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高考这种荐才机制,在民国还有更多的荐才方式,众多大师破格为国荐才,不唯私利、甘为伯乐、甘为人梯,堪称后世楷模。
  著名诗人徐志摩任《晨报副刊》主编时,在自由来稿里选中沈从文的稿件,最多时一月之中连用七篇,对于身陷困境的沈从文来说,这份提携和看重,十分紧要。沈从文前往上海发展后,正逢胡适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听到徐志摩推荐,便将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聘请到中国公学担任讲师。接到胡适的聘书后,沈从文接连给胡适写了两封信,谈到自己不会教书,并表示,如果学生们不满意随时可以撤换。胡适对他极为重视,尽管第一堂课沈从文被“挂”在了课堂上,可是胡适并没有怪罪他。沈从文从此开始了他的新的生活,终成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2.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是中国新文学中“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他以诗歌饮誉文坛,在散文创作上也别具一格。他生前出版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3本散文集;遇难后,有人替他编印了《秋》、《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散文散见于当时的报刊杂志上。这些写于20年代的散文作品,与他的诗作一样,富有浪漫才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笔者曾在《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一文中论及他的文体风格,本文将着重探讨其散文的情感内涵和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3.
有的研究徐志摩或沈从文的著作,把徐志摩说成是沈从文第一篇作品的编辑。这是不确的。据现在能够证实的材料,沈从文第一次在《晨报副刊》发表的作品是署名“休芸芸”的一篇短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此文刊于《晨报副刊》第306期(1924年12月22日),此后便不时有散文或诗作在《晨报副刊》发表。  相似文献   

4.
对于沈从文的《边城》 ,自其发表以来 ,已有很多研究文章问世 ,正的反的各有说法。近来细读《边城》数遍 ,总觉还有一些要说的话 ,那就是《边城》寄托了沈从文的人生理想 ,他把湘西那个叫茶峒的地方演绎成了他的人生天堂。所谓 :地域的边城 ,精神的中心。《边城》写于 1933年 ,对于这个年份 ,稍微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 ,当时中国正处在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之中 ,正所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 ,这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处境。沈从文此时正在北京 (北平 )求学 ,他面对的现实与他心目中的“茶峒”有着巨大的反差。而对沈从文来说 ,他是非…  相似文献   

5.
翩翩钱钟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还没有看完,就实在想写些什么。看了两次《围城》,第一次兴趣乏乏,第二次却是喜欢得停不下来。记得以前有人问钱钟书夫人杨绛,钱钟书到底翩翩不翩翩?杨绛回答:我当然认为他是顶翩翩的了。杨绛还说过,钱钟书有一种痴气。杨绛所说他的“痴气”,其实是一种童真。有时候,真是奇怪,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怀,他才可以保持这样的童真?在那样的时代,可以造就鲁迅的辛辣与深刻,可以造就徐志摩的浪漫和多情,可以造就张爱玲的传奇与沈从文的质朴,可是如何有钱钟书这样的欢喜生活,又生活得这般有趣,让人羡煞。也许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太多的要求,没…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谁写的学校后勤主任到教室检查课桌凳的保养情况,发现一空位课桌上刻了几行字,心里顿觉不快,就冲邻座学生:“这是谁写的?”学生探过头一看,上面写的是《再别康桥》,就说“:是徐志摩写的。”后勤主任气愤地大声说:“你告诉徐志摩,下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将吃午饭上午第四节课,小新肚子饿了,无心听课,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醒他:“1.130,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小新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吃午饭.”我是画家“大夫.”一位贵妇人尖叫着,猛然闯入一位老先生的房间,“请您一定要如实地告诉我,我究竟得…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一向以为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的最早期,即留英期的诗作均已逸失。其根据是徐志摩在《猛虎集》序文中的一段自述:“那就是我最早写诗的那半年,……但几乎全部是见不得人面的。”“我的第一集诗——《志摩的诗》——是我十一年回国后两年内写的。”从1935年茅盾写《徐志摩论》至今,几乎所有关于徐志摩的研究文章都据此说,把这段时期当作其创作历程的一个“空白”。据笔者查证,在徐志摩1922年11月15日回国后一年发表的诗歌,以及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出版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短小精悍、极其犀利的驳论,也是一篇直刺敌人心窝的战斗檄文。它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发表于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二心集》。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在这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时期。当时由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组成的“新月派”,为了适应这种文化“围剿”的需要,无耻地充当了急先锋。其中自诩为所谓文艺批评家的梁实秋,向反动派献媚取宠,表演得尤为恶劣。一九二九年九月,他抛出了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但主要致力于写诗。他却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爱、追求自由、追求美,并创造出了许多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让人过目难忘的诗歌。徐志摩共留下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10.
一在对徐志摩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他反抗的出发点和理想的归宿”,“抓住徐志摩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就可以把握住他的诗作的思想实质及其基本倾向,理出他的思想发展的脉络。”的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徐志摩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所写的许多诗篇,如《古怪的世界》、《先生!先生》、《叫化活该》中,就曾对贫苦的人民表示过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同情,并且对当时“吹弄着那不调谐的人道的音籁”的古怪现象,进行过遣责。但是,在徐志摩的思想中,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而且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蒋介石残酷地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选集》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事拖拉,往往反而多事。人民文学出版社早约我编一本《徐志摩诗选》并为写序。我因为当时工作头绪多,未能着手进行,一拖拉至今已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现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已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徐志摩诗集》,我以为可以不了了之了。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今编了一本《徐志摩选集》,又约我写序,我再拖拉了事,总于心不安。这次可不仅涉及诗,还涉  相似文献   

