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俄语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性、数等形式上协调一致.但有时,主语和谓语之间,在语法属性上,并不完全保持一致,有些谓语的形式只是约定俗成的.本文拟就名词作主语、代词作主语,数词作主语、动词作主语、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简缩词作主语、不变格的表示地理名称的专有名词作主语以及各类词组作主语时,谓语与之协调一致的一些特殊情况作论述.  相似文献   

2.
动词不定式——不可以充当句中谓语的动词,即非谓语动词。其标志(todo)。它们不受主语限制,无时态语与语态变化,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一、作主语,往往用it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主语动词不  相似文献   

3.
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学会用动词不定式。学习动词不定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掌握动词不定式的作用及一般用法动词不定式可起名词或代词的作用,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也可起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在句中作定语、状语和补足语等。(一)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动词不定式可位于谓语动词之前,直接作主语,作主语用的动词不定式可用形式主语it替代,置于句首,而将作真正主语的动词不定式置于句尾。例如:To attend this m eeting is very necessary.(=It is very necessaryto attend this m eeting.)出席这次会议很有必要。To w ork w ith her is…  相似文献   

4.
句子的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必须保持一致,通常是:主语是复语意义,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主语是单数意义,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这一语法规则称为主谓语一致。一般来说,主谓一致要遵循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一致三个原则。一、语法一致原则1.当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性从句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例如:①To study English well is not easy.②Reading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yes.③What he said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但是,当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性从句作主语表示复数意义(尤其是后面有复数表语)时,谓语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里,谓词或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句子叫谓词性主语句。谓词指的是动词和形容词,它们在作主语时语法功能相同,可以合起来看成是与名词主语相对立的另一类主语——谓词主语。谓词性词组主要包括动宾词组、补充词组、以“状语+中心语”构成的偏正词组和由谓词性成分构成的联合词组等。下面是各种类型的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沈新同 《中学教学参考》2010,(13):F0003-F0003
名词性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名词性作用的从句叫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所以名词性从句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相似文献   

7.
陈慧 《高中生之友》2014,(Z1):63-66
正词与词、句与句在内容、形式、结构和功能等诸方面保持一致称之为一致关系,主要包括:一、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数的一致。包括:1.意义一致由主语表达的意义确定谓语动词的单复数.不受主语形式的影响,尤其是集体名词以及以-s结尾的名词作主语。【例1】A poet and artist____coming to speak to us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omorrow afternoon.A.is B.are C.was D.were解析:A。主语虽由并列连词连接但表示的意义却是单数,谓语动词单复数不可视主语的构成形式而定。2.语法一致由主语语法形式决定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即主语为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动名词就是由动词转变而来的一种非谓语形式,其形式与动词现在分词一样, 但用法不同。动名词在句中常作主语和某些动词、介词和动词短语的宾语。例如: Getting up early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早起有益于你的身体健康。(作主语) Do you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你喜欢  相似文献   

9.
动词不定式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语法内容,也是大家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动词不定式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以及宾语补足语和主语补足语。下面笔者将其常见考点作一归纳:一、不定式在句中经常充当的成分1.不定式作主语如果作主语的不定式太长,则常用it作形式主语,再将充当真正主语的不定式后置。例如:(2001上海,33)In fact is a hard job for the police to keeporder in an im portantfootballm atch.A.this B.that C.there D.it解析:答案为D。it是形式主语,代替作真正主语的不定式“to…  相似文献   

10.
正一、非谓语动词的含义非谓语动词(the non-finite verbs)指的是不单独用作谓语,而在句中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动词形式。它形式多样,有主动式、被动式、否定式和复合结构。它词性灵活,具有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特征。传统英语语法中非谓语动词的形式有3种,即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  相似文献   

11.
在CCL语料库中检索"V不V"结构,借助黄廖本《现代汉语》8大类动词分类,对检索到的语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有7大类动词的单个动词形式可进入"V不V"结构中,其分布很不均衡;有6类动词性词组可进入该结构并存在形式上的变化;表示判断的动词在"V不V"结构中的分布最广,其次是表示能愿的动词,两者共占该结构总数的约4/5。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联系思维和存在的桥梁,语言棱镜的不同侧面折射出不同语言的存在样式。存在问题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一个共同的重要问题。而存在句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句式之一。汉韩存在句之异同为:汉韩都有表示存在意义的动词,都可以通过存在主体与存在场所在句中位置的不同来表现句子语义的不同;但汉韩在表示存在意义的动词数量、语法格式与语义特点等方面存有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存在动词时主要有两类偏误:漏用和误用。漏用存在动词的原因属于系统性错误,常伴有母语干扰的因素;误用存在动词的原因主要是没掌握好汉语存在动词的结构格式、存在主体有定无定意义差别及其与存在动词的共现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语以自他动词接辞形态转换的形式区分路径要素相同的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这种接辞形态转换可以划分为他动化、非他动化及中立化三种类型。自移与致移的形态标记在语义上表现出自移动词具有较高的“意志性”;致移动词具有较高的“受影响性”。在路径要素的编码方式上自移动词既有完全融入型编码,也会有不完全融入型编码;而致移动词则较多呈现出完全融入型的编码方式。考察不同位移事件类型中同一路径要素编码方式的差异性,可以为我们以形态标记的有标性探讨位移事件的语言类型学特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文章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核心语义成分决定这些动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成分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笑”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这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动作 方式 (情态) 原因(目的)”,但具体词语的词化模式存在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动词在表达可能之义时,除了少数固有可能动词外,更多地是意志性动词的变化形式。两者之问在具体使用方面,存在着细微的语法差异。尤其是后者在句子结构中,还表现出“カ” 与 “ を ”的差异。此外,其它可能表达形式的存在,说明在表达可能之义方面,日语动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我们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发现了动量词、名量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之间的组配存在着一种不完整的关联标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对“V 数词(一) 动量词 N”结构作出细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谓词性主宾语句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当时能够用作主宾语的限于动词,形容词的这一用法出现得相对较晚。先秦时期谓词性主宾语句已基本定型,现代汉语谓词性主宾语句中的判断词“是”、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大部分终始动词在先秦汉语中都没有出现。据粗略考察,在谓词性主宾语句中,“是”出现于汉末,但唐宋时它才被大量使用,主要的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终始动词一直到晚清、民国时才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9.
情态动词是话语中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一种情态可以由不同的情态动词来表达,同时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情态动词can既可以在命题情态中对命题的真假作出否定判断,又可以在事件情态中出现,表达和责任、义务或许可有关的情态或表示来自个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皖北方言的"很+VP","VP"的范围远比普通话要大,动作动词可以自由地受"很"修饰。导致差异的主因在于皖北方言"很+VP"中的"很"有不同来源,修饰动作动词的"很"源于元代虚化的"狠",与普通话用法相同的"很"是明清以来程度副词"很"的历史延续。历时考察表明,"很"与"狠"的分工基本形成,但是原始意义的"滞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现代汉语"很+VP"中程度副词"很"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