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学了做”与“做中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学了做”是通过教师的教达到学生的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做,它是把学生看成了解题的工具,放在完全被动的位置。而“做中学”是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探究问题,它是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了做”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做中学”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理解基本…  相似文献   

2.
金中 《四川教育》2001,(4):24-25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开展,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有了不少新的组织教学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但应该看到,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在教师中仍根深蒂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能是由教师所塑造的客体。因此,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讲正确、讲清楚、讲完整。显然,用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自然就唤不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根本无法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数”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估算教学、引导动手实践、注重问题探究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黎平 《广西教育》2016,(5):83+90
“助学”理念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以导启学,以练促学”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助学”理念,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感悟。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恰当地点拨和引导学生,避免越俎代庖。“助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既要保证教学进度的有序前行,  相似文献   

5.
结合APOS理论对“实数”知识进行教学设计,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悟:情境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引导,培养学生思维;注重数学表达,促进学生交流.旨在提高教师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感悟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为摆脱目前师生重“教”轻“学”、重“练”轻“悟”的数学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对数学价值的深层次认识,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学生数学价值感悟的培养应重视3个层面:(1)感悟数学科学价值;(2)感悟数学应用价值;(3)感悟数学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总评】本节课教学,教师能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了学数学、用数学的需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欣赏者,因而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徜徉于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感悟真知,在发现中体验快乐,在交流中学会合作,体会数学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教和学真正地活起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卢理敬 《考试周刊》2013,(69):49-50
数学有效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体验,强调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探索“新”规律、发现“新”现象.本文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理念,旨在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为数学教学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教师与学生需改变传统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坚持趣味性、科学性、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一是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设置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二是教与学全程融合评价,促进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三是注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合理设计单元学习内容;四是注重学习思想有效转化,深化学生单元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单元整体学习,可有效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余义柏 《广西教育》2005,(6A):39-40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感悟,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竞 《广西教育》2013,(22):23-23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基础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有以下感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一个“用”字,牢牢抓住“运用语言”这条主线,贯彻“即学即用”的教学原则。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感知和运用英语的机会,促使其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方法促使学生在“用”中“学”,以“用”促“学”。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身感受与个体学习,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和体验,并亲 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捕捉知识、探索知识。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身感受与个体学习,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和体验,并亲 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捕捉知识、探索知识。  相似文献   

15.
曹勇兵 《数学教学研究》2007,(1):F0002-F0002,3,4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仍然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邵小平 《考试周刊》2010,(20):90-9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注重完善、提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手段,真正把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读书”这个词,对于中学生,在有些地方似乎已异化为听教师“讲书”。作为数学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之一的数学教材的地位,往往不受重视。在中数界呼吁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变“学会”为“会学”的今天,还学生“读书”的权力,多让学生读书,使学生形成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抓住一个“真”字,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学生提问的困境及其教 学对策”的数学教研活动个案,我提炼出了三个主要开展策略真问题是撬动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原动力,真实践是推 动教学研究融入日常教学的切入点,真研讨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跳板.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还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知识、运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成为储存知识的“记忆仓库”。教师在课堂上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下面我为实施创新思维教学中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强调把教学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天性,注重学生的发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模具专业外语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学”来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体验性、互助式活动中获得知识、感悟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