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据幼儿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和风细雨的方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显性渗透和隐性渗透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在包括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逐渐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一、把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活动安排有其各自的特点,怎样才能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结合每一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有效渗透。1.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充分利用幼儿…  相似文献   

2.
王英 《成才之路》2021,(15):30-31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文章对幼儿园德育进行概述,探讨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在游戏中渗透德育,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家园合力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要以情感渗透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主,并将德育理念贯穿到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幼儿的德育素养。由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较为琐碎,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理念,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现就从德育理念在游戏、传统节日及一日生活等中的渗透入手,展开详细的描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自身的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4.
丁瑾 《学苑教育》2012,(17):80-80
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目的地把品德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实施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布置合理的环境把德育渗透进去,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并且抓住生活中的契机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家园密切联系提高德育教育。好的习惯只有坚持抓才能促进幼儿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应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把《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德育的培养目标 ,以和风细雨的方式 ,通过各种教育途径 ,在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育与发展、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与情感、行为培养等关系的基础上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有目的地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 ,逐渐转化为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真正达到身心…  相似文献   

6.
崔晓红 《学子》2015,(1):6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涉及发现幼儿情感和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在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加强德育大家都知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们本着“着眼点高,起点线低,注意渗透,培养感情”的原则,多途径选择德育内容,探索、创新出一条实施幼儿德育的新路,归纳了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幼儿德育品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国家的基本教育方针,将教育和保育进行有效结合,充分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育目标。而幼儿的德育品质培养基于幼儿园的教育息息相关,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连,家庭为幼儿德育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同时幼儿的德育培养与幼儿在日常家庭活动中的习惯紧密结合,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德育品质就需要将幼儿园和家庭进行有效配合,双管齐下,构建幼儿家园通过家园合作构建幼儿德育品质培育模式。本文基于幼儿德育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家园合作幼儿德育品质教育模式的实施理论,探索家园合作背景下的幼儿德育品质教育模式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幼儿德育品质培养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占据首位,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另一场所,幼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处处皆教育,都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环境,促使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与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德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关注本土文化的熏陶,善于通过特殊节日与重大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积极组织幼儿接受教育,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处北京远郊的顺义县于1991年8月建立县、片、乡三级教研网以后,依据《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结合本县各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如下教研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①以常识为主线,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③如何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④如何优化半日活动;⑤艺术教育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等。通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实施科学启蒙教育应当从幼儿的杀趣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注重系统的科学启蒙教育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相结合、注重培养具备科技素质的合格师资、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幼儿园可通过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创设区角、组织科技节、社会实践活动与科技环保活动等途径实施科学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4.
3~6岁是幼儿品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阶段。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深化学前教育工作基本要求,将德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遵循体验式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儿童本位,体验式教学强调习得性知识与能力发展之间的结合,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相互融合,保障良好的德育组织效果。本文主要探索了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分析德育现状,归纳了幼儿园德育内容抽象、方法单一、过程僵化的问题。基于此,从直观感受、实践参与、凸显主体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幼儿园体验式德育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文章通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总结幼儿品德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方法和手段,使品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行之有效,对幼儿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的品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如果家园社区步调一致,将会使品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探讨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家园、社区教育资源的途径,细致考虑贴近幼儿实际、贴近幼儿生活的德育内容,将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家园携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良好习惯,促进知行合一,以多种途径提高幼儿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宇红 《考试周刊》2014,(35):192-192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德育的介入点。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各种影响,家长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都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是他生活的重大转折,亦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契机。针对幼儿进餐的很多不良习惯,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主要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进行。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健康成  相似文献   

19.
一日活动既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依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小餐桌上渗透生活教育、在卫生间里渗透生活教育以及在运动场上渗透生活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渗透健康教育、卫生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生活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德育在幼儿园是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活动进行的,重点培养幼儿最基本的思想行为习惯。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为塑造性格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