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析自由人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由人作为排球运动发展的产物,在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排球比赛实况录像及搜集有关研究自由人的文献资料,分析探讨自由人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以“自由人”规则的发展为主线阐述“自由人”对球队、比赛以及整个排球运动的影响,突出了“自由人”不仅在防守方面而且在进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自由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排球比赛攻防体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苏益华  任一春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96-697,701
文章从排球技术、战术等视角分析了2005年出台的试行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并对今后规则的修改提出一些预测性建议.如:双发球的非全场化、位置不轮换制的实行、自由人有限制的参与进攻等,从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自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本文对排球竞赛中“自由人”的作用与特点作了一些分析,目的在于对此新生事物排球界应予以重视,在不断发展进攻战术的同时重视防守,便排球竞赛中的精彩场面不断出现,提高观赏价值,增加排球运动的生命力,使排球运动健康发展。排球运动发展到了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世界排坛的格局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前苏联男排垄断的格局已一去不复返;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已成为了历史;南美和西欧排球运动的崛起给排球运动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排球技战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在1999年全国排球联赛上正式执行国际排联修改的比赛规则。新规则给比赛带来新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一、每球得分新规则使胜负的偶然性加大,科学地使用自由人,制胜规律“一攻是基础,防反是保证”1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前四局为25分,领先2分得胜,决胜局为15分,领先2分得胜。2对自由人的特殊规则规定:(1)自由人仅限为后排队员参加比赛,在任何地区(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都不能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2)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3)自由人在前场区,包括无障碍…  相似文献   

6.
“自由人”不仅仅是排球比赛中对抗进攻的核心,同时在接发球、防守、调整队员、传递战术意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人”是后排防守的中坚力量,他将做为一名具有特殊技能的队员在新的比赛格局中对世界排球运动的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排球自由人的综合能力及战术应用,从而阐明自由人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排球自由人的使用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30 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无氧能力与其它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  相似文献   

9.
排球比赛采用新的竞赛规则后,每个队可以在最后的12个了中选择登记一个专门防守的队员———自由人。那么,为什么要引入自由人、自由人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现代排球运动网上之争愈演愈烈,引入自由人规则的目的是加强后排的防守力量,从而使比赛的来回球增多,比赛更加精彩,更具观赏性。对自由人有以下特殊规则规定:1自由人仅限为后排队员参加比赛,在任何地区(包括比赛场区先障碍区)都不得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2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3自由人在前场区,包括无障碍区进行上手二传,当所传球的整体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排球战术发展趋势探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世界排球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日益革新,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而广泛普及和大众化。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排球竞赛规则不断革新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排球运动的自身改革,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现,发球区的扩大,允许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等等,导致了技、战术的革新,充实了排球运动的内涵,丰富了排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排球比赛的战术形式和战术内容也随着人们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简单的传来垫去到集体间的默契配合,从粗糙单一的高举高打到精致细腻…  相似文献   

11.
球迷信箱     
问:听说以后排球比赛将用彩色排球,为什么?重厌杨洁答:国际排联决定:从1998年世界排球锦标赛起,将使用白、蓝、黄三色的彩色排球。使用彩色排球主要是为了加强电视转播的视觉效果。排球运动管理中心问:自田防守队员有什么职责和权利?在主国排球联赛中为什么还没采用自由防守队员?云南李黎黎答:自由防守队员又称“自由人”,他在场上的主要职责是参与防守。国际排联规则规定,“自由人”可以随时替换上场,上场次数与时间不受裁判约束,但其活动区域仅限于三米线后,并不得参与进攻。由于“彩色球、自由人、教练活动区域”是国际排…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媒体的介入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排球运动也借此机会不断的求新、求变。其中规则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球得分制的改变,自由人的引进等都为排球这项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规则改革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设想、提议并未被采纳,文章就是以1990年后部分未被正式应用的改革规则为例,探讨这些规则与排球运动发展的相互推动与冲突。从而为今后的规则改革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今排球比赛进攻强于防守 ,减少了来回球的争夺 ,使排球比赛缺乏精彩性 ,因此国际排联在新修订的规则中 ,正式加入了自由防守队员 (简称自由人 )的使用条例 ,明确规定每个队可以在最后确定的 12名比赛队员中选择登记一名专门防守的队员。自由人专司接发球和后排防守 ,其上下场之间只需经过一次发球比赛过程 ,换人不通过裁判 ,且次数不限。因此 ,选择接发球和后排防守技术高超的队员作为自由人 ,能明显提高全队的防守水平 ,正确地选择并运用自由人是战术运用的一个方面。另外 ,自由人上场后替换下场的主力队员 ,可作暂短的体息使体力得以恢复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比赛。可以说合理地运用自由人不但能提高全队的防守水平 ,同时也能促进全队整体水平的发挥 ,使比赛每一分的争夺 ,变得更加激烈 ,增加了排球运动的对抗性、精彩性。规则修订后已使用近两年了 ,在高校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作用和使用情况究竟如何 ,它对本队接发球、防守是否带来明显的改观 ,自由人在接发球和防守的能力上是否优于其他队员。为此 ,本文对自由人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了解高校排球比赛中自由防守队员的作用和使用情况 ,为排球训练和使用自由人提供参考。1 研...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排球新规则的出现,给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全面型”“立体化”已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快速多变”成为技战术的主导思想。同时,“自由人”的利用以及高大运动员“前高位”的防守,使排球比赛攻防转换节奏明显加快,战术变化多端,排球竞争性日趋激烈。因此,“合理、简练、实效”是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规则透视——析“自由人”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曙亮 《体育与科学》2002,23(4):54-55,34
本文就国际排联实施“自由人”规则之后,通过观察排球比赛实况录像及搜集有关研究“自由人”的文献资料,列举了排球大赛中亚、欧、美各队所存在的技术特点差异,分析探讨“自由人”规则对排球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先要申明的是,本文题目中提到的“自由人”与排球新规则中的穿着特殊服装上场的那个“自由人”,完全两码事。这里所说的“自由人”,是迄今为止,中国排坛第一个组织关系放在人才交流中心,靠“打球”为生的职业运动员沈大伟。第一次听说沈大伟的事,是从当时的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高沈阳那里。印象很深的是,这是个过去因为对排球的前途失望离开球场,排球改革后,又在排球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的小伙子。毫无疑问,这是个很有典型意义的采访对象,于是,我开始观察他,慢慢地接近他,并利用’97-98全国联赛结束后,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排球的发展史对于提高国民对排球、对体育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排球的简明史、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等,为排球运动的发展和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中西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排球运动文化的特性,旨在为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的传播和排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式排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程度表现出地域性差异;软式排球给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校软式排球的科研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便进一步促进该项目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