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个人生活着,有所爱、有所好,才能使生活趣味化、生动化、优美化.爱好一种东西,或一种工作,可以使你的生活中充满了情趣.西洋的一位作家玛利·韦伯早就说过了: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多萝西·洛·洛尔特的教育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争斗和反抗;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那么,一个孩子在充满真诚与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又会学会什么呢?2002年秋,我新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新学期开始不久,班上就接二连三发生怪事,今天“他”的铅笔丢失,明天“她”的文具盒不翼而飞,后天“你”的新本子又不见…  相似文献   

3.
安妮宝贝的作品,营造了一个非常个人化,同时也极度自恋的女性世界。安妮宝贝笔下的女性对自我给予了过度关注,她们的自恋通过追求有情调的生活、对爱情的依赖和怀疑以及对死亡的迷恋等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笔者试图以这三个维度为视角,对安妮宝贝创作中的"自恋情结"做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4.
方方的近作《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是一个充满女性意识的中篇。它以女性的立场表现了普通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内心世界,表明她们的心中同样有对理想的坚守,对庸常的拒斥。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剧美,同时小说中包含着女性对爱情人生的沉思。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的异化和物化导致人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小说<马语者>不但描写"朝圣者"康复的过程,也刻画出了安妮母女精神的回归及其回归的原因.整部小说充满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都市人群精神的思考,蕴含着强烈的生态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最好的作品     
邹扶澜 《阅读》2011,(Z2):16-17
<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读了以下三篇文章后,你对"爱"也许会有更深的感悟。——编者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相似文献   

7.
谷海 《阅读》2007,(9):18-19
《爱之链》这篇课文涌动着爱之潮:爱,感动着老妇人——因为,乔依帮助了她;爱,感动着女店主——因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爱,还在继续延伸,犹如一条不断的链条……"同学们,假如,让你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最为难忘的镜头,把它珍藏  相似文献   

8.
“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斐语,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我们都需要勇气……”一段优美的旋律道出了爱情需要勇气。的确,爱需要勇气,爱也常常能够给我们勇气;但,爱并不因此就失掉了羞涩,也不因此失掉了尊严。爱虽宽容,宽容中却有苛求,它从来就不是无条件的。至少,它要求你跟你所爱的人,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同等的高度。惟其如此,爱才能使你与你所爱的人彼此和谐,使你们确信彼此找到的是自己的另一半。路彬教授在《阅读爱情》一书中说得很正确,我很赞同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宗鑫 《阅读》2023,(39):51-52
<正>《铁路边的孩子们》以一种温馨的基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纯洁而善良的世界、一处充满诗意的乌托邦。所有的邪恶、艰难、沉重,在这里都被爱和温情化解,因为书中的小主人公和他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心存善念。尽管这个故事以些许悲伤作为开端,但爱与希望却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小说也以一个美好的结局收尾,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满足感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相似文献   

10.
以先锋姿态步入文坛的北村,由于与基督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发生创作转型。对基督文化“罪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创作中充满了苦难与罪孽,对基督文化“爱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的创作中充满了信仰与救赎 。皈依基督或许可以说仅仅是一段个人经历,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意义却决非一个私人事件所能包容,它超越了有限生存与现世关怀,而具有了无限可能与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6,(4)
书虫江晓丹(深圳华侨城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爱像空气,每天环抱着我们,可是我们却最容易把它忘记。就拿父母的爱来说,不说父母为了一家的生活操劳奔波,单是每天回到家里那香喷喷的饭菜,煦日阳光般的笑脸,就注满了深深的爱意。可是实际上生活中的我,却常常不珍惜这份深深的爱,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这本书中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安利柯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两位。父亲在给安利柯的信中说:你要永远爱你的老师,永远要以发自内心的尊敬去称呼“老师”这两个字。的确,我们应当学会…  相似文献   

12.
潘仲龄 《阅读》2007,(3):9-9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诗人通过拟人化的写法,把春天写得生气盎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请你读一读,背一背。  相似文献   

13.
什么颜色?     
邹中娥 《阅读》2013,(Z2):54-56
颜色精灵Coco认识了一位新朋友Chacha,它是一只神奇的变色龙。变色龙Chacha到底有多神奇呢?小朋友,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去见识见识吧!  相似文献   

14.
无名氏在早期爱情写作中突显出对一种传奇、唯美、充满爆发力的爱的向往与构建,对抽象的"爱"本身的执着与捍卫.爱的精神向度集中在"两个"个体如何在爱的间性中绽放出最原始的生的活力与"艺术"如何建构为爱的质素与形成爱的特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审计职业道德是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利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当一个审计人员并不难,要当一个好审计人员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你要立志做一个合格的、好的审计人员,就必须真正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你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刻板”而不思变通,只能两眼盯着现行方针、政策、制度,而不能看人办事;你必须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对事必须一丝不苟,毫不含糊;你不是一个把物质利益看得很重的人,你把国家的钱当成自己的钱来管,因为你是国家财产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2005,(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亲爱的小读者,当本期《阅读》踏上旅途来到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一定是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在此,叮当姐姐祝各位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取得更大的进步!怎么样,美味的新年大餐让你大饱了口福吧,叮当姐姐还想知道你补充了哪些精神食粮呢!写信来交流交流好吗?伴着新春佳节祥和温馨的气氛,我们本期点击的名著也充满了爱与温馨,这就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记载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亲身经历,相信你读了会获得快乐和感动的。赶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心理学探究人类文化和行为的前意识或潜意识,为宣泄而创作是精神分析学对作家行为的一种解释。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安妮宝贝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死亡和告别、叛逆和冷漠,是包括安妮宝贝本人在内的城市边缘大众生活经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父爱安全网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熏没有它熏一切变成黑夜。”爱可以战胜一切,爱可以超越一切,爱可以创造奇迹!本期“美文冲浪”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三篇以爱为主题的文章。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安全网》和《母爱的长度》会让你感受爱的奇迹;《一个美丽的故事》又让你明白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阅读》2006,(4):6-7
亲爱的同学,在四月这个孕育、生长的季节里,让我们捧起意大利小说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薄薄的小书,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平凡善良的人物。朴素平谈的语言,蕴含着浓烈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关心,理解和帮助,在我们心里播撒下“爱”的种子。 《爱的教育》既是一本小书,又是一本巨,它花费了作家十年心血,它感染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阅读它,你也会获得博大的爱的力量,感受到无边的爱的淋浴。[编按]  相似文献   

20.
《笑》是冰心的一篇优美散文,全文描绘了安琪儿、小孩子、老妇人微笑的三幅画面,笑中充满爱。笑与爱和谐统一,构成了全文无以言表的美的意境。冰心美文,笑在文中,爱在心中,美在不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