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但成年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中学生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负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创新能力外,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高岚  王玉娣 《教书育人》2000,(19):38-39
一、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而当代学生一部分高分低能,存在各种心理疾病,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心理素质是人的基础素质,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注意防治心理疾病,积极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调节能力,对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把个人的生活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从而在参加社会主义祖国的各项事业中客观评价自我,与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广大中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是,当代中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怕困难,抗挫折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独特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致于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感到茫然无措,无法承受。在中学生中因思想、学习等问题而自杀的例子还少吗?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凯 《辽宁教育》2003,(1):64-65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小学肩负着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要任务,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面向未来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社会将是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递快捷、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21世纪除了对人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外,更需要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应对挫折的承受力、强烈的竞争意识、与人共事的合作能力以及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能力等等,这无形中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现在的中小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在未来社会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走在发展的前面,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取多种类型的、开放的心理教育模式,解决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扰,优化他们的心理结…  相似文献   

7.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地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健康的心理素质必不可少.当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情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增强教育塑人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社会日新月异,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多变多元状态,对人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中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社会对学校教育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中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中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建华 《天津教育》2004,(10):34-35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未来世纪的残疾人很可能不再是肌体上有缺陷的人,而是那些心理素质低下者。现在的中小学学生,正是21世纪的主人,要想在未来世纪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进取心、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AQ(逆境商数,即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是跨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学校教育成果社会化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说,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是我们教育者共同的心愿,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给我以下三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压力逐渐加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如何使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要求;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三、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是改进和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苏华 《中学文科》2009,(3):133-133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然而,时下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生理提前成熟而心理却还十分幼稚。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其中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例为40%-50%。  相似文献   

14.
董辉 《学周刊C版》2011,(9):58-58
当今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知识、能力的需求达到了空前的状态,工作、生活日渐提速.竞争日渐激烈、残酷,这自然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来国际竞争又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而心理危机是人类自身最重大的挑战.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和疾病。一个人当然要身心统一.身体健康.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必然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向力 《教书育人》2001,(17):31-32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引导、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的稳定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当代中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全的问题,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震惊全国的“徐力弑母”案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当前,我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门性教育和咨询部门还很少或不健全,所以就有赖于广大教师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赵正铭 《教书育人》2000,(18):40-42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表明: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强健和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很多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学生也不例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还关系着未来国民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情商又称情感智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是认识、调控和激励自我情感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哈佛大学教授古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情商教育对当代中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竞争,更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尤其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社会中,首先要淘汰的不是知识及能力的欠缺者,而是心理不能适应的人。要为21世纪培养适应能力较强的人,首先要保证教育者的心理健康,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D心理健康量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习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本文分析研究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取合适的途径、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