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红晓 《传媒》2013,(2):28-30
只要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除语音之外)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就都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因此,总结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必须从智能手机终端、手机平台和应用、各种手机媒体形式的创新三大方面全面分析. 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智能手机迅猛增长由于手机媒体内容和终端的不可分性,而且目前主流的手机媒体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所以手机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数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直接印证着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而3G移动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亚玲 《东南传播》2012,(11):28-30
当下手机媒体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此时再来重新对其进行本体性的探讨则更易认清其"真面目"。对于如何分辨手机的复杂身份,本文遵循手机的技术形态,将其划分为移动个人通信、移动个人互联、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四种传播形态,其中只有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需求,技术前导,市场驱动,种种元素风云际会,“移动媒体”概念越来越受重视。“移动媒体”是媒体在数字化冲击下所产生的变化之一,结合越来越普及的手机,移动媒体接收的终极形态渐渐显露。手机媒体是什么?手机的最大特征是贴身移动性、私人性、自主性、交互性。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说手机就是一个流动的家园,它满足人类边移动边交流的双重需求,使人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超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存储、共享、检索。手机和网络融合而成的手机媒体同样融合了以上特点,并具备相应的媒体特性——给用户提供有效新…  相似文献   

5.
如果评议IT业5月热门关键词的话,手机、移动互联网应有一席之地.月初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是以手机、移动媒体为对象的"坐而论道",月中及月末的互联网公司进军手机终端则是"起而行动".很多媒体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百度、网易、360涉足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种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彩信媒体,俗称"彩信报",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协议,以手机彩信为介质,由媒体单位制作内容,经由移动运营商网络推送至用户手机终端的一种移动端媒体产品。  相似文献   

7.
蒋佶成 《新闻界》2012,(8):50-54
本文分析了IT行业正在试行的“四屏一云”战略,提出手机媒体产业“先横向融合,后纵向发展”的理念,通过将各个移动媒体数据终端同步化和兼容化,将移动媒体终端真正捆绑在一起,进行纵向产业发展,让手机媒体作为“四屏一云”战略的突破口,使移动媒体产业能够全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手机服务类型从语音到数据到多媒体的变化过程,手机已成为“第五媒体”。分析了手机媒体发展过程。探讨了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表明,手机媒体势必成为主流新传媒,手机媒体业务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随着宽带移动互联网在手机上的实现,手机将可能成为3G时代媒体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继续势微,拥有手机的用户更多的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以智能手机、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成为年轻用户第一媒体与信息接触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继续势微,拥有手机的用户更多的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以智能手机、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成为年轻用户第一媒体与信息接触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加速了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迭及各类新兴媒体所承载的应用的开发.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新兴手机媒体,三者均依靠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出版领域占有相应的用户市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特性,而后通过比较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所拥有的优势,预测这三者在未来的关系是融合的,而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出版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时代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加速了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迭及各类新兴媒体所承载的应用的开发。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新兴手机媒体,三者均依靠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出版领域占有相应的用户市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特性,而后通过比较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所拥有的优势,预测这三者在未来的关系是融合的,而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出版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时代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13.
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比较了几种可能的手机媒体的运营主体的优劣势后,推荐了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注重协同合作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3月29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互联网研究部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深度研究——之六:移动媒体:成长中的第五媒体>报告;报告认为受移动互联网普及和产业政策推动,移动媒体将向表现形式和内容承载更丰富的移动阅读、移动视频和手机上网演变.移动媒体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内容的前向收费和基于广告的后向收费.  相似文献   

15.
与互联网等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备诸多潜在的军事外宣优势,加上其庞大的受众规模,足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成为军事外宣的优质媒体。将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纳入国家外宣框架,走媒介融合发展之路,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考虑国外用户使用习惯差异.搞好内容开发,是实现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针对使用手机媒体移动增值服务的大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希冀了解大学生在手机增值服务的使用行为上具备的消费价值,以及可能展现的次文化特质,并为手机媒体市场传播策略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传媒》2009,(3):78-78
1.176亿 2月18日,CNNIC在京发布手机上网行为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已达1.176亿,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接近4000万;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五大手机媒体依次是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资费和推广成为这五大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9.
康凌 《新闻爱好者》2011,(24):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20.
黄薇 《新闻爱好者》2011,(12):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