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李萍 《班主任之友》2009,(11):39-39
走上教师岗位纯属偶然,不是从小的愿望所归,也没有感天动地的誓言。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读了师范,毕业了当教师,再自然再普通不过了。  相似文献   

2.
师范高等专科中文系(科)学生毕业后,将走上初中或小学语文教学岗位(在小学可能还会从事其他教学工作)。现阶段中小学对师专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新教师一上岗就能成为骨干力量,甚至一个能抵两个用。至于“锻炼锻炼”。“培养培养”一类的话语几乎成为过去时或对新人不够满意的代名词了。加之当前教师这一工作倍受尊敬和重视及教育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3.
师范高等专科中文系(科)学生毕业后,将走上初中或小学语文教学岗位(在小学可能还会从事其他教学工作)。现阶段中小学对师专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新教师一上岗就能成为骨干力量,甚至一个能抵两个用。至于“锻炼锻炼”。“培养培养”一类的话语几乎成为过去时或对新人不够满意的代名词了。加之当前教师这一工作倍受尊敬和重视及教育市场的开放,非师范类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只要拿到教师资格证也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师专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形下,反思我们师专语文教学的模式就不难发现已经落伍! 首先从所…  相似文献   

4.
感悟淡泊     
1986年7月,不满十八岁的我师范毕业了。9月便有幸地走上初中讲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开始了人生旅途的真正起步。十八年以来,在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业务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既有全县十五所中学中考单科成绩一、二名的惊喜,也有“优秀青年教师”受州教委表彰的荣誉,还有业余刻苦  相似文献   

5.
自师范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以来,我已“转战”三所小学,送走三届毕业班,且接手的清一色都是“差班”。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愿意带“差班”,当我告诉他们我自己曾经也是差生时,他们惊愕不已。是的,他们难以把我这个读师范的才子——校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干部、十佳特长毕业生与“差生”两字联系在一起,但我的确曾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差生!  相似文献   

6.
两个一等奖     
"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从小我就知道当老师清贫,所以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没填师范的志愿.可是爸爸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偷偷将我的志愿改了.就这样,我初中毕业后读了三年师范,师范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在一所村小学校任教.学校就我一个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其他的教师都是民师转正的.学校待遇低、条件差,我根本没有心思教书,整天混日子过,好在乡下学校,只要你能够按时上课就没有谁说你什么了.  相似文献   

7.
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初中毕业时,我报考了师范。经过晓庄师范的三年学习,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让我感到荣幸和自豪的是,工作的第一个年头的9月10日,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教师节。因而,我对教师节有着别样的情愫。  相似文献   

