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亟待解决,新时期出台的“双减”政策是我国针对基础教育中多年存在的顽疾打出的一记重拳,“双减”政策的逻辑体现在回归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反对内卷化竞争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双减”政策在直指教育顽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一是教育公平面临压力,二是标本兼治尚待努力,三是政策落实有待加强,四是家长因对政策不解而形成新的焦虑。为顺利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应在战略层面做到保障公平性条件、促进教育公共性构建;在主体层面做到多方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推进政策落地;在制度层面做到认清“标”与“本”,实现“标”“本”兼治;在路径层面做到积极探索,为落实政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对症下药 标本兼治──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几点设想薛中国,杨秀莲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因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一“顽症”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站在能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操作,从社会支持系统到学校运作机制,从教育功能到课程结构,从校园生活到考试评价,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新洗牌”,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在新世纪里的“启蒙运动”,必将使基础教育产生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操作,从社会支持系统到学校运作机制,从教育功能到课程结构,从校园生活到考试评价,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新洗牌”,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在新世纪里的“启蒙运动”,必将使基础教育产生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负,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社会合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和切实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及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基础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笔者以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对于搞好我国的基础教育关系重大。一、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思想出发,转变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7.
李镇西 《教师博览》2002,(11):29-29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书名中的“沉疴”“危机”“批判”等词让我们感到令人难受甚至令人窒息的中国教育现状。但这又同时是一本绝对具有强烈心灵冲撞力的书。读者不一定同意书中的全部观点,但很难不被作者鞭辟入里的剖析和酣畅淋漓的抨击所震撼:从传统教育的贫困到当今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1月7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减轻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恶果。什么是学生的负担呢?学生的负担是学生为了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所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减负工作的开展。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表面看来,“双减”政策与新课标源头各异、互不相干,但就实质而论,它们却血脉相连、底部联通:“双减”政策是从教学系统底层开展全面减负,新课标则着力于从课程改革顶层实施减负提质,二者都站在义务教育全局全程的高度,致力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根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顽疾,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有序进行,新课程正一步步走向学校,走进课堂。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到“公民的素质教育”,从传统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这都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和转向。这一重大的转向,导致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等较以往都有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的顽疾,是阻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秋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我校于2006年9月启动了高中新课程增效减负行动研究,并于2008年3月将"用新课程的理念,创建增效减负模范学校"作为学校第二个3  相似文献   

12.
“减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难以绕开且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使基础教育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要实现“减负”,必须强势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概念的推出和实施,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在逐步统一。在实践过程中,其内涵在不断丰富,人们开始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角度对素质教育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其外延在不断扩大,由只是针对基础教育而发展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乃至国民教育;其意义也在加深,由只是用来纠正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发展到使人们认识到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9,(3):1-1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我国可谓由来已久,为人司空见惯。或者习以为常,或者无可奈何。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费尽心力,这一“负担”仍在一茬又一茬的中小学生身上故我依然。  相似文献   

15.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永远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一场影响全局的没有终点的教育变革,需要教育工作者去进行长期的探索。本文就此作一初步分析,以求教于学界。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必须进行“减负”,这样提问题的方式本身就设置了一个前提:现在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学习负担过重或内容过多,也就是说,着眼点在于“负担”的量而不是在“负担”的质。事实上,重要的恰恰是负担的性质与结构问题。认为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学习内容过多、作业量过大、学习任务过重。这只是学生负担过重的表象。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因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文艺界开天辟地的变化开始了。从此,“人民文艺”的鲜明旗帜豪迈地飘扬着,从延安到全中国,从昨天到今天。《讲话》本身,也被公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半个世纪来,人们没有忘记每年都纪念《讲话》,总是希望通过纪念获取新的教益和启迪。因为《讲话》不仅“帮助几代文艺家得到成长,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而且,“现在也还对我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确,《讲话》有着强烈、明晰的具体针对性,分析回答了当时的文艺界亟待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这是为“五四”以来文艺包括左翼文艺的弱点与新历史环境的矛盾所决定的,也是为那时激烈、严峻的民族斗争、阶级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确实,从“课改”到“改课”,生态文明建设也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语文课堂的生态文明,更对当下严重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讲述分析过度、学习实践活动不足和学生生命活力消解等沉疴顽疾,提出了必须予以相应的矫治要求.  相似文献   

18.
要刊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中国大陆正在开展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它面临着几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的重点学校甚至成为阻碍课程改革的势力;(二)教科书设计理念与技术落后,编审队伍  相似文献   

19.
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法律、文件及领导讲话可以发现,从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到其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从2002年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启动到200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从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外部监控到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内部监控,均彰显出政府从关注教育到关注课程的转变轨迹,更凸显了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的趋势。政府应拓宽视野,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出系统、完善、合理、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变为满足人们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带来了教育政策的变化——从注重“双基”到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在经过若干年规模扩大和经费短缺之后,终于迎来了注重提高质量和增加教育投入的历史机遇。然而,基础教育似乎正处于历史的岔路口,是“扩张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以现有学校为基础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生成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带来一派繁荣发展的气象,但是不是表面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