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越来越关注个性化教学。作业是教师经常布置给学生的一种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途径。通过有效的作业布置能够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但是当前作业布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作业量大,形式单一,作业量分布不均,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无法达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将作业进行分层,注重个性化教学,防止学生对作业产生反感。高中数学学生的学习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作业的分层布置,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浅谈物理作业的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志勇 《时代教育》2010,(6):197-19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缓,布置好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物理学科也离不开作业.作为教师要在作业量、作业难易、作业形式等下功夫,切实地让布置作业成为一个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途径,提高布置作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一、现行作业存在的弊端1.单向反馈,忽视作业的整体效果。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强调教学成果的反馈,布置的作业一般体现为课堂知识的简单应用,一些教师甚至过分提倡题海战术,通过追求作业量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带有主观的取向性,没有注重学生的主观愿望,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2.注重批评意识,忽视全局观念。教师按照传统教学观念去布置作业,因为作业量大,所以批改作业的任务相当繁重。教师长期、反复地批改形式单一、内容不断重复的作业,难免会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整个教学流程的管理。对于教学流程的管理。不少学校、不少教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对学生平时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却有所疏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不少学校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不够重视,对作业的检查仅仅停留在作业的次数和作业量上。做得稍好的要求学生将错题收集成集,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同时也便于学生自己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这种做法愿望是好的,但更多还是留于形式。不同科目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也…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经常、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三大内容(备课、上课、作业)之一。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存在着一繁、二虚、三低效的弊端.一繁,指作业量大,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的作业设置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统一、形式统一、要求统一,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老师减少作业量和作文、日记的书写量。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模式表现出单调、老旧、量多的现状,这与教学新理念背道而驰。机械重复的写作业的过程,压抑了学生的思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的作业量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如何布置作业以及如何进行作业评价成为新教育模式下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必由之路,更是学生提升数学素养的平台。 笔者曾经做过问卷调查,高中学生无不清楚数学作业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业与成绩的关系。但学生普遍认为,目前的高中数学作业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作业量的控制、题目难易度的把握,是他们意见最多的三个方面。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对待学生的作业,这是学生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范文艳 《成才之路》2014,(35):77-77
面对传统教学中物理作业量多而无效的教学现象,教师必须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作业习题,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的作业有效,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还要有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拓展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把握学情、调整教学进度的依据。基于“双减”政策,教师要合理把控作业量、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作业评价要具有激励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减轻初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频频颁布“减负令”,但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很重。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1)学校虽然限定了学生的总作业量,但没有限定各学科的作业量。教师为了提高本学科的成绩,总是倾向于给学生多布置作业,结果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2)一些学  相似文献   

11.
对其校师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数学作业依然存在过量的情况,12.9%学生每日完成数学作业需1小时以上,10%的教师认为一个新概念的练习至少需要30次以上,当班级成绩不理想时,70%的教师就会加大作业量,批改作业的方式也是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求练习的重复率。可见,教师对课外作业的认识仍受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影响。教师布置作业主要以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难题望而却步,只能求助他人,或直接放弃,缺乏总结,导致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下降。通过年终成绩调查,发现做适量作业的中学生要比不怎么做作业的成绩要好,但是如果过量,就只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学生和教师要认可适量的作业,在优质练习的护航下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教学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还有利于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作业量大,重复率高,没有做到有效。要让小学数学作业更趋有效,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做到三化,即作业精选化、优质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手段。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存在作业量大、系统性差、形式单一的弊端;在“减负”口号的影响下,英语作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作业消失了,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麻痹,英语成绩直线下降。根据这一现状,教师应当积极寻求作业内在功能、作业呈现形式、作业完成方式以及作业评价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1.主体错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然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在教学上,学生被动接受,学得很无奈,练得不主动,主体性不能得到发展,教师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角色没能很好地体现。2.资料泛滥。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本班学生成绩,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布置作业时,教师对资料没有进行优化组合,不考虑实际效果,不考虑学生的作业量,学生苦不堪言。3.教案事倍功半。一方面,同备课组的教师的教案大同小异。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课后补写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苦不堪言,整天疲于…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中学生消极情绪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超负荷的作业量作业太多,很难或根本不能按时完成,完不成作业,必然遭到教师的批评。甚至更多的惩罚性的作业。大量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自习和休息时间,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5,(3):91-97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令社会关注,虽原因庞杂但从作业入手无疑是解决问题的积极之举。作业量必须追本溯源,回归教学本质,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必要作业量。最小作业量既是绝对量又是相对量,是保"质"前提下的"量"。在具体操作中,作业量设计要精研细选低负高效、综合配套、协同提高、集腋成裘,积极倡导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作业量,全面实现作业布置的多样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待数学作业,教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业的形式也拘泥于书面形式,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习题册,由于作业量大,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时不得不抄袭他人作业,也有学生置中间推理计算的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以达到按时交作业的目的。由于学生作业量大,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也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开展作业数量与成绩关系的实验调查,对初中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作业量和学习成绩不成正相关的结论,但是做适量作业的学生比不怎么做作业的学生成绩要好,适量的作业配合优质的习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教师在设计与指导语文作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学生,作业内容个性化、自主化;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它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手段[1]。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布置作业量多而又缺乏对学生完成作业的策略指导,也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布置作业的目的仅定位在应试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