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以其深刻的思想政治内容和极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许多篇章脍炙人口。如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沁园春·雪》等。纵观毛泽东的三十九首古体诗词,不仅有众多佳作名篇,更有许多诗句成为我们今天所谓的“名言警句”,广为传颂。在此,笔者摘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注释,对学生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中学课本中一共选录了毛泽东同志的四首代表词作:初中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和《沁园春·雪》;高中有《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这四首词不仅高瞻远瞩,气势磅礴,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襟,而且在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抒写革命爱情的词作三首《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是毛泽东人格魅力和独特风格的诗化表现 ,堪称是革命爱情的史诗 ,为当今和后世的诗人和词家抒写这类诗词 ,创立了学习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5.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词以长沙为题,是抒写与长沙有关的经历。长沙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是有非常深厚而亲切的政治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感情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诗人毛泽东正是带着对于长沙亲切的政治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感情而故地重游的。当诗人伫立橘子洲头,眺望岳麓山枫叶秋红的背景,凭吊爱晚亭杜牧《山行》遗曲,目送滚滚北去的湘江水,举目仰观天空展翅的雄鹰,俯首察看碧水跃动的游鱼,感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竞争,涌发了“谁主沉浮”的感喟。一方面是故地重游,缅怀往昔不平凡的岁月,意在怀古;另一方面是追昔抚今,今昔对…  相似文献   

6.
注释,对学生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课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一、不该省去的注释1词语的出处如“百舸争流”中的“舸”,课本仅注为“大船”。“舸”为何是“大船”呢?查扬雄《方言》可知:“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这就比较明确了。毛泽东祖居湖南湘潭,词中所赋恰是湘江及湘江两岸之景,用“舸”自在情理之中。再如“鹰击长空”的“击”,课本无注。此出《汉书·五行志》:“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的“鲲鹏”,历来被当作反面形象来解释,本文借助史料证明毛泽东与“鲲鹏”为“物我一体”,并进而通过分析《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探讨毛泽东当年对“立三指示”的态度。此外还提出毛诗词研究有关创作缘由及词语意蕴的若干尚未解决的“微观”问题,以期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哲学·逻辑学斌淡具体概念的语词表达《墨辩》论类的本质和作用传统逻辑、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试论《周易》与现代科学对艺忭动静关系的一点思考淡谈编辑的哲学修养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看中国人的生命意识论实践标准的辩证性 美学·文艺学彭家煌论气敛神藏聚为渊潭简论现代“田园抒情小说流” 、“大学语文”课刍议“工业诗词”刨作美学漫笔从《沁园春·长沙》看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淮海词与故实谈《祷机闲评》的艺衣成就李杜并称、李杜优劣论探源文学内容与形式新议三题骈俪派创作的艺术价值及其艺术形式追求上的失误论《瑶沟人的梦…  相似文献   

9.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的早期作品。长期以来,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一原来一般认为,这首词“提出并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光辉思想”;树红同志曾在《教学与研究》著文说,这首词“既没有直接提出革命领导权  相似文献   

10.
公木、臧克家先生分别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中,关于《清平乐·六盘山》词的题解与事实有误。 一、公木主编,长春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九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119页《清平乐·六盘山》词题解:“六盘山……海拔3500米。1935年10月2日,红军由通渭城北上,6日越过平凉——固原大道,当日夜间又进入山区,把尾随追击的敌军甩掉。第二天,即10月7日,在山区青石嘴遇国民党东北军白风翔部骑兵,一战胜之,俘虏敌400余人,马400余匹,经宣传解释后,都加入了红军。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一鼓作气,于当天下午攻占了六盘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作家,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坚定自信、昂扬奋进。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高昂之中见低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中用到“干”和“万”的地方不下三十处,这使他的诗词意境更加开阔。例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13.
纵览已发表的全部毛泽东诗词,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印象,毛泽东品味世界、观察世界所取的绝大多数是俯视和鸟瞰的视角。无论从《沁园春·长沙》(1925)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念奴娇·昆仑》(1935)中的“阅尽人间春色”,到《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中的“又踏层峰望眼开”,还是从《七律·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创作的秋景词《沁园春·长沙》,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秋之歌。该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壮阔高远的深秋境界,引领读者去感受词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的豪情壮志,从而独步诗坛。《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长调,她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颇有创意,可见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中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拼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全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寒秋景物,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寒秋…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我应初一年级组各位语文老师之邀,上了一堂公开课,讲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例一:从新课的导入中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导入(师)——唐诗宋词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姑且不说“李、杜诗词万古传”,单说宋代的词就令人叫绝。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不仅会背,有的还会唱;辛弃疾的词《元夕》妙不可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现代伟人的词,他的词《沁园…  相似文献   

16.
现在能够见到的毛泽东诗词有60余首。在这些诗词里面,有一个字毛泽东用得很频繁,这就是“飞”字。据统计,有18首诗词中的19句用到了“飞”字。就这些“飞”字而言,毛泽东用得字字恰切传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沁园春·长沙》结尾句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学少年,朝气蓬勃,游泳击起的浪花,竟能够阻遏飞舟!这是怎样的一种豪迈啊!因为有了这个“飞”字,也就将这种豪迈衬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沁园春·雪》是大家广为熟悉的优秀作品之一。作曲家生茂、唐诃深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内在涵义,通过充满才华的艺术创作,使得这首艺术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被频繁使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大家都知道,演绎作品时对于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诗词《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在1936年2月创作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  相似文献   

18.
写景抒怀词,作为诗词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才子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在这些作品中,宋代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当代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更常为人们所提及,细细地品味分析这两首作品,还是颇有些意趣的。我们先列出原词: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课本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句中的"击水"注释为"游泳",我认为这不是妥当的,也是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击水"即"击楫".语出《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徒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一九二五年,正值内忧外患重重,北方军阔混战,广东的蒋介石企图纂夺革命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上有一首毛泽东同志的《水调歌头·游泳》,词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引自《论语·子罕》,完整的句子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寓意深远,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