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16.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学内容研读课文3~7自然段。教学目标1.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话,研读3~7自然段,明白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的道理。2.培养学生根据角色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变换语气的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研读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明白遇事要多动脑筋、亲自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1.谈话: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2.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  相似文献   

2.
一、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上课前 ,我们应做好一切准备 ,渲染气氛 ,精心设计导语 ,拨动儿童心灵的琴弦 ,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浓厚的求知欲望。《小马过河》是一个童话故事。在揭示课题时 ,我对孩子们讲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句话 ,令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坐好 ,因为他们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我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自己设疑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 ,纷纷提问。“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过河遇到了哪些困难?”“小马有没有过河?”“它是怎么过河的?”……此时的小马早已成了孩子身边的好同…  相似文献   

3.
我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抓住“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 ,就会明白了”这个重点句子 ,让学生朗读品味 ,并有机拓展深化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它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 )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情。二、研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探究小马两次过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过去了 ,这中间是谁帮助了它…  相似文献   

4.
教学镜头一: 一位教师在上《小马过河》一课时,指导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小马和松鼠的对话: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不能过河,不然它会淹死。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这位教师要求学生这样来读小马的话:“水——很深吗?”以表示小马的吃惊。一位学生马上举手,对教师说:“老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运用简笔画的直观性,能有效地引导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可以说,“简笔画”是语言训练的“小助手”.小语六年制第三册中《小马过河》一课的主要情节是通过对话形式表达出来的,非常生动有趣,因此我运用简笔画对学生进行如下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小马过河》,应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结合课文特点,及课后“思考·练习”,我们认为,在教学《小马过河》时,应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活动中,培养其说话、理解语言及朗读,复述课文的能力。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作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和指导朗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文三册9课《小马过河》是篇童话,为儿童所喜爱。这篇童话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通俗。在课文里头,老马呀,小马呀,老牛哇,松鼠哇,跟人一样都会说话、会做事。教师要根据儿童爱幻想、好离奇的心理特点,运用童话拟人表现手法,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味来,理解词句,懂得故事说明的道理。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按音序字典和已掌握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自学课文。接着。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段读,启发思考;1.老马叫小马干什么?小马表现怎样?2.小马到了小河边为什么不敢过河?小马听到老牛和松鼠的话以后又怎么样?3.老马对小马说些什么?4.小马听老马的话后怎么样?学生回答问题,有助于清楚知道故事人物和情节,打好朗读的基础。教师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边板书:主角——老马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板书:小马过河)这是一匹活泼可爱的小马。(板书:小马的简笔画)这篇课文主要是讲谁干什么?生:主要写小马过河。师:(板书:河流的简笔画)(出示灯片①思考题: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2.小马过了河吗?)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听录音。(放配乐朗读录  相似文献   

9.
体验,就是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生活于角色的的生活中”,感受角色的感情,与文本产生共鸣。举个课例。《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情节用对话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接近儿童口语,适合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但其中也有难点,如小马回家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特别是“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这里有两处省略号,表示小马心里为难,说话断断续续,小学生很难读出那种难为情的语气来。一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难为情”就是不好意思,然后问学生:“你难为情过吗?”学生争着回答:…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必须加强语言训练。怎样使大班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认为应从讲清词意,发展口语,促进思维这三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做法是: 一、看练结合,讲清词意幼儿掌握词汇多少和对词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知识有限,理解力不强。因此在词汇训练中应采取看练结合的方法,让幼儿从实物、图片、演示、动作、表情等具体形象中去理解词的意思。这样做,幼儿理解快、记得牢,而且能提高思维能力。1.看练结合,讲清关键用词。如讲《小马过河》时,我用小马、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明确指出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 ,采用以读为主 ,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读中思意 ,从意中悟道。一、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 ,不减字 ,不读错 ,不重复。认识生字、新词 ,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教师范读。学生对教师的朗读 ,看得着 ,听得见 ,可以模仿学习。想一想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它的题目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清层次。1 .…  相似文献   

12.
饶冬婷 《云南教育》2001,(21):33-34
有人说,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学《小马过河》,我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目的,又把读作为理解、领悟和吸收课文内容的手段。《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房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我把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在读中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运用语言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本素质就难以准…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克服问答式的程式化的教学,再教《第一场雪》(第九册)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设问要利于课文思路的理清 《第一场雪》写的是某年“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的情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联想。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理解课题不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清课文思路,而且有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准确性的训练。 1.“ 一场雪”是什么意思?“第一场雪”呢? 2.“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3.根据课题,按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写? 然后要学生自学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并按顺序排列。 2.找出各时间中作者所叙述的内容,并按顺序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第三册中,有一篇题为《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开头是这样的: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整天跟着老马,从不离开一步。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  相似文献   

15.
抓“对话”导读《小马过河》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唐朝霞《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展现故事情书,语言接近儿童口语_教学时可抓住“对话”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地方.老师可以不讲,难读懂的地下,应注意声、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有很多故事、小品、课本剧和童话,这些内容往往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是笔者根据《小马过河》的故事改编的。【教学内容】小马过河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动物。小马(Littlehorse)就生活在这座大森林里。有一天,小鸽子(pi鄄geon)送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邀请Littlehorse参加小河对岸的动物运动会。Littlehorse来到了河边,水(water)哗哗地流着。Littlehorse看到了大黄牛先生(Mr.Buffalo),就问:“Mr.Buffalo,河里的water深(deep)吗?”Mr.Buffalo慢悠悠地说:“不,不深(No)。”Mr.Buffalo…  相似文献   

17.
课题 16.小马过河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课文3~7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罗德榜 《新教师》2023,(1):59-60
<正>统编教材在低年级很多篇童话课文中都编排了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学生讲好故事的重要载体。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为例,谈谈借助图画讲好故事的几点做法。一、借助插图,让学生在猜测中亲近童话《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一共有三幅插图,这三幅插图不仅色彩亮丽,而且动物的表情还很丰富,生动地再现了小马过河途中遇到老牛、松鼠以及自己尝试过河时的情景。笔者在揭示课题后,马上出示课本上的这三幅插图,引导学生聊天猜故事: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教师怎样指导才能使学生做到“理解”和“运用”呢?刘献翠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在指导朗读和理解词句上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她教学《小马过河》第四至六自然段的片断,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师:我找三个同学分别读四、五、六自然段,读书时要注意各个角色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20.
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碰到了老牛与小松鼠 ,老牛和小松鼠给小马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它跑回去问妈妈 ,妈妈说它没动脑筋。从哪儿可以看出小马没动脑筋呢?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为此我借助一个填空来帮助学生理解。1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 ,(立刻)跑到小河边 ,准备趟过去。2 小马听了松鼠的话 ,(连忙)收住脚步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通过填空 ,理解“立刻、连忙”的意思 ,它们都是表示速度快、时间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 ,让学生思考 ,在这两句话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马没动脑筋呢?学生从读中体会“立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