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德经》作为传统文化,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因子,是构建中国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利用其译本帮助实现"中国梦"是当下翻译研究者的一项重大任务。其译本在英语世界中经历了由归化到异化的过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策略转变是由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其翻译的前两个时期欧美文化占统治地位,译者多采取涵化他者文化的策略;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觉醒了的第三世界人民开始采取"阻抗式"的异化策略来彰显其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3.
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嬗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及文艺创作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其思想嬗变为儒道释相结合并以道释思想为主导思想特征。嬗变的原因主要是时代文化的熏染和个人仕宦经历的助推两个方面,嬗变的表现以诗文和书画创作为袁征。这种嬗变使他实现了从现实人生向艺术人生的转化,达到了他所处时代的最高思想境界,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译者(苏慧廉)身份的复杂性和所处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他或多或少都会否定"他者"的儒家文化,从而补充和延长"自我"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空间。这必然会影响到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在该影响下译者所采用的相应翻译策略。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研究时,应重视对译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方丽 《文教资料》2010,(32):15-16
《不一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6.
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比较教育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认同"问题结下不解之缘。文化认同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关系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变迁反映了"自我"对"他者"态度的变化。根据取向的不同,认同分为自我取向和他者取向。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我国比较教育学者易陷入他者认同还是自我认同的两难困境。开展平等对话,进行"脉络化"的研究才是确立自我身份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化语境视角出发,探讨新词翻译中解读“他者”的理性诉求。首先通过三向度解读“他者”来构建“自我”,进而提出新词翻译的有效性不仅来自对新词信息内容的透彻解读,还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能力;再指出目的语读者获取异质他者时,通过对其文化政治语境的必要了解而将信息同相关文化情境联系的能力必不可少。得出结论:新词翻译应当在有意识性构建自我的基础上,接受和引入“他者”。  相似文献   

8.
在镜像和凝视理论中,拉康认为,原初的自我只是一个“空无”,主体的诞生伴随着自我身份认同的确立。与此同时,自我身份认同必须建立在作为镜像的他者之上,因而包含着虚假的成分。由于他者的凝视总是先于主体的观看,主体总是带着他者的目光打量自我和观照世界,并常常对此浑然不知。随着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创作和分享Vlog已成为当代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潮方式和实现身份认同的理想镜像。但在制作Vlog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往往是以某种他者的目光进行自我身份的想象性认同的,其中的自我看似在场,实际上却是缺场的。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主体在仿真世界中的异化、自恋,以及与现实的割裂。  相似文献   

9.
近代翻译文学在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从文化本位主义和政治功利主义的翻译实践中萌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文学类型;在其嬗变过程中,呈现出翻译主体文化立场多元化、翻译理论体系化和翻译小说主流化等多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交换媒介,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借鉴。译者所具备的独特的文化身份决定了他对作品的阅读和阐释都源于这一身份,也因此其文化身份兼具双重属性,即作为读者和阐释者同时并存。本文拟探讨译者文化身份双重属性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礼逊的《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是他来华后第一部关于中国的英文著作。《译文集》篇幅不长但内容涉及广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翻译个案分析,揭示出译文中彰显的译者的文化身份,马礼逊在归化儒家文本,使之基督教化的同时折射出译者的传教士身份和基督教文化影响的意识形态。英国读者由《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产生的对中国的评价,除译者因素外,还显示出其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可以说译本(译者)和阐释者(读者)共同建构了当时英国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Lefevere在他的力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据Lefevere的理论,文章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和操控,从而使翻译结果不同。不过,翻译毕竟是译者的行为,其中也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然。  相似文献   

13.
林纾的翻译观,即林纾翻译所遵循之宗旨。译者总是带有特殊的翻译目的和文化意识开始自己的翻译实践。透过《黑奴吁天录》的原著选择,及译者对文本删减、改写和增补,可以发现:林纾在政治上力图翻译救国,而文化上追求的是在翻译中不忘遵循中国传统纲常伦理规范。"翻译救国"和"以中化西"构成了林纾的翻译思想的核心,也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林译小说"。  相似文献   

14.
林纾的爱国思想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而翻译爱国思想研究也较为丰富。学者们考察林纾译著的序跋,提炼出林纾的爱国思想,这方面工作做得较为充分。也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林纾译著本身反映的翻译意识形态,包括爱国意识形态。但到目前为止,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基本以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15.
运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从译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赞助者和诗学三方面对周瘦鹃的短篇小说译作进行分析,探讨在民国初期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文化语境中周瘦鹃的翻译实践活动,以及他在谋求文化融合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超文本成分这一概念渐渐被应用到非文学领域研究中。新闻编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不仅受控于意识形态和中西媒体价值观等不同因素,同时还受到读者的知识结构与读者期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超文本概念引入新闻编译研究中,以《参考消息》的编译新闻为例,探究在具体编译新闻活动中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超文本因素,更好揭示新闻编译工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张景景 《海外英语》2012,(2):212+223
随着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翻译研究的视野,意识形态与翻译的相互关系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以著名翻译家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为例,论证了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林纾翻译的影响,从而证实了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的制约作用是永恒的,即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反抗主流意识形态之时,依然摆脱不掉它的操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存在程度差异性。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译史上的典型译例,可以发现:一方面译者翻译行为摆脱不掉意识形态的操纵,另一方面译者总是发挥一定程度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制约等文化因素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意识形态对于翻译行为的操控与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政论体文献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其翻译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操控之上.本文着重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和影响,以中共十七大报告英文译稿的翻译实践为个案研究,把翻译置于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中共十七大报告的英译过程中,为让译入语读者全面、客观、公正地理解原语文献中的政治观点,译者有意向译入语输出原语主流意识形态或采取某种方式顺应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严复的译作,认为其大多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同时也认为在晚清社会封建保守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他的译著却甚为流行,是因为他顺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采用译写翻译策略,使译作成为"适者",因而成功地生存下来,实现了译者的"译有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