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文章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来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寻常小事,歌颂了执着的生命追求、顽强的生命意识和伟大的生命力。文章之所以显得境界高远,积极向上,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等的深层思索,它既是作者的生命宣言,也是作者自我独立性格及人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脉搏 《生命 生命》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文章之所以显得境界高远、积极向上,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层思索。杏林子忍着病痛写下了40多部著作,使自己的生命有了饱满厚重的质感,她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活着、充实地活着,让生命在奋斗进取中延长并闪耀光彩。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这篇课文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将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手中飞蛾求生的欲望"、"砖缝中香瓜子的生长"、"倾听自己的心跳"三件事例的细致描写,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和德义相处已久,能经常听到他关于文章的谈话。《生命的伦常》在尚未面世时,其中的许多篇章我已先睹为快了。近来抽空系统阅读,读到的不只是一部充满哲理光辉的专著,还仿佛欣赏到了一曲关于生命的颂歌,不得不谈谈自己的感想。表现“生命”的主旨《生命的伦常》(知识出版社,2005年9月版)是作者从过去七个年头里写作的有关“一分为三”理论研究论文里选撷而成的。书名定为“生命的伦常”,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比较和取舍之后确定的。他说:“生命的伦常,也就是生命所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是出自生命的内在必然性和生命所昭示的外…  相似文献   

6.
时光、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个热爱生命、有情趣、有思想的人来说,时光、生命的消逝总能引起他深沉、萧远的人生感慨。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之歌,作者在生命消逝的过程中,那颗驿动的心在美丽的徘徊,划出一道迷人的轨迹,留在了历史的星空。  相似文献   

7.
生命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更是不可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杰克·伦敦在他的《热爱生命》一书中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艰难求生,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本文从小说的情节和内涵两方面对作者展现出来的生命观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地阐释了生命的珍贵性,告诫读者在生命的旅途中,需要心怀希望,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并且在信念力量的推动下向着目标不断前行,如此方可使得人生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长河     
[简评]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强者的人生态度,读出了一颗鲜红的赤子之心。是啊,我们不正应该去直面生命中的鲜血和泪水吗?不是应该像作者那样去追逐生命长河里那“飞溅的浪花”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命生命》一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散文。文章记叙了小飞蛾在险境中奋力挣扎逃生、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不屈地生长、"我"静听自己心脏沉稳地跳动三个小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中生命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汇合道、儒等多家思想,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生命美学论.文章从形、神、气三位一体的美学建构,到人性虚静与性善说的贯通,再到德福间的矛盾对《淮南子》生命美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极力挣扎——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我”静听心跳,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文本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知识性、文学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将文本视为“例子”还是“引子”,文本都是所有活动立足的基础。武凤霞老师的《生命生命》,正是立足在紧扣文本展开细读的基础上,才建构起了学生心目中的生命大厦。武老师的这两节课,整体流程为这样的五大版块: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1.走近飞蛾2.走近香瓜子3.走近杏林子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五、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这五大版块,除了第四版块的“走进生命的林子”属于文本的拓展外,其他四块,都紧扣着文本来展开。特别是第二版块的第二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引领学生从“走近飞蛾”“走近香瓜子“”走近杏林子”三个角度细读文本,剖析文本内容,品味文本中的知识性因素和人文性因素。这种立足于文本而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导读形式,实际上是以文本为依托,建构起了由文本而走进作者、由作者而走进思想、由思想而走进生活、由生活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梯度阅读形式。二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师能够十分清晰地明了自...  相似文献   

13.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时因患“类风温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腿不能行走,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作者写本文旨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呼唤“生命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散步》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教学建议”均暗示作者写作的本意是要强调伦理、亲情。仅仅如此吗作者在谈到《散步》的写作契机时说,《散步》要抒发的是一种“生命的感慨”,思想感情载体的切入角度是“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爱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从作者上述的言论中可以明了,作者的写作本意不在关注生活,而是关注生命这一更为本质的事物。再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写的。文章第4段,先写南方初春的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最大的优点就在抓住材料中的“生命重于一切”,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将真实的生活化作无声的泉眼.在不经意间喷涌出来的是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中对“生命高于一切”的分析议论、叙述感悟.都是那么自然真实。语言老练.也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的语言,5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生命犹如夏花般的炫烂.秋叶般的静美”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美好,又如“和氏璧比不上它的圆润.黄金比不上它的光泽.钻石也比不上它的通彻纯洁.更比不上它的坚韧”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生命的贵重。整篇文章语言富有个性.富有形象感。  相似文献   

16.
张玮 《甘肃教育》2009,(18):44-44
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字、词、句的简单排列,而是作者生命意识的真挚流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我和德义相处已久,能经常听到他关于文章的谈话。《生命的伦常》在尚未面世时,其中的许多篇章我已先睹为快了。近来抽空系统阅读,读到的不只是一部充满哲理光辉的专著,还仿佛欣赏到了一曲关于生命的颂歌,不得不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命》一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散文。文章记叙了小飞蛾在险境中奋力挣扎逃生、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不屈地生长、“我”静听自己心脏沉稳地跳动三个小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鉴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本文时教师切忌分析讲解,而应把重点放在指导诵读上,以积累语言,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在教材解读中叩问生命的内涵 《生命生命》一文,作者主要是借用三个故事来书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林珊 《福建教育》2008,(5):31-33
《生命生命》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作品。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等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表达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生命,初步了解生命的价值,同时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