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姓名:王熙凤 相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籍贯:金陵人 家庭关系:王夫人之内侄女,贾琏之妻 绰号:凤辣子 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Ⅲ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如果以花喻《红楼梦》中女子.那么王熙风可以称之为罂粟。因为罂粟很美很招摇,凤姐也很美,“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丹唇轻启,模样标致。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唯有王熙凤的那双眼眉叫人“过目难忘”。翻开高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凤姐的眼眉何其“怪异”?“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依常理说,漂亮的丹凤眼和丑恶的三角眼是相互排斥的;柔美的柳叶眉与凶悍的掉梢眉无论如何也难粘到一块。可这正是作者描写人物的非凡之处。他让读者透过这种表面的矛盾悖理,去逐渐领悟其骨子里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深刻全面地把握王熙凤两面三刀、虚伪阴险、谄上压下的丰富性格的鉴赏目的。 曹雪芹的这种打破常规、故置矛盾的描写手法,是谓“矛盾”辞格。由于它具有新颖别致、表达有力的特点,加之艺术家们对语言文字技巧的不断追求,使得这种修辞手法越发受到青睐并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这第一次出场中,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辣”。声音“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人乃是贾母所言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王熙凤。她的出场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在贾府中敢如此放肆的也只有王熙凤一人,其“辣”可见一斑。体态容貌“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社2006年6月第2版)43页有如下注释:丹风三角眼:眼角向上微翘,俗称丹凤眼。柳叶吊稍眉:形容眉梢斜飞入鬓的样子。 这里将“丹凤三角眼”解释为“眼角向上微翘”,也就是俗语中的丹凤眼。这样的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将“丹凤三角眼”等同于“丹凤眼”,抹去了它们的区别,无形中也就模糊了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不利于读者深入了解这部伟大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写人要写出个性,把人写活。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于漪老师曾打过个比方,说文章好比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要想把人物形象写得生动鲜活,离不开描写。下面谈谈描写:(1)外貌肖像描写展示人物外貌特征。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尤其要竭力刻画眼睛。鲁迅描写祥林嫂“眼睛间忽一轮,”曹雪芹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都是极好的范例。(2)语言描写揭示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一是要直接描写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6.
纵观王熙凤的一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她恰似“红楼梦”,成为作者写作意图的一个最佳缩影。就像作者欲通过《红楼梦》反映封建社会必然衰败的立意一样,小说写王熙凤也要反映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相似文献   

7.
“靓”这个词现在真的是很流行,无论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哇,好靓哦!”之类的话。但这里所说的“靓女”,并非真的“靓”,只因她叫张柳靓,大伙儿赶时髦,给她起了个小名:靓女。柳靓其实也挺靓,只是她的装扮太不靓。你瞧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平日里总是上身一件白T恤,下身一件牛仔裤。如果让她假扮男孩子,准会迷死一大批妙龄少女。  相似文献   

8.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典型人物之一 ,也是曹雪芹笔下最动人最成功而又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之一。这里仅就王熙凤出场的一个片断来谈谈曹雪芹塑造人物的艺术功力。在《红楼梦》第二回 ,贾母迎接疼爱的外孙女林黛玉到来后 ,王熙凤出场了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有人笑声 ,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就这么一句话 ,我们仿佛听见了来人那格格的笑声 ,无所顾忌的说话声 ;仿佛看见了来人满面堆笑的仪容 ,急急忙忙的步履 ,落落大方的风度。这来人便是王熙凤。看去王熙凤是多么随和而爽朗 ,又是多么热情、能言善道的一个人。下面 ,曹雪芹又具体…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里有两句尽人皆知的名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两句话很容易懂,又很不易懂。要用地道的北京话来形容它:“真够绕脖子的!”它既像顺口溜,又像绕口令,又四不像。《红楼梦》是由茫茫大士、空空道人一僧一道识辨出来的,所以谈论《红楼梦》...  相似文献   

10.
赞凤姐王熙凤是我所喜欢的《红楼梦》人物,她泼辣、精明、能干,人称“凤辣子”,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角色。王熙凤的泼辣与精明能干在她协理宁国府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下车伊始,她就理出五件棘手的大问题,一一对症下药,都是药到病除。一次,有一个家丁迟到,她毫不留情让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革了一月银米。从此宁国府众人都知道了“凤辣子”的厉害,再不敢偷奸耍滑,一个个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了。在王熙凤的主持下,一个乱哄哄的宁国府变得上上下下井井有条了。人们评《红楼梦》,对王熙凤多有垢病,尤其指责她的残忍与贪黩。比如…  相似文献   

11.
<正>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有人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也有人跟我说《红楼梦》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句话是王熙凤命运的写照。其中的“卿卿”是对王熙凤戏谑的称呼。王熙凤后来被丈夫休弃,一路哭着回到了金陵老家。曹雪芹及脂砚斋对王熙凤的才能是肯定的,对他的悲惨命运是同情的。把“卿卿”理解为贾琏,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讲话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母及邢夫人等人的对话说明在交际中往往“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更重要,更具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书名之寓意与秦可卿这个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可卿之名为贾府的秦氏与仙境的可卿的合称;秦氏(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与贾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可卿)所托之梦却“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16.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得最成功、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画廊乃至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因为作者赋于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把个凤姐写“活”了,所以使我们一接触《红楼梦》就觉得王熙凤既可爱又可憎,既可叹又可怜。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问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在各种版本中,仅仅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有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  相似文献   

18.
吴泓 《语文学习》2021,(1):29-35
红学家、北京大学张庆善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红楼梦》是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要读一读的书,或者说我们一辈子如果没有读《红楼梦》,如果不认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红楼梦》中的人物,如果不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1]如今,《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单元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把钥匙去打开这巍峨的“红楼之门”呢?  相似文献   

19.
<正>《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活跃、个性特征最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昆仑写的《王熙凤论》,也是《红楼梦人物论》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这样写道:"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  相似文献   

20.
<正>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精彩的人物之一。对于王熙凤,读者的感觉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用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的话说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凤姐应该说是最牵动读者神经的人物之一。凤姐美、辣、泼、毒、贪、才,几乎样样占尽,其复杂的程度古往今来的小说中似不多见。《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也算是血肉丰满的人物之一,但与凤姐相比,还是显得单薄扁平得多。所以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要为其专门写一部著作《论凤姐》,大有创立“凤学”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