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难于掌握。如何教会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钻研的课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使解分数应用题由难变易。6至12周岁的儿童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因此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有效途径。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是:光画一条线段表示标准量(单位“l”),再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和标准量相比的比较量,最后找出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量”、“率”关系复杂抽象,解法变化多端,有些题学生很难从文字上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如借助线段图,就会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一、利用线段图寻找单位“1”分数应用题采用什么方法解答与确定哪个量为单位“1”有直接关系。因此,弄...  相似文献   

3.
线段图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直观化,无疑是解题的“好帮手”。尽管广大数学教师都十分重视线段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停留在“师画生看”的阶段,教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学生亦频频点头,教学效果似乎不错。然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线段图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时,他们却抓耳搔腮,无从下手。为什么教学效果不佳呢?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并重视线段图的教学,忽略了线段图的形  相似文献   

4.
线段图是我们小朋友解答应用题的好帮手,它能帮助我们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在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小朋友们很少用线段图帮助解答,如果能画出正确的线  相似文献   

5.
一、理解分率意义的基本训练“分率”是分数意义在应用题中的具体运用。认识分率、理解分率的意义是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前提。 1.看线段图理解分率的意义。 (1)根据线段图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已知条件与单位“1”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能说出发芽率、合格率、出粉率等百分率的意义,知道它们的计算公式。 (二)理解 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三)掌握 1、分数应用题。 (1)会借助线段图弄清题意。 (2)会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3)会正确解答如下形式的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量”与“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判断确定单位“1”的量,其次是找已知量的对应分率。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揭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要善于发现“量”与“率”之间的隐蔽条件,根据分数的意义准确地列式解答。当然,学习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靠单一的思路难以找出解题突破口,只有平时多总结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8.
用线段图来表达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我们解答应用题常用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线段图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都最大限度地借用线段图的作用帮助师生分析题意,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特别是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可以说是解题之魂。教师一定要切实教给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推理、理解题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作呢?一、画线段图:学生初画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图不知从何入手,实际上只要掌握画图的规律,抓住画图的关键,画线段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应用题画图的关键就是根据题意确定标准线段,标准线段是…  相似文献   

9.
在中、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他们正确列式并解答应用题。特别是通过指导学生看懂线段图到引导学生学会独立画线段图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揭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而且为学生的分析推理提供了依据,为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线段图"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分析应用题时,线段图能将题中所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六年级数学教学,已有十几年时间,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总复习阶段,针对应用题的教学,我始终掌握画"线段图"这把"利剑",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画出线段图,然后再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教学中,切实帮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是学习解应用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把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由线段图转化为算式,是“线段图解法”的两个思维过程。解决由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是图解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这三类分数基本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这节内容的教学,我尝试用整体结构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时,往往是依次进行,最后安排对比和综合练习。这样难免前后三种概念混淆,我采用整体结构教学,即同时出现三种应用题,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入,从感性操作悟出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把“对比”贯穿于认识整体结构的过程中,减少了产生混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让一些初学者觉得满头雾水。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  相似文献   

14.
“量率对应”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一大特点,即对于同一个单位“1”的量,每一个具体数量,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分率.我们可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确定量率对应关系呢?一、图解法.即利用线段图使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具体、形象,以便分析、确定量率对应关系.〔例题)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25%.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分析〕依题意画出线段图(见右图):  相似文献   

15.
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条重要解题原则———直观性原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许多小学数学应用题(包括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若能将题中的数量关系合理地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使问题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获得赏心悦目的解答。  《广西1999年小学数学竞赛毕业年级复赛试题》中一共出了四道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我们都可以借助于线段图对它们进行分析解答。现就此四题为例,用线段图解答如下,供参考。  1一辆时速为60千米的卡车从甲地到乙地要比时速为80千米的…  相似文献   

16.
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常常要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或已知分率的对应量.如果线段图画法不当,不仅不能对解题起到辅助作用,反而对理解题意,寻找对应关系起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线段图就是用线段表示数量关系的图形。线段图简明、直观,便于我们分析理解题意和寻求解答方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答应用题的辅助手段。那么,怎样教学生画线段图呢?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应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类型的线段图的画法,并初步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和解答应用题。我们知道,简单应用题共有十一种类型,即①求两数和,②求比一个数多几个的数,③求剩余,④求两数相差多少,⑤求比一个数  相似文献   

18.
<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学生理解困难,思路不清晰,大部分学生看见分数应用题就感觉无从入手,从而害怕学习数学,这非常不利于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学生的困难往往并不在于如何运算,而是在于如何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合理的算式。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分数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呢?在教学中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和教学,让学生理解和分析题意,学生能够根据线段  相似文献   

19.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会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同时,还要借“题”教给孩子不同的思想方法,以培养孩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那么,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应教给孩子哪些思想方法呢?笔者认为,分数应用题实质是关于“量”与“率”间关系的问题,依据这一特点,除了让孩子学会常规思想方法外,应重点教给“量”“率”对应、以“量”代“率”、以“率”代“量”等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步步分析画图求解深州市东安庄完小高宗库小学阶段,许多应用题都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求解,如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等。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可将应用题的抽象数量关系具体化,既能使应用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