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老河口日报社年初拿出1.6万元,奖给2000年获各级新闻奖和发表业务论文的采编人员。这是该报社第六次颁发总编辑奖。 2000年,老河口日报社共有34篇次作品在全国、全省有关新闻奖评比中获奖;省以上新闻业务报刊发表论文20篇,获奖论文3篇;省以上报刊发表新闻稿件36篇。获奖新闻及发表论文数量名列全省县市报前列。 老河口日报社奖励采编人员@陈建文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的地市报已突破300家,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广大的城市和乡村。按理说,报道基层层出不穷的新闻,从中及时捕捉重要的新闻线索,选好题材,写好新闻,地市报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事实上地市报创好新闻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1987年全国好新闻评选有100多篇获奖,这些作品的题材绝大多数来自“基层”,而地市报获奖的新闻作品却只有9篇,不到10%。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一、整体素质好是创好新闻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整体素质包括上至办报的宏观规划,总编辑的理论业务素质和胆略,下至编辑、记者的采编功底等。这些要素相互配合得当,可  相似文献   

3.
时述国简介:1953年3月出生。1981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在烟台日报社、威海日报社、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岗位从事新闻工作。曾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作品600余篇,获省以上奖励30多件。其中多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和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现任威海日报社党委书记、《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兼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2004年12月,威海日报社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时述国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业协会评为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新闻     
在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中,延安报的通讯《汽车,拖着火龙奔驰》(作者艾庆伟王天乐)在相继获得陕西省和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后,又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特等奖。(薛)  相似文献   

5.
我们办报的人,天天编新闻,自己有没有新闻呢?说真的,我们衢州日报就冒出过一桩大新闻:青年记者严红枫参加“中国青年记者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了。全国300多家地市报,这次只有他一人参加。这新闻一传开,大家都感到严红枫太幸运了。自1987年以来,严红枫的新闻作品年年获奖。其中《两位承包者失败的启示》获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通衢道上的丑闻》获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王普党”》获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郑重“声明”的背后》获1987年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平平淡淡最是真》获1991年浙江省教育好新闻奖……面对  相似文献   

6.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市报瞩目的第三届好新闻评选,已于9月7日在北京揭晓,有197篇(组)好新闻入选获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28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117篇;此外,还有好标题34条,好版面15个获奖。参加本届好新闻评选的地市报共有130家,它们分别属于全国24个省区(缺西藏、青海、海南)。共送参评稿件390篇(组),标题124条,版面80个。这些新闻报道较深刻地反映了1988年各地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新闻知识》2007,(12):F0004
宝鸡日报是中共宝鸡市委机关报,于1985年元旦正式复刊,现为周六刊。对开八版。报社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稳步提高报纸质量.在新闻宣传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宝鸡日报社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昨日直击》栏目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在全省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奖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在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作品评比中。宝鸡日报连续多年以数量多和奖次高而名列前茅;报纸连续两次被评为陕西一级报纸,省上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召开现场会.推介了宝鸡日报的办报和经营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工作,历时十天,于1987年4月10日在南京结束。这次共评选出1986年发表的采写的好新闻作品109篇,编辑的好专栏、好版面、好标题35件。同时又从中初评出15篇采写的和7件编辑的新闻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好新闻评选活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它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成果的检阅,是新闻改革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也为新闻研究和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越来越受到全省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及新闻爱好者的关注。今年  相似文献   

10.
荣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的黑龙江鹤岗日报新闻评论专栏《言路》,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广开言路,很有生气。《言路》作者于是乎,就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傅玺政。总编辑带头写短文,精心经营好一个栏目,在目前我国报界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全国350多家地市县报来说,也是不多见的。随着《言路》声誉日益提高,傅玺政已成为稍有名气的小报专栏作家。傅玺政不当不拿笔杆的“新闻官”,默默  相似文献   

11.
全国地市报瞩目的第三届好新闻评选,已于9月7日在北京揭晓,有197篇(组)好新闻人选获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28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117篇;此外,还有好标题34条,好版面15个获奖。参加本届好新闻评选的地市报共有130家,它们分别属于全国24个省区(缺西藏、青海、海南)。其送参评稿件390篇(组),标题124条,版面80个。这些新闻报道较深刻地反映了1988年各地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事,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加强舆论监督、端正党风、廉政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地市报扎根基层、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新闻写作技巧亦有进步和创新,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观察和反映事物的报道不少。有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各级评委都给予较高的评价。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总顾问、好新闻  相似文献   

12.
发挥强势办出特色──第七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作品评选概述贾汉,李光宇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作品评选去年是第七届。受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委托,我们有机会接触200多家参评报社寄来的1000多篇稿件,学到了别人的长处,确是一件幸事。过去,认为地市报纸是“小兄弟”,受...  相似文献   

13.
从事报纸舆论监督工作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有“四难”即选题难、采访难、见报难、处理难。如何破解这“四难”?1996年以来,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写和编发了大量有穿透力和冲击力的报道,其中有七篇报道获全省、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4.
赵勋 《军事记者》2013,(7):44-45
人物简介:王茂亮,1960年2月生,湖北广水人。1981年进入湖北《孝感报》工作,1991年担任孝感报社总编辑。1992年调入深圳商报社,1999年任《深圳商报》总编辑,并使《深圳商报》成为深圳“家庭第一报”。2004年任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次年任深圳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2011年转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高级编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采编的新闻获全国和全省好新闻奖30余项,其中系列报道《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1991)》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编印的《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1991)》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获1991年人民日报优秀新闻一等奖的5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文章、标题、版面、专栏、内参稿等),以及人民日报获第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一、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的13篇作品。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为此书写了序言。全书约18万字。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信息     
全国地市报第四届好新闻评选揭晓1989年度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委员会,于7月21日在京召开第四届好新闻定评会。评出消息: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5篇;通讯:一等奖20篇、二等奖39篇、三等奖43篇;深度报道:一等奖10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言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1篇、  相似文献   

17.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多篇作品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好新闻一等奖及特别奖。调入大学后,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撰写的《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均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中,南通日报有10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好标题2个。4篇获编辑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论数量和等级在全省11家市报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果的获得,反映了南通日报在狠抓新闻业务工作上所作出的努力。增强好稿意识,在培植和指导上花气力。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南通日报社在组织学习和宣传的过程中,着眼于这一大背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把抓好各类形式的好稿作为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力争多出“拳头产品”,强化报纸宣传的效果。系列报道《市场面面观》能获作品一等奖,这是报社领导组织  相似文献   

19.
宋汉炎 湖北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1945年生,湖北仙桃市人。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2年分配到湖北日报社工作,任记者;1989年任记者部副主任;1992年任出版部主任;1994年任副总编辑;1998年任总编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闻作品多次获湖北新闻奖、全国新闻奖。著有论文集《新闻与美学漫谈》。  相似文献   

20.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会议。读了这些被评上的好新闻作品,令人欣喜,耐人寻味,使人振奋。这些好新闻作品体现了地方的特色,大都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芳香,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新生活,蕴含着记者的辛勤劳作,饱含着编辑的默默耕耘。给我留下总的印象是:地市报人才济济,大有作为。本届评选的是1989年度地市报发表的新闻作品,然而这一年既是建国四十周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