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代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竞争文化、影视文化、传统媒体、学校学习、业余文化生活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校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和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并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甚至表现出一些负面影响.但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旨在挖掘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手段,扎实有效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为对象,采用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状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尤其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极理解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但对传统文化的积极理解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且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我省部分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探讨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明确认知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利与弊,在探索与实践中,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自由性、刺激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消极影响。高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避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消极的影响。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 能地避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佩菊 《教师》2012,(29):8-9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上两的现状和心理,继而研究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了改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分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原力、生活事件、GHQ-20量表对11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原力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间有显著调节作用。结论:通过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可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信息社会,网络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关于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该文扼要地阐释了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奈思路,即:建立网络管理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构建实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网络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体系,该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力非常高,深受大学生的认可,但是这种影响并非绝对的积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使得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兼具消极方面,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渗透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与微信,由于其便捷、自由等特性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社交工具,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环境。微社交在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从学业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价值观念等方面研究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的中介效应。随机抽取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一般健康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大学生复原力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复原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既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主要是从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在迅速地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网络给求知欲强烈的大学生带来了知识、信息的发展机遇。同时又给自制力、抵御力不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当今青年大学生已进入数字化的生存状态,而高校营造以网络为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模式具有其优势。网络平台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模式的建构具有如下四个实现路径:利用校园网络渠道进行情绪的沟通疏导;利用校园网络虚拟空间进行自我的重塑调控;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导功能;以及校园网络偏差行为对心理健康的警示干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罗晴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12-113,119
为了解负性生活事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运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河南省三所高校59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项负性生活事件对男大学生的影响程度都高于女生,对理科生的影响程度均高于文科生,对大二学生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各种消极有害信息的侵袭,思维发展和社会化程度阻滞,消极的心理影响及以人际交往能力退化等方面。如何消解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