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从古至今,月球一直神秘地挂在天空上。月球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谁又能揭开月球背后的秘密呢?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发射,它除了担负探月任务,还担负了额外的太空探索任务。比如它"抽空"飞越了一颗名为图塔蒂斯的小行星,获得了这颗小行星的许多数据;再比如它还"练胆",向距离地球更遥远的太空深处飞去,飞到远离地球超千万千米的地方"独立生活"去了。嫦娥三号于2014年12月登陆月球,把"玉  相似文献   

2.
美国宇航局近日表示,“近地小行星约会"太空探测器于2001年2月中旬首次降落“爱神"小行星后,当日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美国宇航局设在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说,“近地小行星约会"当日从“爱神"上发回最后数据后,结束了长达5年的富有成果的太空之旅。 美国宇航局负责该项目的官员披露说,“近地小行星约会"在5年的太空活动中,飞行了32亿公里,其中一年是绕“爱神"飞行,共拍摄了16万幅图片,搜集了比科学家原先计划还多10倍的数据,“这次任务很成功,超过了原来的预期"。 “近地小行星约会"太空探测器于1996年1月从美国发射升空,2000年2月14日成功进入“爱神"小行星的轨道,2001年2月12日成功降于“爱神"小行星,实现了历史上探测器与小行星的首次:相会"。  相似文献   

3.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的密集区域,这就是小行星带。据估计,这一区域中存在着50万颗小行星。这些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2007年6月,美国“黎明”号(Dawn)探测器将再次启程、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1号情报小行星的颜色会与时俱"变" 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的杰蒂克等人通过对10万多颗小行星进行长期观察研究后,发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实:小行星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延续变得越来越红。  相似文献   

5.
小行星磁场变动原因的探究伽利略号行星探测器于1991年10月29日最接近第951号小行星卡斯拉普时,其磁力仪探测了磁场的变动,在最接近该行星的1分钟前和2分钟后,记录下了大的磁场旋转。磁场旋转,是行星间磁场经常发生的现象。就卡斯拉普小行星来说,小行星...  相似文献   

6.
1.2012年12月12日有颗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过日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到,编号为"4179"号的小行星将于2012年12月12日以每小时35 000千米的速度接近地球,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只有0.0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即1.50×10~8千米),约为600万千米。这颗小行星直径为5千米,虽然与地球相撞的概率很  相似文献   

7.
2021年11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个名叫“行星防御测试器”的航天器!这个航天器将主动撞击一颗名为“Dimorphos”的小行星。虽然这颗小行星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通过撞击来测试能否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和速度。这也是人类首次进行行星防御测试。这个行星防御测试器预计将飞行10个月的时间,于2022年9月底撞击目标小行星。  相似文献   

8.
据浙江在线5月16日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4月17日发现的小行星1996HZ21.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查批准,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4月9日发布第65712号公报通知国际社会,这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杭高星’。”  相似文献   

9.
资讯快递     
《教育》2006,(21)
太阳系一小行星被命名为“瑞安中学星”●10月5日,浙江省瑞安中学举行了“瑞安中学星”命名仪式。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1981年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4073号小行星,已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瑞安中学星”。这是首颗以中国中学校名命名的小行星。瑞安中学为我国近代教育家孙诒让所创办,建校11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著名史学家周予同,中科院院士孙义燧、伍荣生,天文学家彭元楼等大批卓有建树的人才。国际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一项国际荣誉。截至目前,以我国高等学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有四颗,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可谓赚足了眼球。一个接着一个的重大消息,不仅惊动了科技圈,甚至牵动了许多科幻迷的小心脏。本期特别梳理2015年度NASA取得的重大进展,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瞬间,并向致力于太空探索的科学家们致敬!"黎明号"探测器到达谷神星2015年3月6日,小行星谷神星将NASA的"黎明号"探测器拽入自己的引力怀抱。拥有950公里直径的谷神星  相似文献   

