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这一称号常用来指认吴虞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但具体到影响吴虞晚年甚深的"艳体诗"事件时,有些论者以为他自己并不赞成这一称号。文章重返"艳体诗"事件的历史语境,对吴虞常引人误会的回应文章——即他自谓的"八条"——进行审慎辨析,并将考察视野拓展至吴虞"艳体诗"事件前后的行为、思想,认为吴虞对自己的反孔斗士角色有着清醒认知,对"‘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称号,不是不赞同,而是非常珍视,他当年在"八条"中的相关言说,只是在论战中采用的一种策略而已。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人是吴虞(一八七一—一九四九年),四川新繁人。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吃人与礼教》、《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大胆冲击旧礼教和封建文化。曾被人们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后来,他背叛了自己提出的口号,走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第一个介绍俄国革命和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为你们编的一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相似文献   

4.
“老板”不是老板,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位极富幽默感的语文老师。那天,他第一次站到我们教室的讲台前,是这样自我介绍的:“十分荣幸,这学期,在下一人掠取了你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两只饭碗!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姓鲍,单名一个施字,鲍——施。”“鲍——施,boss(老板)!”一个冒失的同学学舌道。大家哄堂大笑,一阵喧哗。“鲍——施,这不是英语‘老板’的音译吗?”“唉,对!他还真像个老板呢!瞧那‘老板肚’!”……从此,“老板”这个称号便流传开了。  相似文献   

5.
1921年12月,一位远游“饿乡”(这是当时人们对革命后的“苏俄”的称呼)的旅人,怀着“真理”的“饥饿”,写下了一段颇为沉重的话——“‘我’——是欧华文化冲突中的牺性,‘内的不协调’,现实与浪漫相敌,于是‘社会的无助’更(?)丧‘我’的元气,我竟成‘多余的人’。呵!噫!忏悔,悲叹,伤感,自己也曾以为不是寻常人,回头看一看,又有什么特异,可笑可笑”。这既是自我“英雄感”的丧失,又是一种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笔者时常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惑——为什么人们一见面老问“您吃了吗?”,而同时又为什么不少人口头上依旧招呼别人“您吃了吗?”,近日翻阅一本《口语艺术》,偶得这样一段话: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说:“从效果来说,‘礼貌语言’是人和人交际时表示自己和对方的‘价值’和‘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价值’不是指金钱多少,而是文明高低。”他认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艺思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向现代化的转折.而他《人间词话》中所涉及到的“境界说”、“‘隔’与‘不隔 ’”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梳理概括前人对“境界说”内涵、“‘隔’与‘不隔’”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王国维先生的这一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网络德育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网络德育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是网络德育理论体系的支撑点,是学科中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当前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之模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傍晚,老伴从儿子家回来,神秘兮兮地问我:“侬晓得啥叫‘裤带’吗?这种‘裤带’贵得很,要800元一条呐!”我先是一愣,后来恍然大悟:“会不会是儿子家安装了宽带?”现在电脑上网时兴宽带,这宽带与裤带,在我们这里读音差不多。老伴见难不倒我,笑道:“看不出,侬晓得的东西还蛮多哩!”接着,她像说单口相声似地讲起了自己遭遇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李明英 《今日教育》2010,(11):56-57
四年级八班教室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原来该班“精彩三分钟”在举行脑筋急转弯智力比赛。题是这样的:“一棵树上有十只鸟,被一人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主持人念完了题,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1.
史峰 《师道》2014,(12):15-16
有一天课外活动,我走进教室,听到一群同学正在热闹地谈论。发言的主角是林策,他说:“我的爷爷可是八路军老英雄呐,参加过许多战斗,很英勇很光荣的。我们‘祖上’都是英勇之人,向上推好多辈。出过很过受人敬仰的英雄好汉呐。我给大家说说我们‘林家’还出过哪些英雄呵……”  相似文献   

12.
此文的出彩句是“他奔放豪壮的仙风道骨已为中华民族开创了文化史上另一个‘家’”;使其更加出彩的是——它前面有“他不知道”——后人将李白请回了“家”。  相似文献   

13.
苏版语文第九册《天鹅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老天鹅为了给大家找食,只身飞向天空,不顾个人安危,像一块石头似的撞击冰面。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欣赏Flash画面后,我问:“此时此刻,面对勇敢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一阵沉默后,几只小手怯怯地举了起来。一个孩子说:“我想对他说,‘你真勇敢’。”另一个孩子说:“我想对他说,‘你是一个英雄’。”我表示赞赏。“能不能多说几句,生动、有感情些。”我提示。一只手也没有了。突然,有一只小手果断地举了起来,我连忙有请:“好的,你说!”“老师,天鹅是动物,我们是人,它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吗?”…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内容,但是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建设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并存在片面性理解甚至混淆之处.基于“双师型”概念分析,文章辨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化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哭神”     
呜——谁在哭?当然是“哭神”口罗!今天考试没打满分,但是,可以使用我的“大力神哭”,哈哈哈哈!回到家,果然不出所料!“怎么搞的?啊!只打了89分!”“一二三,使用‘大力神哭’!”“呜——,超级‘大哭’掀翻屋顶!呜——,呜——呜……。”“安静!安静!别吵啦!吵吵吵!吵什么吵?”“  相似文献   

16.
二、精深的研究张先生常常以“杂”自居,他说:“自己得益于此,视野不狭隘;也受损于此,杂而不精,所专不深。”其实,“他说的前半是事实,后半是谦逊。”“他是‘杂’而且‘专’的。”也就是说,他的治学不仅“杂”——广博:而且“专”——精深。其精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唯物辩证法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研究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他学术研究的始终。社会上已有文章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里只就几个重要之点作些补充说明。 1.实事求是,辩证地分析、评价汉字。长期以来,在如何评价汉字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校长培训班上.一位老校长忧心忡忡地向他年轻的同行们发问:“毋庸讳言,‘三鹿事件’让整个奶业蒙羞。校长们,你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中是不是也自觉不自觉地添加过‘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8.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说:“‘家’字也有词尾性质。中国古代早有‘法家’、‘名家’之类。但那和今天的‘艺术家’、‘建筑家’之类到底有些不同。‘法家’、‘名家’的‘家’是学派的意思,我们不能说‘一个法家’、‘一个名家’,可是我们现在可以说‘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建筑家’。不过‘艺术家’等的‘家’也是从‘法家’等的‘家’发展起来的。”王力先生对词头词尾的考察,一般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作分期讨论的,时代线索一般十分清楚。王先生分期的上古是专指“公元3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但有时候行文中的“古代”一词也只指先秦时期。王先生关于“家”字的叙述,文句苟简了,但从  相似文献   

19.
董武同志在《<曹刿论战>申的“论”》一文(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六期)中,指出“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去处理,而不能只扣一个‘论’字”。  相似文献   

20.
“老师,‘风’应与‘吹’搭配,怎么这里用‘灌’呢?”在学习《一条军毯》(省编小语八册)时,一个学生指着“北风吹起毯子,灌进屋里”一句中的“灌”字问我。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叫大家读读课文,想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