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的颅、颌面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4例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全景片。结果治疗6个月后,安氏Ⅲ类错改善,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后牙中性关系。结论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采用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可得到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在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具有生长潜力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的青少年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牙齿后,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深覆伴下颌后缩。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咬合良好,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5例不同类型的开[牙合]畸形病例进行矫治。结果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5例开[牙合]畸形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开[牙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适应症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钙化时间上的差异。方法对平均年龄为11.2岁的220例患者的治疗前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9%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32%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49%为下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结果各错牙[牙合]形组中第二恒磨牙钙化阶段的分布相近,骨性错[牙合]形类型与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没有明显相关性。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最大年龄组(12岁以上),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更偏将向。结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较早,但钙化时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II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垫功能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0例病人应用双垫功能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双期非拔牙治疗。结论:应用双垫功能矫治器进行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矫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笔纬傻拇硌篮匣胃鞑幌嗤?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外形、口腔健康状况、错牙合畸形的类型等综合考虑,因人而宜制定出最符合患者的矫治计划。力求获得个体最佳矫治效果。下切牙缺失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体会恰雅@徐晓梅$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泸州6460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RC和Twin-block两种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选择24例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MRC肌功能训练器组患者12例,Twin-block矫治器组12例。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侧位片,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相关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比较两组患者软组织侧貌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MRC和Twin-block两组患者的Ns-Me’, Sn-Me’,CmSnLs,A’Ls-FH, B’Li-FH, LiB’Pg’,NsPg’-FH, GSnPg’, Z角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E,Li-E,Pg’B’-FH,H角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期间,应用MRC肌功能训练器和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临床效果基本相同,有改善面部软组织及侧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固定矫治方法矫治上前牙缺失伴前牙反[牙合]后再修复缺失牙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均用固定矫治方法解除前牙反[牙合]后再行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的前牙。结果矫治后均取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正常的缺牙修复,平均修复一年,未见反[牙合]复发和修复牙的异常。结论用固定矫治方法解除前牙缺失后的反袷再行义齿修复,保证了缺牙修复功能和美观效果,是保证缺牙区良好咬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改良FR-Ⅱ型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制作方法及作者应用改良FR-Ⅱ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拔牙病例的疗效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5例年轻恒牙安氏Ⅱ’错采用拔除 4 44 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 2 5例患者平均年龄 1 3 .4岁 ,平均矫治时间 2 4 .5个月 ,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 ,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 ,尖窝关系良好 ,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 5 .5°± 2 .1°改正为 3 .1°± 1 .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 60 .5°± 5 .6°改变为 77°± 5 .8° ,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 -BO距离由 (6 .5± 2 .3)mm改为 (3 .1± 1 .1 )mm。结论 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 ,临床效果良好 ,椅旁操作时间短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双阻板矫治器功能矫形力与磁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研究双阻板矫治器加与不加磁力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矫治疗程的影响,来试图证实磁力与肌力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临床收治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Ⅰ分类功能性下颌后缩患18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人,A组单纯用双阻板矫治器矫治,B组在双阻板矫治器的导斜面上安放适当规格的稀土永磁体,记录每例患达到稳定的磨牙中性关系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两组病例面型均获得明显改善,磨牙Ⅱ类关系纠正,咬合关系好,咬合稳定,A组平均疗程为9.6月,B组平均疗程为7.4月,B组比A组平均疗程缩短2.2月,t检验,差异有显性。结论 双阻板矫治器所产生的功能矫形力与磁体产生的磁力能产生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结果"2*4"矫治技术可以矫治前牙反,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结论"2*4"矫治技术是一种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袷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袷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袷,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4例深覆盖患者,采用多曲弓丝技术,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下进行矫治,结果表明对下切牙唇倾度较小、且Ⅲ度深覆盖的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正畸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人们对正畸认识的加深,如今的正畸治疗不仅可以解决患者的美观要求,同时还能协助其他学科进行相应的口腔治疗.其中主要包括:外伤牙修复前的断端牵引、邻面龋的扩隙治疗、松动牙的托槽固定、牙周炎及合创伤的缓解等.这些相关学科的病例在经过正畸的辅助治疗后,均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