8.
感悟淡泊     
王革强 《云南教育》2005,(29):44-45
1986年7月,不满十八岁的我师范毕业了。9月便有幸地走上初中讲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开始了人生旅途的真正起步。十八年以来,在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业务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既有全县十五所中学中考单科成绩一、二名的惊喜,也有“优秀青年教师”受州教委表彰的荣誉,还有业余刻苦进修获取“大学文凭”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初中毕业时,我报考了师范。经过晓庄师范的三年学习,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让我感到荣幸和自豪的是,工作的第一个年头的9月10日,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教师节。因而,我对教师节有着别样的情愫。一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对于我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这可谓是一个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0.
一路走来     
为了早点参加工作,好帮衬家里的生计,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读师范,于是不得不放弃继续上高中升大学的机会。中专三年,由于年龄小,不会为将来打算,在懵懂中虚度了过去,根本没有想到学习。之后毕业,参加工作,几个月下来,便感到力不从心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才后悔师范三年的不学无术。于今之计,只有亡羊补牢。在哪跌倒的就从那里爬起来,自学考试是最能学到东西的,因此我在工作半年后参加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6月,我从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今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供应处汤阴库学校。从走上讲台第一天起,我便以积极的心态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当想起家长和学生发自肺腑的期盼话语时,更让我辗转反侧,难以成寐,总觉得好像有一个声音始终提醒着我:“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拜师学“艺”成功的花朵从来都是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没有进入课堂以前,我以为自己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毕业,教好初中物理易如反掌。谁知第一次登上讲台,望着下面一双双渴求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史晓燕 《山东教育》2007,(7):112-113
1991年7月从乳山幼儿师范毕业,到现在已经整整16年了,在幼教岗位工作的这十多年里,我亲身体会到了幼儿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所包含的酸甜苦辣,我也曾彷徨、迷茫过,可最终还是无怨无悔地留在了这块芬芳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3.
初中毕业后,我按照父母的意愿读了师范中专。其实,我的兴趣是画画,可传统的父母却不认同我的兴趣,他们认为女孩子学艺术是不务正业,将来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读师范就不同了,出来当个老师,工作又稳定,还可以找个好对象。我拗不过父母,只得在师范中专苦熬了几年。师范毕业后,父母通过关系把我送到一所小学当老师。当我学校通知我去上班的那一天,父母因为我捧住了一个“金饭碗”而高兴极了。而我,一想到要一辈子站在讲台上,教那已经看了千遍万遍的书,就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学校安排我去教二年级的语文。那…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63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了一年民办教师后,又进入一年制师范班学习,毕业后教了两年小学,就抽调到初中教语文了。去年,由于教育调整,领导要我们教小学,我又愉快地回到小学工作岗位。刚回到小学时,有人议论我说:“准是中学踢出来的”,“保险教得不好,才下放到小学”。其实,我教过的初中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公社来说都是比较好的。公社还组织各校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语文教师观摩过我的课。我认为,调整部分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38年出生,当时日寇入侵,武汉沦陷。从事抗日工作的祖父给我取名“真危”,实为沉重,忧国忧民。在解放后不久的“反右”斗争中,有人说我的名字攻击现实,“用心险恶”。我只好把“危”改为“微”,也正好,这样更名副其实。读师范时,我理科成绩十分冒尖。走上讲台后,却一不小心跌进了语文的苑囿,竟然爱上了她,一恋就是半个世纪。我教过中小学语文,当过语文教研员,任过湖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岳阳市中语会理事长,被评过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几十年间,撰写、主编了50多种书册出版,写过400多篇短而浅的文字在报刊发表。至今退休数年,因为习惯与留…  相似文献   

16.
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36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教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难怪,36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我初中毕业以后,因母亲…  相似文献   

17.
“三昧”本是佛家修行的重要方法,拿来作为题目有两个原因:一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业务的“修行”走的是读书、研究和交流的路数,这在数量上恰恰是三个;二是我的家乡河南民权县是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庄周思想和佛教契合,以此为题可以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读书1988年师范毕业后,我自愿到乡里最偏僻的初中教语文。那个学校“,天高皇帝远”,领导极少检查,偶尔光顾一次给教师的感觉与其说是惶恐,倒不如说是惊喜——“有客自远方来”嘛!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度过了三年田园牧歌式的教书生活。教师们信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庄哲学,彼此间极…  相似文献   

18.
乐兵 《班主任》2006,(10):41-41
自师范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以来,我已"转战"三所小学,送走三届毕业班,且接手的清一色都是"差班".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愿意带"差班",当我告诉他们我自己曾经也是差生时,他们惊愕不已.是的,他们难以把我这个读师范的才子--校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干部、十佳特长毕业生与"差生"两字联系在一起,但我的确曾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差生!  相似文献   

19.
她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母亲凄凉地咽下最后一口气。贫困与过度地劳累使母亲终未能把儿子送进大学,便匆匆饮恨而去,留下一双儿女,一个无法支撑的破败的家。那年,她初中毕业,哥升学到高三。怎么生活啊! “小妹,哥退学供你读师范。”她怔怔地抬起脸,看见哥的眼  相似文献   

20.
掏句心里话     
我是一个体校毕业的中专生.前年毕业后,我放弃了到其他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走上了培育下一代的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