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赛珍珠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的作品,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小说《大地》讲述了农民王龙一家数十年的兴衰史.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对当时中国农民、妇女及社会的描写,揭示赛珍珠是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想象农民》立足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通过文本细读对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从思想文化史视角深刻思考了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对新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构建了关于现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极富理论品格和启发性的反思性文本。《想象农民》成为新世纪乡土中国文学和中国农民现代化思想探索和审美想象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本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知识界和政府十分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热点。文章认为,在20 世纪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两次高潮,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并由此带动了相关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文化作品充满了对农民负面形象的构建,而1995—2000年问赵本山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连续推出的六个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喜剧小品却从正面入手,充分展示了中国农民形象的阳光面,重塑了一系列正面的农民形象,在中国文化作品中独树一帜。这些小品中突出的语言和文化策略——幽默、依附性、颠覆性和对农民生活的美化也使我们对中国农民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是中国农民与其所面临的环境、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土与乡,这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农民的精神活动提供了一种文化框架,正是这种文化框架为中国农民提供了生活和生产中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必要关注这些持续了几千年甚至仍在中国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伦理道德诉求。弘扬其精华,扬弃其不足,重视对农民传统伦理道德的利用与引领,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到底有多少农民一直争论不休。根据中科院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农民不是9亿多,而是2.5亿。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研究中国革命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农民运动及农民运动理论。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之一,对农民问题也十分关注,大革命时期,在其所写的诸多文章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几乎涉及到农民问题的所有方面。他认为,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国民革命没有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为此,他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基本主张,并坚定地支持澎湃、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对我党农民运动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农民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农民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或反应使他们在身份与权利上出现了结构性的严重不对等,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公民地位".因此,从人学视野构建"公民社会"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逻辑地成为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公民地位"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组织化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产生于西方的利益集团理论对中国农民组织化的性质和功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利益集团理论对中国农民组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一,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意见综合等方面的作用;第二,培育农民政治企业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第三,探索规范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农民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农民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或反应使他们在身份与权利上出现了结构性的严重不对等,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公民地位”。因此,从人学视野构建“公民社会”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逻辑地成为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公民地位”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这句名言精辟地概括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农业大国中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农村改革面临困境和又一次契机之际,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农民问题,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农民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界所日益关注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弱势地位,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建、培育和发展能够代表和维护中国农民利益、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民组织。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岳麓版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涉及美国农民,很多学生对美国农民一词产生疑惑。他们以为美国农民和中国农民是同一概念,因此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政策理解有误。要想明确区分美国农民和中国农民二者之间的不同,给一个恰当的界定标准是必要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此土地的所有权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毛泽东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的继承与延伸,又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既和毛泽东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一脉相承,又是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江泽民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既是对老一辈思想家的继承又是对新时期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新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单伟 《华章》2011,(35)
中国农民形象在油画中的不断发展变化既受社会思潮变迁的影响,也受艺术思潮变迁的影响.中国油画中农民形象的变化深刻的反映了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现实.由于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艺术背景不同,表现农民形象的手法不同,各个阶段农民形象的面貌与特征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各个阶段绘画中的农民形象承载了不同的社会深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民素质的低下,就仅制约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进程,致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难以实现。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依靠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立足中国实际,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力求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充分展示了这位农民出身的领袖对于农民、农运、农村的深厚情结和非凡智慧,这也是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使之中国化的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五四以来,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大量描写农民生活的小说。这种现象,不但标志着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现代作家对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参与意识。这些作品,对于我们认识和反思中国的昨天、前天,探求中国农民的觉醒历程,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如何引导以农民占绝大部分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难题 ,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以农业合作化作为中国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切入点。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这期间有成功的经验 ,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空想的错误——人民公社。这些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 ,对今天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因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中国农民,曾经在美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是对我国农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