12.
张率是南朝梁代著名辞赋家,12岁就作诗文辞赋,当时人们对他的才华十分赞美。他作的《待诏赋》上奏给梁武帝,梁武帝看了极为称赏,说:“这篇赋写得特好。司马相如的赋写得工巧,但速度太慢;枚皋的赋写得快速却不工巧。你的赋是二者兼而有之。”《梁书·张率传》有记载。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鼎盛时期最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远征新时期作品选集》就要出版了,为妻的我建议请一位名家为他写一篇荐介,可他执意要我来写,他说:“你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是用心来写,你是用心来读。”当时,我好感动! 喜欢“悠悠心会”这句词很久了,这莫不也是一种悠悠心会?不愿为他写序,不是怕把他写“糟”,而是生怕一不留神将他写得太好,让他悄悄作美!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与《边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发表于 1 93 4年。自它诞生之日起至今 ,对它的研究文章字数已经高出原著数倍 ,然而“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没有止境的接近” ,① 所以本文沿着前些评论家的研究成果铺设的路继续走向“边城”。笔者认为 ,读沈从文的作品 ,可以窥见沈从文的为人。如能正确认识沈从文的为人。就能更好地科学地理解评论沈从文的作品 ,即“知人论文”。沈从文一度自称是二十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写理想 ,当然便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边城》、《三三》等许多作品就是这样 ,而且 ,正是它们才被公认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但是 ,是否凭此…  相似文献   

15.
尴尬志摩     
元旦晚会上,由中文系编排的话剧《徐志摩》正在上演。“徐志摩”正满怀激情地朗诵《再别康桥》。诵至“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突然卡壳。旁边的“陆小曼”大急,暗用手作水草漂流状。“徐志摩”顿悟,脱口而出:“做一条海带。”“陆小曼”连连摇手,仍用手作水草漂流状。“徐志摩”想了一下,高声说道:“做一条泥鳅。”“陆小曼”狠命地摇头,憋得满脸通红的“徐志摩”气急败坏地叫道:“做一条水蛇。”尴尬志摩@周利雄  相似文献   

16.
被林语堂称为“奇才”和“情才”的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绝非简单地在写他跟母校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康桥美景,而是在抒发他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感,释放他心口的美丽伤痛。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相似文献   

1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1928年秋游历英国后在归国海轮上写的。在这首诗里,作者以轻灵秀巧的文字.造成一种依依不舍的情致,集中展示了他对“康桥理想”缠绵凄婉的歌唱。细读慢品,可以获得诸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边城》沈从文著。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22年受“五四”余波的影响到北京,因升学不成,学习写作。后发表了大量作品,《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作于1934年。写一个具有牧歌情调的爱情悲剧。在湘西山城茶峒,年近七旬的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翠翠靠替人渡船谋生。船总的两个儿  相似文献   

19.
据说曾有人问过沈从文小说该怎么写.沈从文的回答是“贴着人物写”.此答案颇含传统史学家“实录”的概念: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前几时偶又翻得孙犁的《荷花淀》,发现他亦谙此道。与他同时代的革命小说家——确切地说.“革命宣传小说家”更合适些——现在多半走人文学史成为标本者居多.独有孙犁的虽打上“革命”标签的小说至今尚能让人回味深思.存有生气.恐怕也与他作品中的相对实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的风格与他其它的诗歌风格不大相符,假若不是署名“徐志摩”,很难想到是徐志摩所写。这首诗算不得徐志摩的上乘之作,可能也算不得一首好诗,但它给我一种很深的感触:动。徐志摩曾在《自剖》一文中说:“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做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行旅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