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读理工大学的哥哥放暑假了,他的几个同样读大学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很久不见的他们很是激动,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聊天,纷纷谈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我哥哥说,一次在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师姐,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买两块儿。”我心想:读了几年理工科确实不一样,我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的。这很正常,小李哥哥说,一次俺排队买西瓜,听到师傅对面带运算符表情的PPM M说:“要多少?”运算符M M说“:就那块儿的二分之一。”大师傅寻思了一…  相似文献   

2.
锐角饼一次在某大学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  相似文献   

3.
诗意的生存     
德国的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 :“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存 ,就是指那种在生活里处处都能感受到趣味和美的存在的生存。生活在教育情境中的师生都应该是诗意般的生存者。我一向把师生间的坦诚对话当作这种生存的表现。一位学生问我 :“老师您心中 ,我排第几?”我想也不想 ,便答 :“第一。”他疑惑地看着我 ,再问一次 :“真的吗?”我说 :“孩子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各种排行里 ,每个人都期望得第一 ,其实要拿第一也容易 ,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来看 ,只要另起一行 ,每个人都是第一。”另一位刻意打扮自己的女生…  相似文献   

4.
幽默     
《教师博览》2010,(10):32-32
爱不爱我 我去某小学操场打球,听到一名低年级女生问一名低年级男生:"你到底爱不爱我?"男生无奈道:"我妈一天给我三块钱,两块五都让你拿去买零食了.你说我爱不爱你?”  相似文献   

5.
读你的来信,我不由得想起一次在“心灵热线”上遇到的个案。那个女生充满委屈地哭诉,她那天下午在800米测试中拼尽全力却没能及格,而另一位女生由于“巧妙”地躲过了老师的眼睛,少跑一圈而轻松“过关”。记得当时我对她说:“如果你今天参加的,不是一次测试,而是一次健身运动,你的感觉还会这样吗?你仍旧会觉得那个蒙混过关的女孩‘赚了...  相似文献   

6.
诚信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10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会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买的就是这件衬衣。你开…  相似文献   

7.
正寒假的早晨,我刚一睁开惺忪的睡眼,便听到奶奶小声地对爷爷说:"老头子,我去买早饭,就让孩子多睡会儿。"听到奶奶要出去买饭,我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对奶奶撒娇说:"奶奶,也给我买个鸡蛋饼嘛!"奶奶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好,乖孙女在家等着,奶奶去给你买鸡蛋饼。""太棒了!奶奶万岁!"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教学小数乘除法例7:“食堂到菜场购买大白菜,第一次买454千克,第二次买348千克,每千克价0.086元。两次各应付菜款多少元?”他出示例题时,将条件“每千克0.086元”改成“每千克0.176元”。我们问他为什么要修改,他说:“部编  相似文献   

9.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一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和一位老师从操场上走过,对面过来两个女生拎着土筐到校外去倒垃圾。只听见一位女生对另一女生说: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多多     
喝墨水一天,爸爸看见多多在喝墨水,样子非常狼狈,赶忙拦住他,问道:“多多,你为什么喝墨水?”多多:“我肚子里的学问太少了,同学们都说我没学问,喝点墨水就好了!”撕书放学回来,多多就直奔里屋。妈妈觉得很奇怪,就过去看。原来,多多在哪儿撕书呢。妈妈:“多多,你为什么要撕书啊?”多多:“我要写篇作文,可又无从下笔。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我把书全撕光了,没准儿就会有灵感。”买饼妈妈没做饭,让多多下楼去买两张鸡蛋饼。卖饼人:“小朋友,这饼用切成小块吗?”多多:“切吧。”卖饼人:“切成6块,还是3块?”多多:“切成3块吧,切…  相似文献   

12.
读你的来信,我不由得想起一次在“心灵热线”上遇到的个案。那个女生充满委屈地哭诉,她那天下午在800米测试中拼尽全力却没能及格,而另一位女生由于“巧妙”地躲过了老师的眼睛,少跑一圈而轻松“过关”。记得当时我对她说:“如果你今天参加的,不是一次测试,而是一次健身运动,你的感觉还会这样吗?你仍旧会觉得那个蒙混过关的女孩‘赚了’或是‘运气好’吗?相信不会,相反地,你还会因为自己进行了足够的健身运动而欣慰。”  相似文献   

