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雷公藤多苷片制粒工艺研究。最佳的制粒工艺为将原物料粉碎80目,以5%糊精浆为粘合剂,采用一步制粒机制粒,雾化压力为0.2Mpa,药液供给喷雾速度为6kg/h。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一步制粒机制备板兰根颗粒。本实验对进液速度、浸膏相对密度、进风温度、进液物料温度、出风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工艺为将板兰根回收膏相对密度为1.08(60摄氏度测)加热至60摄氏度,流速为每分钟60毫升,进风温度105~115摄氏度,出风温度50~60摄氏度。该工艺具有制粒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大生产、生产工序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工艺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萃取过程最佳工艺:物料粉碎40目,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解析压力9MPa,解析温度60℃,萃取2.5h,CO2流量30L/h。萃取率为95.7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甾醇酯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乳化剂用量为0.5%,壁材用量为20%,壁材比为1:5,芯材/壁材为0.4是最优乳化液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均质压力50MPa、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60℃、喷雾压力160Kpa为最佳喷雾干燥法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分别对粘合剂、混合时间、粉碎目数行了考察,得到最佳的工艺为水为粘合剂,制软材的混合时间为5分钟,80目为原辅料粉碎目数。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均一度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均一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0)
考察微波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工艺中提取功率、提取时间、物料粉碎细度对迷迭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微波法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功率500W,微波提取时间40min,粉碎细度400目,精油收得率最大可到4.25%。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格列吡嗪胶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最佳工艺为将原辅料过40目筛,混合均匀,加入30%乙醇制成软材,采用18目制粒,干燥,过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填充。经过工艺改进,溶出度优于原有工艺。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研究了由单级旋流器、文氏管和离心喷嘴组成的雾化装置的喷雾特性.实验中测量了液雾的速度和直径,研究了液体流量、气流压降和旋流器的结构参数等对喷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雾从文氏管喷出后形成了一个锥形喷雾场,液雾的轴向速度成为双峰分布,实验的工况对旋流杯的雾化效果很大,喷嘴供水压力和气流压降的提高都能明显的改善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步制粒技术最早在化学工业上有所应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现已得到制药企业的广泛认同。本文介绍了一步制粒技术的关键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相对湿度、备合适的浸膏粉、粘合剂的选择、进风温度等因素对制粒都有着较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赛  蒋孟如  刘昌树 《大众科技》2021,23(6):27-29,7
为探究含乳即食粉沸腾造粒的最优工艺,选用Taguchi法进行参数优化,最佳造粒工艺条件为:总喷液量为17.99%,造粒段入风温度为99.91℃,喷液速度为40 mL/min,喷雾压力为1.6 kg/cm2,造粒段风门压力为0.85 kg/cm2,干燥段入风温度为94.4℃,干燥段风门压力为0.79 kg/cm2,干燥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制粒和压片的工艺参数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制粒法工艺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及在压片工序中对片剂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SF工艺)和干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GF工艺)分别制备QK片和FM片各三批,并对所制得的颗粒进行粒径分布、休止角、颗粒流动性、含量和效价测定及六个月的稳定性加速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就LGJ型干法制粒机的制粒工作在药品实际生产中影响压片效果的因素进行论述。结果:与湿法制粒工艺(SF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GF工艺)技术虽然在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方面相对不足,却可以明显提高某些热不稳定品种(如FM片)的稳定性。结论:影响干轧效果的因素是物料特性,压轮的转速,压轮的间隙送料系统及螺杆送料压力料筒座与压轮的侧间隙及密封,压轮表面的水冷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化淤止痛涂膜剂提取和成型工艺进行研究。药材粉碎为20目,用60%乙醇浸润20小时,以4~5ml/min速度渗滤,收集10倍量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摄氏度测),药膏-聚乙烯醇缩丁醛液-甘油比例为1∶6∶1。本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  相似文献   

13.
以漆树籽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研究溶剂类型、筛目数、温度和回流次数等对漆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是:用石油醚作溶剂,对漆籽粉碎过65目筛、水浴温度为50℃,萃取次数为6次,此时漆油萃取得率为19.99%。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螺杆挤出技术对黑加仑果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水分添加量、物料粒度、挤出温度、螺杆转速四个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添加量为40%,物料粒度为80目,挤出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160r/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24.87%,且各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水分添加量挤出温度物料粒度螺杆转速。  相似文献   

15.
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研究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板蓝根泡腾片原辅料的休止角都大于40,不适合直接粉末压片,采用干法制粒后可以直接将颗粒压片。通过考察轧轮压力、轧轮转速和浸膏粉含水量得到最佳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轧轮压为1.6MPa.转速为13r×min-1,浸膏粉含水量1.0%。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粒度40目,固定堆积密度为100克/罐,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10公斤/小时,时间2小时。本方法可靠、简单,可用于生产。本文对护肝片中五味子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有效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方法。方法:对于影响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交叉性的试验,探究在具体的生产中补集袋固定构造和方法、药液过滤对于生产的具体的影响。结果:通过探究具体的生产中补集袋固定构造和方法、药液过滤等等具体的方法对于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影响,科学的通过药液处理、增加固定架、更改补集袋固定构造方法,得出了有效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方法。结论:通过正交试验,科学的通过药液处理、增加固定架、更改补集袋固定构造方法,可以有效色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使的相关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优化制备工艺,值得在实际的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锡沸腾炉焙砂为原料,对奥斯麦特炉入炉物料的制粒效果,粘结剂品种,粘结剂用量,烘干时间对制粒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吨锡入炉物料需要40kg的聚乙烯醇粘结剂和154m L的水进行制粒,制粒后需要烘干2.5h可达到预期强度,在生产成本与入炉物料强度上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风选工艺是利用烟丝与杂物的悬浮速度不同来进行分离,其主要由风选箱体、风量调节机构、进料机构、进风机构、出杂机构等组成。物料在侧向进风的作用下先进行飘选,比重比较小的物料直接飘进风选箱体,比重比较大的物料向下坠落,进入出杂机构。在垂直进风的作用下进行浮选,杂物(焦片、梗签、锅巴等)的悬浮速度大于风速,由出杂斗处落下,而合格物料的悬浮速度小于风速,在垂直进风的作用下进入风选箱体,由出料机构进入下道工序,同时灰尘会经过转网进入除尘房。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决明子滴丸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药材粉碎目数、提取次数、加水倍数、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考查,确定了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和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加10倍水,每次1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