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最短邻近指数、重心模型、核密度强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分析。研究结果:(1)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规模结构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在空间格局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呈现出东西多、中部与东北部少和南北多与西北、西南部少的态势;在空间重心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重心与我国的空间重心、经济重心相切合;在空间集聚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在国内区域内呈现集聚的态势,空间核密度高峰值主要集聚在安徽西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区,其他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较为稀松。(2)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人口数量、区县数量、GDP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学校数量、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冰雪运动逐步成为校园体育发展的新方向,分析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推进学校及相关部门遴选与建设冰雪特色学校整体进程。方法:基于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空间地理分析等方法,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2020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1026个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1)中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特色学校呈集聚、不均衡分布,多集中在黑龙江、吉林等北部地区,形成“北密南疏”的分布格局。(2)显示出以河南、北京、吉林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扩散的冰雪特色学校分布结构。(3)空间分布密度不均匀,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4)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冷热分区明显。(5)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特色学校遴选地多为经济发达、气候寒冷、政策支持、冰雪文化盛行的地区。受人口流动、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人口规模在冰雪特色学校空间分布上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结果表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贵州省校园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开展足球特色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师资培训和竞赛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新形势下,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校园足球在我省的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阻碍,本文着重对贵州省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省校园足球运动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区,具有贵州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校园足球进入深化改革初期,我国足球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如何,哪些人群在关注,什么因素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关注度,这些都应是在本时期研究的内容。利用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平台,基于我国校园足球的现状,从定量角度,分析我国校园足球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基本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2015年出现最高峰;校园足球的关注度与各省市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等因素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全国31个省市区对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出现三级“阶梯”状分布。建议:各省市区应出台校园足球配套政策,保障校园足球的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大力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引导校园足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3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为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但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发展方向性,通过最近邻指数分析得到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且聚集程度在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呈逐渐增强趋势;(2)运用不平衡指数和基尼系数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布的不均衡性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且不均衡程度在区域、省级和市级不同尺度的响应不同,尤以市级尺度上最为明显;(3)通过核密度分析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分布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形成了以京津冀、上海-南京以及武汉地区为核心的3个高密度区域,而西部地区整体的分布密度都非常低。该研究通过全面认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时空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过程,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20,(5):452-457
探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的教育因素影响研究,为校园足球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以教育资源理论为基础,梳理总结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与教育因素关联性,结果表明:对湖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普通小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准优特征对象为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符合教育部布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小学为重心的实情。并提出:"多方力量参与、充足经费"促校园足球快速发展;"增师资、优布局"促校园足球健康发展;提升足球氛围,"校园与校外"足球共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武术散打人才资源的时空演化对打破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困境、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法探析我国武术散打冠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1)从空间格局看,我国武术散打冠军呈“东、中多,西、东北少”“北多南少”格局;豫鲁皖苏浙五省冠军最多,豫鲁皖苏4省交界的淮海地区有明显集聚特征;2)从时间演化看,东部冠军数量波动下降,中部逐年上升,西部近年略有增长,东北保持现状,锦标赛、冠军赛金牌总数从17上升至19个,全运会金牌总数从7降至5个;从空间演化看,冠军输出省份整体向西南方向迁移,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3)从影响因素看,经济与人口因素奠定冠军的总体分布格局,自然因素重塑着冠军分布格局,政策与文化因素对冠军格局变化有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竞技体育项目人才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人才资源的绝对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且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之和.我国东、中、西部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三大球、三大项、潜优势项目和非奥运会项目人才资源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现象非常鲜明,均表现为东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人才资源实力强于中、西部,但中部地区竞技体育冰雪项目人才资源则明显强于东、西部.广东省竞技体育项目人才资源状况综合评价得分最高87.20分,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9.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正逐年增加,校园足球活动也如火如荼,校园足球理应从娃娃时期抓起。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初中生各项体能指标相对低,正处于身体发育初级阶段,在此时期进行校园足球活动,假如体能储备不足,长时间和长期进行校园足球活动容易疲劳甚至增加意外事故发生概率。在实际的初中校园足球活动中,初中生对于足球的热情很高,但是初中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足球活动习惯,足球学习尚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并没有完全掌握足球技能,所以需要体能的支持,充沛的体能是学生足球学习和活动的先决条件。本文从体能训练的内涵着手,进而探析缘何进行体能训练,最后对体能训练具体实践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与场地不足,教练员短缺,水平不高,家长不重视,校园足球的实施形式,校园足球与应试教育的冲突等问题,提出:完善竞赛与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练员的培训质量与培养数量,调整足球特色学校的升学体制,提高校园足球在家长和学校中的认可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培养体系的集聚、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校园足球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一条龙"培养体系,在体系的布局结构上、地域分布上、资源上、技术支撑上、各项工作的衔接上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集聚、辐射效应体现在:"大金字塔"式整体布局结构以及"1-2-4-8"单元布局结构的构建;校园足球地域"拓荒"初步完成;布点大中小学之间在师资、场地设施、人才资源上的互动共享;布点大中小学之间利用专业技术力量支撑开发教材、指导活动;将大中小学校园足球系列活动进行衔接,建立"一条龙"活动体系以及人才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21,(4):59-61
以2017-2019年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0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战略管理学、教育学角度研究:现阶段校园足球存在的异化和弊端,提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目标和全方位的覆盖内容,实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史传玲 《新体育》2022,(22):63-65
校园足球已开展多年,全国各地的足球特色学校遍地开花,可校园足球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足球课,但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足球课堂教学着手,探寻出提升足球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希望对校园足球的课堂教学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校园足球》2021,(1):20-23
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多措并举,以足球为抓手、以竞赛为载体,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创建了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了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巩固了...  相似文献   

15.