13.
两个女生在网吧里的对话甲:“你老公真有品位,把房子装修得那么漂亮。”乙:“你老公也不错,天天做晚饭,还主动洗碗。”甲:“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三个月的纪念日,我准备了烛光晚餐。”乙:“好浪漫哦,过几天也是我和老公认识半年纪念日,不知道他会不会给我惊喜。”在网吧里,记者听到两个中学女生的对话,大跌眼镜。仔细一打听,原来她们说的是自己网络婚姻里的“老公”。一个女生告诉记者,找个网络老公老婆,是校园里现在流行的情感体验,在她们班里,有不少同学都在网站社区里注册结婚了,有的婚龄已有一年。记者问起她们结婚的原因,两个女生说虽然…  相似文献   

14.
有两个女生到法国留学,刚到巴黎,在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从对面走来,一个对另一个说:“真黑啊。”那个黑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说了一句,“就你白!”更有趣的是我一个印度同学,一次有人问他,“听说你会说中国话,是么?”那印度人立刻用中国话说:“你有毛病么?你看不出我是印度人么?我才不会讲中国话呢。”我的朋友一次到东京出差,在一个高级大厦的电梯时,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穿着暴露的女郎走了进来。我这位朋友就小声问旁边的同事:“这是不是鸡啊?”谁料那个女郎猛地回头,用标准的京片子说:“你丫说谁呢?小样儿!找抽呢?”我有个同学,在纽约问路,一个金…  相似文献   

15.
记忆里的饼     
“来个饼!”“什么味儿?”“甜的!”看着那热气腾腾的饼,我又回想起了我那高高瘦瘦的爷爷。小时候的事至今已忘得差不多了,只有爷爷和我爱吃的这饼却始终忘不了。那时,只要爷爷路过这家饼店,都要买一些饼,每次都是那种特别的味儿。在爷爷的影响下,渐渐地,我也爱吃这家饼店的饼了。小时候,我经常会闹肚子。每次肚子疼时,我便哭得不可开交,可一看见爷爷买来的饼就不哭了。只要上街路过这家饼店,我都会吵着让爸妈进去买饼。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可爷爷和那饼却离我越来越远了。记得有一次我在玩时,爷爷正在晒太阳。他把我叫过去问我学习怎样,…  相似文献   

16.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位会计师。她非常美丽她非常谦虚。一次我和妈妈去买东西,碰到了她的同事。他们都说:“玛丽,你女儿真可爱!”而我妈妈说:“噢,真的吗?我不这样认为。”我感到很尴尬。  相似文献   

17.
一天,马克·吐温在英国遇见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朝他走来,说:“我破产了。我希望你能给我买一张回伦敦的票。”“嗯,”马克·吐温说,“我自己也几乎破产了,不过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在火车上你藏在我的座位下,我用腿把你挡起来。”这位朋友同意了。然而,马克·吐温到售票口买了两  相似文献   

18.
童言趣语     
毕洪发 《山东教育》2005,(30):48-48
买钥匙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按响门铃,听到3岁女儿倩倩的声音。爸爸“:倩倩,快叫你妈开门。”倩倩“:你自己开嘛!”爸爸“:我忘记带钥匙啦!”倩倩“:你怎么不到超市买呢?”佳佳“:妈妈,我可知道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听你的话了。”妈妈“:为什么?”佳佳指着自己的耳朵说“:我的耳朵里有许多耳屎,把你说的都给堵在耳朵外面了。”妈妈“:是谁告诉你的?”佳佳“:小姨。小姨说耳屎会堵住耳朵的。”不听话的理由童言趣语@毕洪发  相似文献   

19.
北京 找钱     
那天,我去路旁一家小店买烟。店主是一位染着一头黄发的年轻人,穿着一件很时髦的乞丐装——是那种故意在布料上剪几个洞的牛仔服。黄毛见我进去,热情地迎上来问:“要点什么?”我说:“拿一条北京香烟。”他答应一声,从货架上拿出烟递给我,“3块钱一包,一条30。”我从衣兜掏出一张100元的,递过去。黄毛接了钱,说:100的,那我找你70。”他转身回到货架后边,过一会儿走出来,说:“给你,70元,两个10元,一个50元。你数一下。”我接过钱数起来,发觉是120元钱:上面是两个10元的,下面却是一张崭新的100元。我心里一动,他找错钱了。“是70元钱,没错吧?”…  相似文献   

20.
1.有两个女生到法国留学,刚到巴黎,在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从对面走来,一个对另一个说“真黑啊。”那个黑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用中文说了一句:“就你白!”2.我朋友一再告诫我,在国外不要乱说中文。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碰到过外国人懂中文的事,已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