案头的两本出自编辑之手的书:先前出版的《编辑独语》与新近出版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淡〈编辑独语〉》,却实实在在叩动了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一对于《编辑独语》,对于任火,我写过这样一段话:“2003年,当河北理工学院学报主编任火将他的《编辑独语》献给中国编辑界时,我相信,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能不被它磅礴的气势、独特的视角、炽热的激情与奇绝的文字所震撼。在编辑研究领域,《编辑独语》不仅建构了一个新颖的话语系统,打造了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而且为编辑建立起了一座思想的殿堂,树起了一块精神的碑石。  相似文献   

5.
任火的《编辑独语》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中、下篇。上篇以《编辑境界论》《编辑神圣论》等为核心,对编辑的精神文化做了阐扬。中篇以编  相似文献   

6.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  相似文献   

7.
从事书刊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才能,这种才能包括自己的努力、天赋,还包括从开始时就养成的一种素质。总之,编辑需要有一种适合性。对于需要有些什么适合性所进行的研究,有着启发性的,是布川角左卫门先生所著《书的周围》一书最后一章题为《谈编辑工作》的论文。其中,布川先生作为对编辑的职能要  相似文献   

8.
许淳熙 《出版科学》2002,(3):71-72,70
钱文霖先生曾在《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以下简称《导扬》)一书的自序中坦言,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科技编辑方法论实是被“逼上梁山”的。20年来,他执著耕耘,开掘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9.
记得陈原先生在80年代曾经以《书林漫步》的书名出版过他的两本书,作者在该书续集中说,这“是一个在浩瀚书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或者是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者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录。”现在我手边的一部《书林漫步》同名书,则是资深编辑严麟书先生的书评创作结集。这位很勤奋有成就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看了贵刊上期发表的王华良先生的来信,觉得有些话需要说一说。作为《编辑学》一书的编者,我们大都是复旦新闻系的同窗好友,在应出版社之约编书的过程中,既尝试将近三十年新闻出版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也吸收了或介绍了同行们的一些观点和论述。我们在引用或介绍他  相似文献   

11.
田甜 《大观周刊》2012,(45):55-55,132
散文集《野草》,是鲁迅精神上的“野草”,梦和虚幻是野草的两大题材,黑暗与虚无是《野草》中的哲学,诗中大量的怀疑意识贯穿在叙述话语中,这种叙述话语以一种独语方式呈现,而这种独语话语又是暗含在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上,以“梦境”入手,构成了一种欺骗与真实,本文从《野草》中的独语方式入手,由自我独语和梦中独来剖析《野草》的独语哲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界老前辈赵家壁先生的《回顾与展望》一书,收辑了他多年来有关出版方面的文章,对于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此书已列入我们《编辑丛书》,即将出版。本期发表的《〈回顾与展望〉前言》是他为这部书所撰写的序。  相似文献   

13.
宋敏 《兰台世界》2000,(7):20-21
近两年,丹东市档案馆出版了两部档案资料书,一部是《丹东乡镇办事处概况》(以下简称《乡镇概况》),一部是《丹东市党政军领导人名录》(以下简称《人名录》)。笔者作为编辑人员,在实际编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走了一些弯路,伺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并写在这里,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施廷镛(1893-1983)是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由施廷镛先生的长子施锐先生执笔和编辑的《奋斗一生——纪念施延镛先生》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是该书的书评,对书中叙述的施延镛先生的成长历程、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等内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乔永 《中国编辑》2015,(3):79-81
文章讲述在读过《心仪集》一书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的夏剑钦先生与书相伴的编辑人生。他读书、编书、评书、写书,始终在出版事业上默默耕耘,引发所有编辑人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编辑。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出版的田建平先生主编并撰写的《当代报纸副刊研究》一书,无论是对于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报纸副刊的研究),还是对于我国新闻学科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填补了这一选题研究领域的空白,甚至可以说初步奠定了当代我国报纸副刊研究的基本格局。当然,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17.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已刊发的内容雷同。但这颇难,别人写过的不许再写,便越到后来越难写。灵机一动,不妨来点求异思维,别人往高度上攀登,向深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不知是谁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蠢。”此语非深得书中三昧者不能道哉。曾主持《读书》多年的沈昌文先生的《阁楼人语》,就是一本可以医蠢的书。笔者此文谈的仅是王蒙先生的序言《。阁楼人语》择优选录了沈先生主编《读书》期间撰写的“编后”一类文字,王蒙作序时借题发挥议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编辑,题目很妙也富有概括性:《有无之间》。好编辑应该“有”什么?相信不少人都能罗列出一大堆来:应该有知识、有操守、有热情、有容量等等。那么,编辑的“无”又指什么呢?还是听听王蒙的说法吧:优秀的出版家编辑家只有进入兼收并蓄的“无…  相似文献   

19.
叶安然 《图书馆杂志》2005,24(11):91-92
高大的旧书库里昏暗阴森,书墙木梯边,一位穿着背心短裤的青年斜身蹲在书堆中,一手持书,一手向摊在地上的薄本摘录,表情陶然,灰尘扑鼻的环境和令人手腿酸麻的姿势他仿佛浑然不觉。这就是王亦秋漫画“虎闱蹲在书库地上摘资料”中的情景,熟识虎闱先生的人都说此画传神,正是他钻在旧书堆里的模样。二十多年前,虎闱先生还是旧书库里一名爱书如痴的工作人员,二十多年后,他成为同行称道的旧书业老法师,而那副传神的漫画,出现在他的新著《旧书鬼闲话》正文首页,展卷如见其人。  相似文献   

20.
编纂山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三大四库系列丛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文对各丛书的特点与学术价值进行了评析,并就收录范围、编辑体例、印刷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