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3):61
2011年12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投资,在中国能源报社、中国汽车报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成立。这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  相似文献   

2.
杨驰原  彭波 《传媒》2012,(5):9-14
从一张报纸到一个多媒体现代传播集团,产业媒体的崛起和聚合在这里精彩演绎;从《中国汽车报》,到《中国能源报》,再到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作为掌门人,李庆文的新闻三部曲主导了一个多媒体现代传播集团发展、前进的舞步;从汽车到能源,双引擎的强大动力下,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的新征程将有怎样的前程?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走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感受他们的进取精神。他们在改革、发展中的很多经验,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也将从经济、金融、环境等诸多方面影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国能源政策需面向国内外,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需求相协调,与全球能源安全、能源治理和气候变化等全球议程相对接  相似文献   

4.
孟莉  桂俊松 《传媒》2012,(5):21-23
正中国汽车报社的新媒体业务酝酿于1999年。当时,作为一家创办10多年、面向全国汽车行业人士的专业报纸,《中国汽车报》已在我国汽车行业读者中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地位。顺应新时期新闻业发展的新环境新变化,报社确立了"永远追求创新"  相似文献   

5.
变革之年,如何构建新型合作关系事关能源可持续发展2012年是中国能源行业的变革之年。这一年,中国能源行业既要面对石油对外依存度攀至57%、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等发展瓶颈,又要在绿色、环保、生态的转型中上下求索。如何把握GDP增长和能源供给的平衡?如何创造超越技术的合作模式?如何实现多产业的联动与融合?一连串的问号在考验着能源行业官、产、学界的智慧。为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新闻社、道达尔集团共同主办的"和谐能源之旅"全国公  相似文献   

6.
伊朗核危机的阴影导致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飙升,进一步反映国际能源市场的焦躁和不确定。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彭波 《传媒》2012,(5):27-30
正关于李庆文,曾有人尊称他为"行业报"先锋,原因是在中国行业报的大家庭中,他主政的《中国汽车报》一直以来都堪称翘楚,更因为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  相似文献   

8.
杨驰原  高方 《传媒》2012,(5):18-20
正三年,对大自然来说,不过是1000多个黑夜与白昼简单的轮回;三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从出生到学会走路的人生最艰难的历程;那么,三年对一张新创办的报纸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创办当年收支平衡,第二年实现微利,第三年完成全媒体构架,广泛的社会和行业影响——作为一份行业周报,《中国能源报》用三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美国页岩气与页岩石油生产将改变中国的能源蓝图。美国石油企业售卖海外资产以投资国内页岩能源开发,给了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更多的第三国可购资产。美国的页岩能源革命也将影响地缘政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能源百科全书》面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马汝军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正在进行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的持续...  相似文献   

11.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1):110-112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正式揭牌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庆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经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由人民日报社投资,在中国能源报社、中国汽车  相似文献   

12.
华夏能源报     
《新闻三昧》2006,(7):F0003-F0004
一份“立足能源、面向全国、服务社会”,提供能源行业叔威信息的周三对开八版的彩色大报拥有一支具有36年办报历史的新闻队伍[编按]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权益与能源竞争已经不可分割的今天,走向深海,不仅事关能源,也是用经济手段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体现2012年,中国"在海洋中的身影"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4月骤起的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争端,发酵至今,牵动国人之心。今天,海洋权益与能源竞争已经不可分割。在南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约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中70%的资源都蕴藏于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深水  相似文献   

14.
一次能源报道的高端研讨会解树江(《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在我国能源报道领域,举办如此专业、高端,并且是新闻界、实业界、学术界三结合的研讨会,在我印象里应该属于第一次,这使得本次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好好加以总结和记载.《中国能源报》以"忠诚国家利益,崇尚专业和谐"作为价值观."忠诚国家利益",而不是某部门的利益,也不是某个企业集团的利益.现实中各种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是矛盾甚至对立的,这些情况下《中国能源报》努力做到超脱其外,站在更高角度展开报道,切实考虑国家利益.所以总的看,能源报道应在服从国家利益,有国际视野,崇尚和谐自然几方面着眼和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武东华 《大观周刊》2012,(14):291-291
中国现在的重中之重在南亚,稳定巴基斯坦的局势既可以稳定地从伊朗,乃至中东各国(比如沙特)获得能源。加上中亚中国的成功运作,对于自身的能源安全有了一定程度保障。接下来需要加强的就是解放军的远程投送力量了,包括海军(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和空军(大型运输机等)。中国在非洲和南美的能源供应(当然,不仅是能源,也包括其他资源,比如矿产)需要自身军事力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清洁能源发电行业是一个恰当的投资方向,因为该行业无关国家安全,又对前期启动资本需求巨大。美国目前缺乏的,是针对此类投资的政策支持在美国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期,中美两国经济摩擦不断,清洁能源领域的争议更变成导火索。但实际上,两国的能源对话是有个相当不错的开头的。当奥巴马在2009年11月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他的主要日程之一即两国的能源合作。其时,奥巴马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确实签署了一系列涉及能源领域多方面合作的协议,其中包括设立了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与中关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专业报发展状况逐年衰颓之际,《河南能源报》作为能源化工行业的一份专业报,却如同一匹黑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河南能源报》的发展探索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内专业报的整体发展,也能对国内报纸发展提供借鉴。《河南能源报》注重思想引领、抓牢专业定位、版面特色突出、新闻策划出色,这四点特色使《河南能源报》在专业报中露出了尖尖角。但是在典型报道和新媒体营销上,《河南能源报》做得还不够,需要在日后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8.
西气东输是一场中国能源战略的大布局。它改变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开启了中国的天然气时代  相似文献   

19.
李娟  罗德希 《大观周刊》2012,(37):60-61
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战略资源,在某种意义上已不再只是简单的价格、供需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需要的增多,能源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中国作为一个能源需求大国更加重视这一问题,由于东盟与中国近邻.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中国对东盟地区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重视与东盟地区的能源安全合作,并在能源合作中促进双边经济发展,增强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有着浓厚的能源情结。早在20世纪50年代.江泽民同志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期间,就参与了能源方面的工作。在担任长春一汽动力厂厂长期间,他的工作与能源问题直接相关,对能源和节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2008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关于能源问题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和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