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按照矿质集料级配中粗集料能够形成骨架结构的原则提出了嵌挤骨架-密实型结构,同时采用大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次通过车辙试验、浸水大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疲劳试验对大粒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耐久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最后根据大粒径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修筑了全柔性的试验路,检测结果验证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空隙填充法进行抗车辙型密断级配KH-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各项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KH-25沥青混合料组集料含量较常规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增大,属于密断级配骨架密实结构,施工不离析,密实耐久性好,抗车辙能力强,是良好的沥青路面的中面层材料,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减少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的因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论证,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一些有效的工程措施,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横向干缩温缩裂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二灰碎石存在着较大的干缩系数、温缩系数,本文着重分析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缩裂原因及施工中减小缩裂程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组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控制材料的级配是搞好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的基本环节。若使用的集料不能满足级配的要求,那么施工方面即使花费很大的精力也很难达到弯沉、密实度等各项指标的要求。对于级配集料,主要应控制最大粒径5mm以下、0.5mm以下和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以及塑性指数和现场密实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未筛碎石和石屑相配和平级配碎石,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生产级配碎石的方法相比的利和弊;第一种方法虽然能保证很好的颗粒组成,但投资大,生产效率不得很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介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在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其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级配型基层包括由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集料铺筑成的基层和底基层。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本文对其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影响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的因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论证,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一些有效的工程措施,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横向干缩温缩裂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张新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67+196-267,196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离析现象,本文在分析了离线现象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从集料级配选择、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拌和及装车、运输与摊铺等施工中主要工艺环节探讨了控制混合料离析现象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从而达到避免工程病害发生的目的,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改性沥青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SBS改性沥青、填充料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形成的眼挤型密实结构混合料。其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下面就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一点肤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晋城环城高速公路路面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采用振动压实法与重型击实确定的最大干密度进行对比分析,施工现场采用振动压实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进行控制,与施工现场振动碾压工艺相吻合,不仅可以提供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强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混合料的水泥剂量,提高基层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建道路及改扩建公路工程对道路材料的性能要求日渐提升,同时也更加注重钢渣等材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采用规范试验方法对水泥稳定钢渣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确定的情况下,集料中粒径较大的骨料含量越多,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在级配确定的情况下,水泥掺量4.5%是较为经济高效的用量;水泥稳定钢渣级配碎石28d后性能指标增长速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3.
改性沥青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荆、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马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形成的眼挤型密实结构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SBS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改性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等加工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变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相似文献   

14.
霍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202-202
本文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规律增大;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剂量及压实度均成线性规律变化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it,缩写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来填充断级配的粗集料间隙而组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实式粗集料嵌挤型断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抗车辙、抗裂、抗滑、不透水及耐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ATB-30是一种骨架密实结构、抗车辙、抗车裂、水稳定较好的密集配沥青碎石。本文结合安新改扩建路面工程,介绍了在施工图设计时重点应考虑防反射裂纹能力、密水性能、抗裂性能兼顾抗车辙能力以及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下面层采用ATB-30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二灰碎石基层即为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一般也叫二灰结石或三渣基层。本文针对二灰碎石基层的集料最大粒径、级配及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压实度质量控制4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三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有关;二灰碎石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病害也随之出现,如干缩、温裂引起严重的裂缝,并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使路面的透水性随之加剧,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病害,本文就此谈谈无切缝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Stone Mastic Asphalt的缩写),是一种由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空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的优点,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做抗滑表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