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用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课堂效益.让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它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反思我的数学课堂:我的教学浪费学生的时间了吗?我的教学是学生所需要的吗?我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了吗?答案显然不能完全肯定。我反思,也改变。我一直潜心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和学生,总...  相似文献   

2.
<正>经历了"课程领导研修班"的学习、研修,让我开始不断地在教学中追问诸如此类的课程问题:我教,可是学生学了吗?学生学了,可是他们学会了吗?有一次,研修班安排我去连云港上课,上完课还有一个说课环节。张校长问我准备怎么说。我把准备的说课稿拿给张校长,张校长看了后在纸张背面写了这样3个问题:希望学会什么?何以知道是否学会?怎样帮助学生学会?我看着,顿觉眼前一亮。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用这3个问题叩问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别人的讲话,是现在大多数学生的通病。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教会学生倾听了吗?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实践。一、教师先学会倾听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教师自己要善于倾听,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上学生质疑、反驳  相似文献   

4.
每次上完课,我都反问自己:这堂课学生学得好吗?这堂课自己投入了吗?归根结底,这堂课学生喜欢吗,爱听吗?反问促使我探寻“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探寻又促使我尝试,尝试中我发现:多变的课堂乃是学生乐此不疲的。  相似文献   

5.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有效课堂是"生态课堂"吗?"生态课堂"是""动态课堂"吗?动态课堂如何调控?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课堂预设以外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控制课堂节奏,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唐江澎 《人民教育》2012,(11):32-33
在高中新课程推行的时候,我们许许多多的课堂一仍旧贯,学生的讲义更多了,负担更重了,教师的压力更大了,生活更累了。每一年,虽然我们都能拿出一串足以让人羡慕的数据,但每一个数据之下都有诉不尽的感慨:难道课堂教学就没有别的出路吗?我们的学生难道就不能学得更轻松些吗?我们的老师难道就不能教得更有效些吗?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不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高贵、智慧更加卓越、情感更加丰满吗?对此,我们很难有自信和响亮的回答。我不大相信简单的形式性变化会给课堂带来实质性的变革,比如学生是秧田式排坐还是茶馆  相似文献   

8.
葛俊 《四川教育》2004,(10):44-44
一篇习作这样写到:“你想知道鱼的命运吗?它们生下来就被人捕捞装进罐头里,然后放在货架上任人挑选。当它们被人吃掉以后,剩下的只是骨头。你想知道人的命运吗?他们生下来被人装进了叫做‘学校’的罐头,然后放在社会货架上任单位挑选。当人们离开世界的时候,留下的只是遗憾。”我悚然而惊!我们“含辛茹苦”的课堂到底让孩子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让本应纯洁的心灵变得如此苍凉?我们的课堂难道不应当带给孩子最本质的幸福感受吗?久违的幸福,你在哪里?幸福在心与心的对话里民主平等的氛围是对话的前提。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是亲密的合作伙…  相似文献   

9.
<正>一、高效课堂相适应的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1.课堂上应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时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张三真笨,这道题,我已经讲一百遍了,他还是不会做.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有些教师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欲速则不达,在刚学完一章内容后,就拿中考经典题让学生做,有些学生做不出来,我们就应该思考了:为什么学生不会做?原因是在学生,还是教师授课的方法?首先,教师清楚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吗?其次,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吗?每讲一道例题就要仔细剖析:审清题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11.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或者回答超出了教学预设,老师该怎么办?如何巧妙地引导?如何避免在课堂上造成尴尬?如何借机提升课堂效率获得课堂生成?这些问题常令老师担心发愁,生怕学生在课堂上的"意外"让老师尊严扫地,无地自容。十分"庆幸",也许因为我备课准备充分、课堂井然有序、学生配合默契的缘故,在我教书以来,居然一直没有遇到真正难倒过我而让我无法下台或者能让我借机提高课堂效率的"意外"。然而,在执教《唐雎不辱使  相似文献   

12.
吴玲丽 《教书育人》2013,(34):25-26
课堂就像动车,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往前赶。孩子在课堂上少了身体与思想自由活动的时空。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在课堂上有主动提出或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学生有超越教学预设的机会吗?孩子真正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吗?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吗?孩子能得到提升吗?如果答案不够肯定,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孩子的素养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去繁就简——减少老师过多的引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发现了一个实现教  相似文献   

13.
苟宝 《教学与管理》2006,(12):78-78
课堂上的学生美术作业,不少老师只在上面草草打分了事,为什么他80分我就70分?学生一概不知,老师也不作解释.这样美术课不就成了学生先画然后交老师打分的固定程序吗?教法没有创新,评价也无改革,学生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其实作业批阅的方法,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就大胆创新,创出了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把我的美术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仅仅给予这些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获得幸福。学生有没有获得幸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之一。课堂应是获得幸福感的源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围绕幸福感发出以下呼声:你们幸福吗?幸福在哪里?老师,怎么才会幸福呀?幸福会持久吗?本文将围绕这四种呼声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幸福感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是,无论哪个年级哪个年龄段都可以用全英教学吗?教师用英语上课,学生能否听懂?特别是对一些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他们刚接触英语,词汇量甚少,而且英语课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起始课程,用英语讲课他们吃得消吗?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地运用母语,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英语课堂事半功倍。笔者从课堂用语、课堂评价用语等方面进行阐述。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英语不仅是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17.
于洪青 《成才之路》2012,(14):70-70
正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不懈地探索,追求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但每次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总觉得课堂活力不足,呆板有余,师生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互动和交流,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我在迷惘中不断反复思考:如何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能,让课堂"活"起来呢?为此,我在讲授初一新课改教材《能追上小明吗》一课时,大胆地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不注意听讲,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常会对此心生怨恨甚至大为光火。可回头想想,我们的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学生爱听吗?我们是否关注学生、注重"生成"?我们的引导得法吗?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的困惑: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如原来的学生吗?教学中,我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懂事。我摒弃浮躁,静下心来思考:反复的"烫剩饭"学生能吃出新的感觉吗?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学生变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教法与时俱进了吗?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二、我的思考:学生不可能长期依赖老师,教学中我放手了吗?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板块,六环节"的自主学;江津三中的"翻转课堂",这些都是"高效课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管得多,看得少"的问题,让课堂变得呆板乏味。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并利于学生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课堂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呢?如何才能让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呢?本文认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课堂以学生为主,让教学生活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语文阅读不再单一,进而促进教学进行科学组织,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