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2.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别人的文章,人类自从有了文字记载,就有了阅读活动。阅读是课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学生如何去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遵循阅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语文阅读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会读书,读好书。阅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这是有识之士在新课程实践中提出并经实践验证的有效课程理念。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还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阅读现状,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班级读书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中形成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并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班级读书会活动也促进了教师、家长及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敬良 《语文天地》2010,(12):137-138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阅读就是一个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而必不可少的途径。无论是在传统的“听、说、读、写”中,还是在新课程标准中,阅读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语文学科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的课程。当前要认真改进语文教学,克服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力求通过科学的途径,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以课外整本书阅读为基础,通过共读共写,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概括、分析、感悟能力。这是一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悟阅读乐趣的有效策略,也是推进快乐阅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邓素玲 《广西教育》2006,(7A):34-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阅读。下面就我在参加省级语文实验课题“以读为本,自主创新”活动中所进行的创新阅读的课堂操作,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至关重要,是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重要根基。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促进学生对文章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语气运用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极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能读、会读、爱读,边阅读边思考。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廖颖 《考试周刊》2014,(54):23-23
语文阅读教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师生应该是共思、共识、共享、共进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中,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至关重要。分清阅读层次,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阅读积累与沉淀和阅读思考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一、立体推进:"共读"与"漂读"相结合,辅导与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是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奉行“课堂小舞台,语文大世界”的大语文教学理念,结合学校“书香行动”,做好课本之外的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与书为友,以丰赡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基于实践,从“荐读好书”“诵读积累”“师生共读”“展示评价”四个方面实施任务驱动,阐述语文整本书阅读。走语文整本书阅读之路,将走向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学生语文素养将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目标是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用"不简单"的方式去做许多"简单"的事。参与这项实验后,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初步确定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海量阅读方案,内容上设四条线:课本阅读线、"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线、名著阅读线、报刊时文阅读线;形式上有四个共读板块: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教师与家长共读、教师全员共读。  相似文献   

17.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我校前任校长郑祖读积三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以读为主”的教学风格,被小学语文界称为“读式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读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赋予“读式教学”新的时代内涵,积极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的“读式课堂教学”和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评价体系,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读式教学”,促进了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语文课上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精美的课文酣畅淋漓地肢解分析,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语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全面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就必须屏弃以往的阅读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即大阅读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大阅读教学,以阅读为本,体现“因读而写,以写促读,读写双收”的原则,带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统考、会考、模拟考、高考的冲击,课外阅读可以说流于形式。学生的读只是一种盲目的、完成任务的读,是一种收益甚少的读。教学大纲强调“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语文课外阅读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灵活机动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它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与课堂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为此,我在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定向读和自由读结合。就目前学生阅读状况看,除了课本要…  相似文献   

20.
“跨界”阅读就是以跨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阅读、搜集、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多项阅读能力。跨时空之界,让阅读由“室内”跨向“室外”,由线下跨向线上。跨学科之界,让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由语文这一单一学科走向与他类学科的融合。跨身份之界,让阅读由“学生自读”跨向“师生共读”“亲子悦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