11.
"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千米,标志着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实现新的跃升。自2010年10月发射以来,美丽的"嫦娥"在浩瀚太空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嫦娥二号"还在国际上首次获得10米分辨率的图塔蒂斯小行星图像探月工程科学家接下来有两方面工作要"齐头并进":一方面,继续开展"嫦娥二号"测控跟踪,力争控制卫星不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对中国深空测控网进行更加充分、全面的测试验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两颗小行星的命名引起了公众关注。一颗叫"林元培星",以著名桥梁设计专家林元培院士命名;另一颗叫"姚贝娜星",以英年早逝的歌手姚贝娜命名。谁具有对小行星命名和审核的权利?如何看待小行星五花八门的名字?为此,笔者专访了作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的十五位委员之一的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为何只有一小部分小行星有名字?朱进介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每  相似文献   

13.
<正>一颗闪亮的"冯端星"2012年5月15日,我国物理学界泰斗、教育家冯端院士迎来90寿辰。20多位院士和学者、官员及南大师生共同为冯端贺寿。祝寿会上,小行星发现者代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宣读了"冯端星"国际命名公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8年3月3日发现、国际编号为187709小行星,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冯端星"(图1)。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一个"太阳帆"发 送到小行星上。这个"太阳帆"能够吸收由太阳 放射出的光子,像风吹动一条船上的帆一样,把 小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 据统计,人类累计观测到的小行星已有将  相似文献   

15.
登陆地球     
"碧宝"号飞船上,船长黑眼站在窗边,默默地看着外面漆黑的太空,茫茫星海,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的家?黑眼船长轻轻叹了一口气,他不禁想起两个月前,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丽个月前,他们还生活在银河系深处一颗叫做竹星的小行星上。竹星上到处都生长着翠绿的  相似文献   

16.
令人沮丧的“隼鸟”日本“隼鸟”(H ayabusa)号飞船对1998SF36小行星(日本称为“糸川”)的探测行动可谓多灾多难、险象丛生。早在2005年10月初,飞船尚未正式开始探测工作,“隼鸟”号的三个姿态控制反作用轮装置中已有两个发生故障,只剩下一个可以继续使用。11月12日,飞船原计划在距离小行星表面仅55米处投放小型探测机器人“密涅瓦”(M inerva,古代智慧、工艺与战争女神),结果却鬼使神差,在200米的高度便投下了机器人,让这位“女神”迷失在太空,在宇宙中无奈地孤零飘荡。11月20日凌晨,“隼鸟”号首次在小行星上着陆。然而,由于感知着陆的…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步虽然地球被小行星撞击是概率极小的事件,但一旦发生,就会带来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存续,因此小行星防御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小行星防御的第一步是发现有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2022年暑期热映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就以小行星威胁地球为背景——在电影一开始,科学家发现了飞向地球的小行星π,引发了后续防御小行星的一系列故事。  相似文献   

18.
浩瀚宇宙星光灿烂,其中一颗星因一位受人景仰的老人而格外光彩夺目,它就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57年10月发现的4651号小行星。1998年10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致通过将此星命名为“王宽诚星”,以彰  相似文献   

19.
1928年的一个夜晚,一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求学的中国年轻人张钰哲和往常一样,站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前,他正凝神地观察着天上的星星。突然,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被一个光点吸引住了,哇!这是一颗新的小行星在闪动,他惊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这一发现,怎能不令张钰哲激动呢?因为,按照国际小行星的命名规则,谁发现了新星,就由谁来命名。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的第一颗小行星以来,各国天文学家都在不断地发现新的小行星。然而在当时还没有一颗由中国人发现并由中国人来命名的小行星,张钰哲深深地感到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对小行星的观测是从1949年开始的。到1994年4月已发现的小行星中,已有120余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全球62个天文台中,该台发现的被列入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名列第五。截至2000年,北京天文台施密特小行星组已经有了275颗小行星的命名权。现在,天文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