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课程微观结构的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研究微观结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课程”的定义有多种 ,本文所指的课程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 ,包括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 ,也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课程领域 ,对于“结构”一词存在着不同的用法 ,通常是指在某一课程总体中各类课程的比例 ,比如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等。此外 ,课程结构也可以指课程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的呈现方式 ,比如一门课程是怎样从基本目标逐渐具体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显示 ,关于课程结构在微观层次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微观结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课程改革必然建立在对现行课程的评价基础之上,尤其是建立在对现行课程缺陷和不足的分析批评之上。在这一方面,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已达成了诸多共识,其中之一即是:现行课程中,缺少令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并且由此导致了学生发展上的一些缺撼。这个问题的存在,便与课程的微观结构有必然的联系。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组成的课程结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在课程改革从总体上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讨论这一问题的现实性更是毋庸置疑。由于教学计划主…  相似文献   

3.
体验:活动类课程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出发,探索与实施素质教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颁布,预示着我国中小学由单一学科课程一统天下时代的结束。“活动课程”第一次以国家课程的“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并与“学科”一起,成为新课程结构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揭开了我国活动课程研究的新篇章,并由此掀起了活动课程研究的“热潮”。从新的课程计划颁布实行以来,我国的活动课程研究形成了两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从新的课程计划实施的角度看,研究工作的组织具有明显的自…  相似文献   

4.
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在课程的设计与编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依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变革,变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因此,课程结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关键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课程,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从纵向上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形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古德莱德对课程的纵向分类,是在课程由理想状态“流”向实践,最终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过程中所截取的五个重要的“断面”,每个断面都是课程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将其连缀起来就变成了课程转换的链条。我们认为,对课程应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来理解。从静态的角度看,课程包括各种课程文件,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各种经验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指导课程活动的指南、蓝图和素材;从动态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6.
三级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框架与课程计划框架是分不开的,课程计划往往体现课程管理的理念。怎样建构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改革的一项任务。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构建一种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国家课程计划框架。三级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课程改革的对象本文所指改革的课程是现行的课程,是现行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从理论上讲,课程改革应该动大手术,应该把现行的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多样化的、具有弹性的课程结构,建立起以弹性和综合性为特征、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此,研究、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综合课程是一种课程…  相似文献   

8.
早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并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设置晨会(夕会)、班网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开设活动课程的时代意义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课程,一类是活动课程。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往往偏重于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在严格执行委颁课程计划,强化活动课程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仅就活动课程的目的任务、本质特征、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10年上海市启动了一次凝聚全市之力的课程改革攻坚战——"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以课程实践的方式,重点探索学校课程计划、学科建设、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这四方面面临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旨在改善学校现行的课程状况,指导并促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推行,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课程领导力建设,正是下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上海课程领  相似文献   

12.
王鉴  刘莹 《教育研究》2022,(10):106-117
课程计划遵循的是理性逻辑,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课程实施遵循的是实践逻辑,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减小课程落差的有效方式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忠实执行课程计划与教学实践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正视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完成从理性逻辑向实践逻辑的转换。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表现方式主要是教学活动以及为保障教学有效性开展的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一种以教学为主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精神生产和知识再生产的实践活动,又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存在与交往的生活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逻辑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和深化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教育部 2 0 0 0年 1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定稿 )》 ,在该课程计划中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设立“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研究性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现有基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现行课程方案(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的统称)是国家1980年开始组织制定的。1993年在全国正式实行。与8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相比,现行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政策等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而增设了活动类课程;在课程管理形式上变单一的国家课程为国家、地方两个管理层次;在学科类课程中,初中适当设置了选修课,一些学科改变了要求划一的状况,增加了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课程目标上,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小学与初中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分…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课程结构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出发,分析了课程结构中选修课程比例、非正式课程比例、课程国际化比例与课程层次比例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设计出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计划》,发挥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处理好活动课与学科课两类课程的关系。 关于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中,主要有了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并重说。这种观点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当前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充分肯定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二是主次说。这种观点认为,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活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以下简称《新课程计划》),对于高中课程做了较大的改革,现行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构成,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信息技术课首次作为正式的学科课程被列入了课程计划中,并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处于同等地位,同样采用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关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教育部已将这一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该课程的设置,对于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9.
对活动课程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1993年秋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课程计划构建了一个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义务教育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时代的结束,并朝着多样化课程并存及融合的方向转化。自新的课程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尚显粗浅,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构建活动课程的合理结构,形成活动课程的操作体系,探索学…  相似文献   

20.
课程研究论     
课程研究是教育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其任务是要从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双重角度出发,联系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学校课程的推广以及课程时间的分配等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课程研究理论认为,课程乃是把宏观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一种桥梁.从广义上说,它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亦即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则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科目.课程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尤其是有组织的教育制度的形成而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无论其教学内容、教学范围还是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