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有一位作家,曾用这样一副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人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就是同学们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像数金币一样数自己写的作文字数,数完了接着再写,写一段再数,  相似文献   

2.
刘春芝 《考试周刊》2012,(19):39-39
本文主要探讨了困扰学生写作的素材问题,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生活中的素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谈素材的来源;二是书籍中的素材,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表.有意可会,不再觉得写作文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写作文当中容易“言之无物”,这是他们怕写作文的一个因素.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言之有物”,有材选,有素写?本文就从学校素材、家庭素材、偶发素材这三方面出发,鼓励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从而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抓指导观察、积累素材入手。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状况,我认为初中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素材的积累有很多途径,如积累自己熟悉的素材,捕捉动情的素材,关注时事热点等等。只要能勤于积累,适当运用,就能为写好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93):35-36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却处于低效状态。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害怕写作文;缺乏写作素材,没东西写,即使有素材,作文素材也不够鲜活,写作运用中容易"撞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多渠道、多方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整合素材,使素材序列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7.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关键在于平时如何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积累好素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建好素材积累这个"蓄水池",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时主要抓了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 ,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 ,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 ,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 ,言之无物。究其原因 ,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 ,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一、观察事物 ,认识生活 ,积累素材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 ,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 ,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学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按理说,同学们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你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那又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呢?原因在于这些同学平时缺乏观察的习惯,不会挖掘写作素材。下面我就告诉同学们一些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掌握了它,就真的可以使你的写作“材”源滚滚写不完了。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素材不仅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支持,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充实的素材积累,造成所写作文的内容较为空洞、材料也极为陈旧。从教材素材的积累、灵感的及时捕捉、素材的广泛分享等角度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素材积累水平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怕写作文,往往是由不会积累生活素材、语言素材、写作技巧导致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点培养。五到十分钟的小作文就能很好地开展这种专项训练:生活小事随手记,积累原始素材;语言技巧专项练,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技巧分块练,突破技术难点;一练一得,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往往也言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呻吟。写好作文,有了好的立意后,选取合适的素材是关键!但素材要靠自己平时搜集、积累。那么,该怎样搜集素材、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但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文,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写",这是当前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愿意写,会写作文呢?一、积累写作素材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语组成,  相似文献   

16.
写作文一直是好多学生最头疼的事,他们越害怕作文就越不爱写作文,越不爱写作文就越害怕写作文。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写作底子薄弱,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少。仅仅凭着自己那么一点儿少得可怜的写作素材,用起来捉襟见肘,怎么能写好作文呢?更谈不上写作的灵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培育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写,无处着手。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害怕写作文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头痛,觉得无话可写。其实,对于一个有十几年生活经历的中学生而言,不应该缺乏作文素材,他们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为此,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学生写作文时,提起笔来,脑袋空空如也,总觉得没什么话可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一、让学生学会观察拓展学生作文的素材,必须开拓学生的眼界。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了解天高海阔的意思。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学生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可能成为某次作文中的素材!这也告诉我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作文来说,结构是文章的主干,那么作文素材就是枝叶。主干有了枝叶才能显现繁茂,文章有了适合的素材才显得楚楚动人。积累素材是初中生作文必备的基本步骤,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素养。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怕写作文是因为无话可写,怕写作文更是因为没收集好素材。其实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