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君毅对因果关系问题有独特的看法,在其哲学体系下形成了完整的因果关系理论,促使唐君毅集中讨论哲学史上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直接根源不外乎三个:用中国传统思想回应、对话西方印度的哲学范畴;因果问题带入的思想观念与唐君毅的心灵境界理论境界的判定关联紧密及追问因果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2.
休谟因果观的实质在于把因果关系看成是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因果性问题的考察,休谟论证了形而上学的荒谬性,为达到其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建立人性科学体系作了必要准备;其次,通过因果观,休谟引出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论的中心内容;再次,休谟还通过因果观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反抽象论及对本体论问题的“存疑”。  相似文献   

3.
时间——因果逻辑是现代过辑中时间逻辑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因果关系的逻辑问题。在“时间与因果解释”中,阐述了因果关系的时间条件、顺序、间隔;在“因果过程的时间模型”中,阐述了原因的时间模型与结果的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因果、假设、条件”三种复句的联系与差异。1.三种复句有深刻的同一性:前后分句之间以因果关系为基础。2.“因果”是以已然事实为基础的因果关系,而假设和条件是表示未然事件之间的推论因果。3.假设与条件之间,存在着视角、焦点、单项与多项,可能与确定,关联词语使用等五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因为X所以X"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因果复句。依据内部逻辑关系的强弱,可将此类因果复句分为真因果关系复句和模糊因果关系复句。真因果关系复句是具有客观因果联系的关系复句,逻辑性强。模糊因果关系复句是逻辑关系模糊或不存在,只是借用因果复句框架进行陈述、强调或敷衍的复句,逻辑性弱。语用上,"因为X所以X"具有语言简明,交际高效、转移重心,强化情绪、敷衍应答,结束话轮三方面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客观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学生对因果联系认识的误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凡是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二、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三、一切因果联系都可构成互为因果关系;四、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仅为“一因一果”;五、笼统地认为因果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英美刑法学界对因果关系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较晚,但分歧也很严重,主张刑法因果关系应分“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两个层次解次,“事实因果关系”即必要条件关系,对“法律因果关系”的性质则理解不一,较有影响的有“近因说”、“普通因果观念说”、“政策说”和“预见说”,提出了不少可供词法相关作为指导的判断原则,体现了英美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应用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学说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因果观、目的观和事件观。复杂的因果关系、涌现的目的观和将目光返回事件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多维的、丰富的课堂,从而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因果必然性(指因果之间严格对应的必然性)是因果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性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统计学、量子力学、“多因多果说”、意志论和目的论等学科和学说中的偶然性现象和事例,都不真正否定因果必然性。“本质上的偶然性”也不是真正存在的。因此得出三大结论:客观物质世界-物质有固定属性-物质有确定表现。  相似文献   

11.
“因为”和“由于”连接复句虽然都表示因果关系,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从语表形式上看,主要表现在它们所连接的原因句在整个复句中句法位置的不同。这种形式上的差别是由两词深层的语义差别决定的,“因为”连接因果复句时比“由于”有更强的逻辑联系性。语义上的差别也决定了它们产生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因果必然性(指因果之间严格对应的必然性)是因果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性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统计学、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多因多果说”、自由意志论和目的论等学科和学说中的偶然性现象和事例,都不真正否定因果必然性。“本质上的偶然性”也不是真正存在的。因此得出三大结论:客观物质世界--物质有固定属性--物质有确定表现。  相似文献   

13.
“于是”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连词 ,又是汉语中历史最悠久的连词之一。然而 ,目前关于“于是”的研究还很不够——有人认为它是顺承连词 ,有人认为它是因果连词。本文在大语言观思想指导下 ,在分析“于是”的历史发展和三种用例的基础上指出 :现代汉语的“于是”是一个多义多功能连词 ,既可以表示顺承关系 ,又可以表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式的心灵探究充斥着种种不经之论和不当的概念预设,滋生了僵硬、枯寂的心灵观,妨害了对心灵之本质的合理说明。戴维森认为只有变革心灵认知方法,赋予心灵以异常性,树立动态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心灵观,使之一致和融贯于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整体,镜喻思维才有望打破,心灵在物理世界中的地位才能得到妥善安置。面对异常一元论所陷入的类型副现象论的责难,戴维森强调他那反形而上学立场没有被很好地领会,以至于其四对区分被忽视,即事件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区分与事件个例和事件类型区分;因果规律和因果规则区分以及高阶属性对低阶属性的本体论依赖与因果依赖区分,结果造成了无谓的语词争论。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研究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还是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这是目前争论的中心问题。而怎样理解“必然”“偶然”这对范畴以及它们与因果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成了争论的焦点。例如,认为因果关系只能是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认为刑法中只有必然因果关系;反之,认为必然与偶然均包含因果性,也就承认刑法中有偶然因果关系。几乎各篇有关论著都要用相当篇幅来论证上述哲学范畴,并且纷纷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以及其他哲学大师的论述,甚至把争论扩展到查证某些有关因果原理的哲学经典原著在翻译上是否有误。在此,笔者并非要具体评价参加争论的各种观点,而  相似文献   

17.
句式的使用意图,都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境去考察。“使”字句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和假设等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各种不同语义关系的“使”字句的具体内容都能满足说话人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条件关系的“使”字句,在意图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使用目的和假设关系的“使”字句,有两种意图:有的是以句式的内容得出结论,有的则是把句式内容当作一种理由;而使用因果关系和可然(做法和作用)的“使”字句,其目的则是以句式本身的内容作为得出某种结论的理由或论据。  相似文献   

18.
因果排他性问题,是精神因果的一个重要论题。它因为涉及个体的行为责任,故在心灵哲学界得到广泛讨论。非还原物理主义,否认精神属性可以还原为物理属性,但面临因果排他性问题的威胁。Menzies和Dretske,分别通过构建出兼容的因果模型和分析随附性概念,试图为精神属性的因果作用辩护。但是,由于主体视角及反事实依赖因果概念的不足,他们混淆了因果关系与因果解释关系。实体而不是属性,是因果作用的载体。属性,只有因果解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休谟问题的逻辑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所应具有的形式当为:如何合理地辩护因果关系中涉及到的推理的必然性?从逻辑的角度,它可解读为如下“因果推理问题”:如何合理地辩护任何一个因果推理都满足下述必须性条件:从其前提能够必然地得出其结论?由此,通过肯定性地回答因果推理问题,即证实因果推理在下述意义上是必然的:假使其前提都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为假,我们实现了从逻辑的角度正面解决休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反差行为”作为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表征,是儿童个体维护自我统一的重要途径。“反差行为”本质上是儿童对客观现实的错误判断和认识而形成的矛盾冲突与错误目标,由内在自我统一性混乱导致内心与身体的分离、现实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分离。学前儿童“反差行为”的发生逻辑在于寻求存在感与摆脱束缚、隐性模仿与自居作用、他者的不同要求与环境的突变。学前儿童“反差行为”的教育治理在于消解唯我认知观,回归儿童内在本真;摆脱线性因果观,尊重儿童无限可能;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实现儿童人格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