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关于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可见,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是落实党和国家人才战略的重大举措与坚实基础。因此,聚焦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当下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彭素花  王洁 《上海教育》2023,(Z2):36-3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科技、教育、人才统筹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重视中小学阶段的早期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而课程无疑是创新素养培育落地最重要、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为下一个百年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和目标,把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林军 《中学物理》2024,(8):42-45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教育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重任.创新人才思维品质的内核是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引人深思.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教学为例,通过巧设一系列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开展真实性学习,践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意义重大。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对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强调。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对未来全面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基点在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引擎和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7.
邱璟 《考试周刊》2014,(49):121-1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灿烂辉煌的创新史。没有创新,人类不会进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的重要性,时代要求把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处在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重在培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强国崛起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当今全球竞争本质和未来发展关键的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必须始终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集中表达、专章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和更加精准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聚集合力扎实助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述,就如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了重要指示,就如何构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在中国建设世界顶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了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师范院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绵阳师范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展创新教育的师范院校,以师范生创新教育为办学特色。对此,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建立辐射式创新机构与组织,保障创新教育有序进行;开设层级式创新课程,实行创新教育与专业融合;举办多样化创新活动,训练师范生创新实践能力;开展帮扶式创新实践,锻炼师范生"引路"能力;开展针对性学术研究,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今后,绵阳师范学院还将在教学管理、教学制度、招生制度、师资队伍、培养经费、"卓越计划"实施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2023年12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3学术年会召开,年会以“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国际教育创新”为主题,对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特色发展、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特色高品质学校建设、外语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与全球胜任力培养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作为直接参与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的主体,在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主动投身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化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全面提高,扎实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胜任力教育,为着力构建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图景奠定基础,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健 《上海教育》2023,(Z2):139-140
<正>当前,社会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科技爆炸化、信息冗杂化等社会发展趋势,都对新时代人才创新素养的培养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对基础教育,尤其是衔接大学教育的高中阶段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2019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确定为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而且将之视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分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政策文本发现: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师德为先的"四有"好教师,关键路径是建立教师教育体系与专业制度体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则是有效的保障。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基础上,本文就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杨波  朱倩 《江西教育》2022,(42):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列专章进行了整体论述,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新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深层次把握,更加突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高校处在整个教育体系的顶端,  相似文献   

17.
孙昕 《中国教师》2024,(2):7-10
<正>教育期刊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平台。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这一伟大进程和发展框架中,包括《中国教师》在内的基础教育期刊,在推动基础教育理论创新、服务基础教育实践方面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中国教师》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北师大出版集团”)出版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期刊。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科技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政策,强调要加强信息科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深入了解我国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未来创新人才,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陈宏斌。本刊编辑:这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觉得这对于信息科技课程建设有什么指导意义?陈宏斌: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经济、娱乐等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但是现今大部分高等美术学院仍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教学方式,中国高等美术学院输出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远远落后于国际。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背景下,关于我国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一次集中检阅,结果表明应推动和引领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美育教师队伍。本文将分析现今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着重讨论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新型教育模式——主体式教育在高等美术院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战略地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为了改善教师职前教育所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偏窄、自我发展能力偏弱的现状,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基于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以美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