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琼花     
初中学过不少“咏物”佳作,如《爱莲说》、《白杨礼赞》等。学生如何写好咏物抒情章?咏物抒情章如何展开联想和想像,如何安排好结构?为此,我们编发了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社苏万马老师指导和评析的一组咏物(咏花)佳作,可以给予读朋友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竹篮     
“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这么多阅读课和阅读时间是没用的,是在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您经常说:做人欲脱俗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我姑姑是个老师,她也常常劝我要多读书。于是,我不停地读,读《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西游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雪泥鸿爪     
少年凭兴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走进书门,读大学和研究生也是狂乱地读小说、读细节。等到中年读数育书,读哲学书,才真正懂得咀嚼书的学理。朋友送我《传世藏书》120卷,读过的不多,赶紧读吧。读一本书经历一次生活拷问!  相似文献   

4.
张洪涛 《教学随笔》2007,(10):18-19
最近参加赛课,教授的是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一的一篇文章《大地重现》。这篇课文属于“寻找精神家园”专题,由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大地重现》、《窃读记》、《我的精神家园》、《站着读与跪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郝泽茂 《学语文》2011,(2):60-62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标题是编者加的。或许是自读课的缘故,其在教学中往往不被重视。细读之下.愚以为此文实乃作文教学的一剂良方。本文拟从教师、学生及读写结合三个角度,来谈谈自己研读该篇所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晓珍 《考试周刊》2011,(78):32-33
大学者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九年级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启示我们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就像书中序言所讲,《优秀是教出来的》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细读此书时,那种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欣喜,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那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启示,那种对教育的反思和进取的决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据笔者在我校三至六年级五百余名学生中的调查.读课外书的学生仅占27.6%,而且这些学生中的36.1%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儿童版,阅读量不足;他们阅读只注重情节,只看不写,没有写阅读感受或启示;没有摘录妙语佳句,缺乏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0.
昨天中午MlKE午休了,所以晚上精神很好。我们读了《易经》乾卦第一、《黄帝内经》第一节、《成语接龙》001-100,前面的两个内容都是指读,后面的成语是他带读的。后来的《孝经》第一到六章是在广场上玩着读完的。有趣的是,当读到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的时候,他正好攀到爬梯的最上端,于是体悟了“高而不危”,他自己笑了,感觉很有意思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屈原作品《天问》、《招魂》、《离骚》、《九歌》、《九章》是楚国反秦复郢斗争历史献,前人用汉代兴起的词组词义去注释它,破坏了先秦句一字一词一义的格局,因此产生了诸多无法读通的离奇错误。本着重探讨《招魂》的读法,提示其内容梗概。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3.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1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相似文献   

15.
一直梦想着能去看看鲁迅先生的故居以及笔下的小镇码头、乌篷船、当铺、天井、后院、草草树树、一椅一桌。读《三味书屋》时就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渴望的种子,萌发在《故乡》的泥土上,又在《狂人日记》阿O正传》的精神里渐渐生长,像《孔乙己》的茴香豆一样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共同趋势,孙双金老师说语课堂要书声琅琅,但是该如何读,读什么,这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给我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名著,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我们党的干部尤其是从事人才工作者应当一读的好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用好人才具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苏轼有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何出此言?因为这三篇文章皆为真情至性之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情文并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传诵不衰。下面拟将《陈情表》与《祭十二郎文》作一番比较,以使读者从中窥见一些写作抒情文字的写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有不少古代和近代的作品,读者对它们只能起厌倦的感觉,不敢作厌倦的表示。”。这大胆的言论,说出了多少读书人的心声和境地。笔者多年前读《西游记》、《源氏物语》,触目皆是的冗词冗句,不堪卒读,这种烦恼,“更与何人说”?  相似文献   

20.
9、10月《山花》、《作家》的小说好看者居多,读时只觉乱花过眼却鲜有夺目的亮色。有先锋追求的作家学会讲故事固然不坏,如果只满足于讲故事则不免令人有些担忧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