1994—2013年是中国足球经历职业化发展的20年,职业足球俱乐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城市文化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文地理学视 角出发,利用数理统计、空间集聚模型和时空轨迹演化等方法,对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格局和演化历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中 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城市分布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总体不均衡和局部集聚特征。总体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分布差异大,东部沿海城 市的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分布约占总数的74.8%,局部集聚主要表现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是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分布所在,累计占总数的77.6%, 个别年份甚至在辽宁、广东、上海等省区出现块状集聚。(2)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中国城市的分布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除了区域内的整合重组 之外,还有区域外的迁移。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北方城市的分布数量、稳定性和连续性均优于南方城市。(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单 赛季普遍存在单个城市集聚的现象,但在20年间总体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离散状态。其在城市间的空间扩散现象主要发生在甲A时期,并止于2007 年,未来新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和新的城市发展足球文化产业将会面临更大阻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21年长三角体育企业数据,采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核密度估计、丰度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市域尺度的体育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布局发展策略。研究发现:1)地理集中度指数取值范围显示整体上长三角体育产业呈现出较为分散的分布状态,“两主核四次核多带多点”的核密度格局正在形成。2)长三角地区的H-H集聚地区数量增多且集中在长三角的东部地区,L-L型数量减少且集中在长三角的西北部地区。3)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营造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塑造长三角体育产业品牌特色化发展;举偏补弊、增补数量,建造长三角体育产业格局均衡化发展;精益求精、注重质量,打造长三角体育产业卓越优质化发展;日臻完善、优化分类,创造长三角体育产业多元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磊 《体育科研》2020,(5):25-31
目的: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以地理加权回归,细化分析区域内不同城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1)长三角城市群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东部呈高-高集聚,西部呈低-低集聚,且集聚程度不断降低,产业集聚呈向中部转移的态势;(2)资本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产生影响的程度逐渐降低,而劳动力、研发经费支出(RD)逐渐上升;(3)FDI与资本投入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的作用明显,而劳动力与RD对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作用明显。建议:(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合理分工;(2)科学规划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体育用品规上制造业的区位熵及产值份额变化量来识别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移,通过标准差椭圆结果分析其转移的方向、路径与距离,同时运用逻辑模型对短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2000—2015年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东部地区具有绝对集聚优势,但通过产业转移,一些中西部省份如江西、湖南等开始跻身优势区域;(2)在转移数量上,上海、福建转出量最大,中部地区江西、湖南和安徽转入量最大,西部地区四川、广西转入最大,东部地区如山东也存在产业转入;(3)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空间上呈“北(偏东)—南(偏西)”的分布格局,并呈现“北偏西-西偏南-南偏西”垂直翻转的“√”型转移的趋势;(4)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经济支撑是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入的主要因素;人力成本越高、地方政府税收越高则会降低产业转入的概率,其中人力资源与地方政府政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一、背景简介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现有44个班级,近1800名学生。学校秉承"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把少儿足球确定为学校特色教育项目,以足球为载体,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要求人人有足球,人人会踢球。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二、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内容设计与实施学校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新课改和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多方面、多层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6):93-94
<正>历经3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遴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学校迄今为止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荣誉。在全校师生为之欢欣鼓舞、津津乐道之际,体育教师的压力与纠结也随之而至。我校是一所区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每年要承担全区7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