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教育》2023,(12):29-32
<正>2020年起,六盘水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着力推动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9月,六盘水市印发了《六盘水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六盘水教工委发〔2021〕6号);2022年5月,六盘水市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管理的通知》(六盘水教通〔2022〕43号),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22,(19):4-5
<正>开篇语:近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明晰了方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原则,在课程方案上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在课程标准上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23,(3):12-14
<正>2023年2月2022年,青海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省教育事业呈现出稳中向好、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4.
<正>扎根乡村教育35年,挑战初中所有教学科目,重症手术后重新站上三尺讲台……他就是抚州市南城县上唐中学教师吴维平。2022年9月,吴维平当选抚州市首届“最美教师”。2022年10月,抚州市委宣传部、抚州市文明办发布2022年度“抚州好人”名单,吴维平当选敬业奉献类“抚州好人”。1987年7月,吴维平从南城师范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5.
朱军  王悦 《人民教育》2023,(20):71-73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强调“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是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学生只有在真实情境、现实空间、活动情境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素养和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是政治大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喜迎和学习党的二十大,成为2022年教育学术研究的主题主线。一、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16—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教育工作成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指出群众在教育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科技小院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进行了教指委换届。进入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扎根中国大地,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进冬 《江西教育》2023,(17):2+65-66
<正>3月28日下午,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认真总结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精心部署2023年教育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出席并代表委厅作工作报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主持。郭杰忠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育戏剧的概念厘清近几年,教育戏剧逐渐走进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科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正式将戏剧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对“教育戏剧”提出具体学业要求。教育戏剧,简称为DIE(Drama in Education),是一种将戏剧方法和元素融入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进阶,是源自美国的一个教育概念,从最早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描述逐步发展深化为描述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进程,可谓从诞生之初就自带评价基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从评价角度强调了语文学习的进阶性,提出“关注各个学段水平进阶”,“四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11.
<正>平遥县示范幼儿园建于1958年,是山西省示范幼儿园,承担着辐射引领全县幼儿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使命。2022年以来,我园充分依托自身资源,在实行集团化办园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开辟了引领辐射新路径。决策·起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园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手段。作为平遥学前教育的“老字号”“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郝紫欣 《林区教学》2023,(8):100-103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既是对劳动课程独特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劳动教育时代诉求的有力回应。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出发点,分析劳动教育的现实境遇,利用双减政策与新课标逻辑耦合的发展契机、学生本位与核心素养价值诉求下的未来挑战催生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从劳动内容、形式、资源、技术四个方面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综合化、多样化、开放化、智能化的“新”走向。针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实施起点上融入多元劳动教育活动设计、实施过程上诉诸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实施效果上强调多元评价机制的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为下一个百年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和目标,把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工作思路上有三个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说,在数学课程方面有一个反映比较集中的具体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标要求不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这一点上有了两方面的增强:一是在描述课程内容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教育相关部门在2022年出台了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对初中物理在内的各学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了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提出了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战略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牢记“国之大者”,善谋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握历史主动,担当教育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教育强市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教育篇章。  相似文献   

17.
刘国永 《江苏教育》2023,(34):11-13
<正>1935年8月28日,班华出生于安徽巢湖,195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留校后一直致力于德育、心育研究,2022年11月27日去世。虽然说生命的终结是自然规律,87岁在一般人心目中也已属高寿,但对于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我们总觉得他离开得太早,总希望他能在教育殿堂中为我们留下更多殷切教诲之声。班华一生从教,始终关注一线教育实践,一直坚持做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他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储备,他的思考总是贴近教育实践,朴素平实的文风对中国教育的现实有着最直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使学生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自觉尊法、守法。第五课内容对应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课程内容部分第四学段(7~9年级)法治教育学习主题“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0年5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在国家话语体系中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成为“强国”的核心驱动力,“教育强国”成为“教育大国”的高级演化。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命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构成与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0.
艾莉 《今日教育》2023,(5):22-25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细化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可见,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