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茂荫家训是王茂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对当今家庭美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茂荫管理思想简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王茂荫“振兴人才以济实用”、“民为邦本”、“立信而有席”等管理思想作了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3.
王茂荫一生正直敢言,居官清廉,不但品行高尚,而且颇具经济头脑。为了解救清王朝的财政危机,他于咸丰元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币制改革方案,主张发行纸币以弥补金属币之不足,强调要使纸币与金属币保持一种合理的比例,庶可“以实运虚”;要保证纸币可以随时兑换现银,以便于流通,并建设将发行纸币事宜交由商办,以减少弊端。清政府不顾王茂荫的反对,发行了一批兑现的银票,铸造了一中实不符的大钱,引起了通货膨胀,他又于咸丰四年建议清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银,钱,供持有纸币者兑现,以疏通纸币的流通渠道,制止通货膨胀,结果反而遭到朝廷的申饬。王茂荫的货币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曾引起马克思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作者所搜集到的王茂荫的著述,在经过缜密的考证后,分别就刊刻过的《王侍郎奏议》 篇目和新发现的王茂荫奏议、书札、诗词、课稿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述,同时还介绍了王茂荫著述的序言、传 记资料、生平资料、家世资料和其它资料等。  相似文献   

5.
王茂荫传略     
王茂荫是我国清代著名理财家,本文根据翔实的史料,对王茂荫的家世生平、货币理论和行钞主张、人才观点、直言敢谏之风和品性行谊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介。  相似文献   

6.
王茂荫是一位最具世界影响的徽州历史杰出人物,本文就王茂荫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1998年曹天生先生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发表了《本世纪以来国内王茂荫研究述评》一文,对20世纪30年代起至1997年国内关于王茂荫的研究作了系统的总结和介绍。1998年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许多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茂荫的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荫(1798—1865年),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清代理财官。长时期来,人们评介这个历史人物,主要集中在他的货币观点方面,殊不知他的人才观点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本文试对他的人才观加以评介。治平之道用人尤重王茂荫从三十五岁举进士之后,历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但成为清廷的显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铸币·价值符号”一节中作了这样一个注:“清朝户部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这位清朝户部侍郎王茂荫(1793—1865),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道光壬辰年(1832)进士,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任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成为掌管清政府财政、货币事务的主要官员之一。王茂荫在清朝廷任职的“七八年中,章数十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卡尔·马克思在他的著名论著《资本论》中,生动地论述了“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赛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从而遭到天子申斥的事件。这位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1793—1865),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道光壬辰年(1832)进士.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任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兵部右侍郎等职。王茂荫在朝廷任职的“八年中,章数十上,凡百余疏,其直声清节,上自公卿;下至工贾隶圉,无智愚,遐迩喷喷,皆赞其贤”。他的言论事迹,想必较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