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三位艺术家,历史上常常把他们称为“三杰”。达·芬奇从小就擅长绘画,邻居们叫他小画家。14岁那年,达·芬奇到佛罗伦萨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从此,达·芬奇根据老师的要求,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样子去画。画了一年、两年,达·芬奇有点不安心了,他问老  相似文献   

2.
罗彦军 《早期教育》2007,(10):22-22
达·芬奇很小的时候,爸爸便送他去学艺。老师拿出一只鸡蛋叫他画。一连画了好几天,达·芬奇不耐烦了:“老师,为什么老是叫我画鸡蛋?我早就会画了呀!”老师拿出许多鸡蛋,一字排开,叫达·芬奇找出形状相同的鸡蛋来。达·芬奇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真奇怪,竟然没有找到一对!老师说:“即使同一只鸡蛋,角度不同,光线不同,看起来形状也会不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达·芬奇的父亲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时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正因为父亲的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投入到他喜爱的绘画中。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安徙生的父亲丹麦童话作家安徙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那里…  相似文献   

4.
若有人问,世界上最著名、最昂贵的绘画是什么,回答一定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画60年代曾到美国展出,仅保险金额就达1亿美元。 达·芬奇是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蒙娜丽莎》是他晚年创作的一幅肖像画。这是一幅尺  相似文献   

5.
人类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全才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1519年)勇于尝试任何人未曾做过的事,并从中探索出规律,加上超过任何人的勤奋,就会创造任何奇迹。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从小爱好绘画,14岁进入著名画家、雕塑家雏罗齐奥主持的艺术工场学习绘画。他遵循老师的教诲,照着一个鸡蛋写生,苦练基本功,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绘画技术。达·芬奇是人文主义者,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其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顶尖珍品。达·芬奇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  相似文献   

6.
词和句的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尤其要打好基础。如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我们来看白晶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达·芬奇开始画鸡蛋时是什么态度? 生: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达·芬奇为什么“不耐烦”了?在上下文中找一找,从哪里看出来“不耐烦”?〔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生:他认为画鸡蛋太简单了。 师:请注意,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读读书。(生读)  相似文献   

7.
画蛋与作文     
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达·芬奇孩提从师画鸡蛋的故事,至今仍给人启迪,令人寻味。达·芬奇的老师之所以让他反反复复地进行画蛋的练习,是因为纵然蛋蛋相似,却又蛋蛋不一,只有维妙维肖地画出各个鸡蛋的相似处与不同点,方能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绘画技巧,心领神会地掌握作画的一般规律。学画如此,习文亦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倘若就事论事般地一味凑篇数,赶任务,即便学生的习作写失败了,也总是一次作罢,既往不  相似文献   

8.
《学子》2004,(8)
“达·芬奇,这是怎么搞的?一天到晚溜溜达达往外跑!”米兰某修道院的副院长满肚子不高兴。他愤愤地跑到上司大公那里告了一状:达·芬奇在绘画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八成是在“磨洋工”呢!这件事发生在达·芬奇创作名画《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真是费尽了心血。画面要表现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其它人物都画好了,最后剩下犹大这个叛徒的形象久久难以下笔。怎样才能更深刻、更传神地刻画出犹大的卑污、奸诈呢?达·芬奇整天到米兰最肮脏的角落去寻找理想的“典型”,所以他不得不将工作一停再停。大公将达·芬奇和那位副…  相似文献   

9.
《画鸡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真”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的故事。课文中达·芬奇的老师说的话“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吗?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不一样。你要认真观察,认真练习,才能把鸡蛋画好”,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一、引导发现,做好铺垫学生对鸡蛋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并不见得对鸡蛋做过细致的观察。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里仔细观察鸡蛋,看看有什么发现。从中选取…  相似文献   

10.
真情告白     
孩子啊,我是你的老师。可是,我却不会教你认识“万有引力”,认识“相对论”……但是,当我握着你的小手,你弯弯曲曲地画出第一条线时,当你结结巴巴,口齿不清地念出第一首儿歌时,谁能说你不是未来的达·芬奇、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大画家达·芬奇说:“被称为心灵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鲁迅也曾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见,人物描写贵在  相似文献   

12.
画画     
我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喜欢和小伙伴一块儿做游戏,但最喜欢的还是学画画。我家客厅里、房间里到处都贴着我画的画儿,大人们都夸我是个小画家。那天,老师给我们讲了《画鸡蛋》的故事。老师告诉我们:学画画就要像达·芬奇那样,听老师的话,用心地画鸡蛋,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就能把画儿画好。晚上做完功课,我向妈妈要了两个鸡蛋,就像达·芬奇那样,专心地画呀、画呀,画了一个又一个,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得可有劲了……夜里,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梦见我和一个卷发的小男孩在一块儿画鸡蛋,那个小男孩就是达·芬奇。画画$江西省信丰…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做小学徒的时候,腼腆而缺乏自信,使才华深藏未露。他的老师是个很有名望的画家,年老多病,作画力不从心,要达芬奇替他画一幅未完的作品。 胆怯的达.芬奇害怕把老师的作品毁了,他根本不敢接受老师的任务。可老画家不理会这些,一定要他画。达.芬奇只得战战兢兢地拿起画笔去完成老师未画完的画。很快,他进入了忘我的境地,内心的艺术感受喷薄而出,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作品里。当老画家看到这幅画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把年轻的达.芬奇抱住:“有了你,我从此不用作画了。” 从此以后,达.芬奇找回了自信心,他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有教师的“训”,又要有学生的“练”。怎样“训”和“练”?让我们来看看刘秀云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说 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达·芬奇画画很好。师:老师刚才怎么说的?生2:老师说,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说说 知道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今天阿昭伯要给大家介绍的是500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乡村。他的童年非常不幸,因为他的父亲抛弃了他的母亲,因此,达·芬奇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但他却从神奇的大自然和引人入胜的知识宝库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他喜爱音乐和数学,更喜爱绘画和模型制作。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最有名的是油画《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相似文献   

16.
《画鸡蛋》(第三册)中“老师”对达·芬奇讲的四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用三步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步,出示两只鸡蛋比形状。首先,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只鸡蛋放在桌上,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提问:1、达·芬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达·芬奇为圣马利亚·德拉·格拉齐耶隐修院所画的大型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画中表现耶稣与十二门徒在耶洛撒冷城内楼上共进最后一餐,耶稣对门徒说,他们中间将有一人出卖他,十二门徒做了迥然不同的反映,有的惊异,有的愤怒,其中有一个手握钱袋,表露出秘密即将被发现的神情  相似文献   

18.
第五单元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讲读课文《画鸡蛋》记叙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时,练习画鸡蛋的事,说明苦练基本功是成才的必由之路。课  相似文献   

19.
拉斐尔·桑西(1483—152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杰出的画家和建筑师。他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1483年4月6日,拉斐尔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乌尔宾诺城,该城是当时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之一。父亲乔凡尼·桑西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宫廷画师,他也是拉斐尔的第一个绘画教师。拉斐尔自幼随父学画,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功底较扎实。然而拉斐尔的童年是不幸的,七岁丧母,十一岁时父亲又离开了人间。父亲的朋友著名画家维提(1469—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山上,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当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看到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吗?”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猜想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意大利人叫它为‘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