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为了改善超高强度钢的塑韧性,实验分析了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40℃、880℃、920℃与等温温度分别为275℃、325℃、375℃对中碳超高强度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加热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趋向粗大,钢的强度上升,而塑韧性下降;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钢的抗拉强度呈平缓下降趋势,而钢的塑韧性在275~325℃等温温度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325~375℃等温温度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试验等温处理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化温度880℃×30min保温+等温温度325℃×2min保温油冷,可获得强韧性配合良好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钢的残余奥氏体的含碳量≥76.%,钢的抗拉强度Rm≥2065M Pa ,断面收缩率ψ≥255.%.  相似文献   

2.
30Cr4SiMoRe钢经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渗碳层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超细碳化物构成;剥层分析实验表明:表面渗层含碳量高达1.9%;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碳化物主要为(Fe,Cr)7C3和Mo2C;且超饱和渗碳层的表面硬度达HV0.1057。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自动相变测定仪测定一种新型轧辊用高速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分析该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特征.结果表明:该钢的Acl为770~830℃。Acm为920℃,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为190℃,珠光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大约为O.8℃/s,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接近于0.025℃/s.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淬火及回火工艺处理的H13钢进行硬度测试及金相分析,结果显示:H13钢在1020℃~1080℃淬火温度范围内、530℃~650℃回火温度区间内,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淬火硬度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H13钢在1050℃左右淬火时其淬火硬度最高。当淬火温度相同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回火硬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60℃左右回火时其回火硬度达到峰值,此时钢的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颗粒加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逐步向回火索氏体转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20℃~650℃时,钢的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钒中碳钢变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用膨胀法结合金相以及硬度建立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结果表明:该钢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20℃.当连续冷却速度小于2℃/s时得到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大于2℃/s时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可把2℃/s作为轧后控冷的临界温度.这就为制定含钒中碳钢加热制度和控冷工艺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Formastor-F全自动相变记录仪上测定了铌钛复合强化型590MPa级大梁钢在不同冷速下的奥氏体转变动力学曲线,并结合金相组织和硬度测试,分析了不同冷却速度对组织转变、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冷却范围内,试验钢分别获得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当冷速在0.5℃/s以下时,获得F+P,在1℃/s~10℃/s之间时,获得F+P+B,在15℃/s~50℃/s之间时,获得F+B,在100℃/s时,获得B+M。试验结果为轧钢生产提供了工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子瑜 《考试周刊》2015,(4):194+84
本文设计了三种含铌量不同的微合金试验钢,采用热处理模拟方法研究了900℃奥氏体化550℃等温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低铌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板条贝氏体铁素体,随着铌含量增加,试验钢组织中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含量明显增加,且组织细化,同时随着铌含量的增加强度提高,中高铌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400MPa水平,且屈强比较小。  相似文献   

8.
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到900℃保温3h的退火工艺退火效果较好,其退火硬度在21.9HRC左右,退火组织获得了类似共晶碳化物十二次渗碳体+索氏体基体组织。另外,850℃×4h后720℃×4h的等温退火工艺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Cr13MnMoCu型高铬合金白口铸铁,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对材料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在低应力软磨料磨粒磨损时,基体中碳化物的数量及弥散度、回火马氏体量、残余奥氏体量以及材料的硬度、韧性都是影响磨损率的重要因素,其中,碳化物的数量、分布是影响磨损率的最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获得经1050℃淬火,450℃回火时,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磨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22,(6):91-9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三种不同温度下淬火对GCr15钢十字轴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十字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三种温度下淬火过程温度变化曲线、淬火后组织含量云图及表面和芯部硬度。最后对GCr15钢试样在三种温度下进行淬火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得到显微组织和硬度大小。结果显示:淬火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似,在840℃下数值模拟的硬度最大且马氏体含量最多,在该温度下试验得到的隐针状马氏体和细小针状马氏体最多,硬度也最大;在800℃和880℃下,由于淬火温度过低或过高导致淬火后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研究了三种980MPa级汽车薄板钢的延迟开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P980钢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QP980钢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少量残留奥氏体,TWIP980钢组织为单一奥氏体及奥氏体内部的大量退火孪晶。在5%NaCl溶液中,DP980、QP980和TWIP980钢的抗延迟断裂性能依次变好,TWIP980钢的抗延迟断裂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热膨胀法测定了低合金高强钢CCT曲线并分析了其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钢在3~50℃/s冷却范围内,均可得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为30℃/s以上时还会出现部分马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贝氏体开始相变温度和转变结束温度相应降低,显微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转变,且相变组织越加细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模拟实验,通过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及硬度测量,分析了低碳多元微合金钢完全奥氏体化后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到室温所得到的组织类型。结果表明:冷速在1℃/s时,得到粒状贝氏体和极少量针状铁素体组成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在10~50℃/s,合金组织主要以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并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板条逐渐细化,试样硬度缓慢上升。在较低的连续冷却过程中有细小的碳氮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时,0.1℃/s~60℃/s的不同冷却速度的相变膨胀曲线,并测定了该钢的相变点,根据转变特征和膨胀法原理绘制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的条件下,以60℃/s的冷却速度,冷到200℃时,其组织几乎全部为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试样的显微硬度也增加。在冷却速率很慢的时候,只能看到铁素体相变而看不到有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并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贝氏体转变温度趋于降低,贝氏体的形貌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finishing rolling temperatures and reduc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rolled multiphase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MCP)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 laboratory hot rolling mill, in which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finishing rolling temperatures and reduction and various austempering times were appl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lygonal ferrite, granular bainite and larger amount of stabilized retained austenite can be obtained by controlled rolling processes, and that the strain-induced transformation to martensite from the retained austenite can occur gradually when the steel is deformed during tensile t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finishing rolling temperature and increasing amount of deformation. The most TRIP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effect,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total elongation (TEL) and the product of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total elongation (UTS×TEL) are obtained at 20 min.  相似文献   

16.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应用宽带技术,选择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对40CrMo电梯绳轮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40CrMo激光淬硬层从表至里显微组织的变化,40CrMo激光淬火后其组织由淬硬层、过渡区和基体组成。在相变硬化区自表至里组织分别为:表层细小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次表层隐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过渡区由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成;基体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测量了淬硬层的性能,淬硬层的硬度可达到760HV0.1,硬化层深度约为0.75 mm。达到电梯绳轮的技术要求。绳轮实样耐磨性模拟试验表明:激光淬火后耐磨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对进口冶金锯片用钢8CrNi的轧态及450~50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轧态组织是由珠光体构成,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由淬火马氏体逐渐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试样的强度及硬度连续下降,而冲击韧性、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逐渐提高。对比65Mn钢板发现,8CrNi的回火抗力提高而屈强比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球铁曲轴的等温淬火和表面超音频淬火复合处理的工艺研究,把等温淬火和超音频淬火两种热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于球铁曲轴上,获得了曲轴心部为上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微量的下贝氏体,保证了心部的高强韧性;表面淬硬层为高密度位错马氏体的综合组织,提高了表层的高耐磨性。其抗拉强度达1 200MPa以上、延长率达到4%~6%、表面硬度达50~58HRC。因此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完全可以取代钢件曲轴应用于中、高端内燃机曲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