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突发事件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感觉到突发事件给师生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社会声誉带来的直接冲击和惨痛损失。文章以依法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高校突发事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提出各高校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扎实抓好依法治校的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构建政府、家庭、学生与学校"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面做好防范工作和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对新教师来说,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是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从学生、教师以及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新教师所面对的课堂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三类:因教学秩序混乱而造成的突发事件、因师生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突发事件以及因教师准备不周而造成的突发事件。为了应对这些课堂突发事件,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别尝试从宽容学生的错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相信学生的"奇思妙想"、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误、将突发事件变成"良机"、在反思中总结经验等策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正确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做好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工作,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扮演着"网络平民"、"意见领袖"、"信息员"、"新闻发言人"、"安抚员"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很重要的特点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频发.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在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我国政府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还处于逐渐完善和发展之中危机意识缺乏、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不健全等.针对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论文拟通过对"SARS"疫情及"汶川地震"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时突发事件处理的现状,并探讨性地提出应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高职学生突发事件现状分析1、高职学生总体情况良好。据调查数据分析"听说校园突发事件"和"经历校园突发事件"几乎成正比,这至少说明了两个大现象:首先,"经历过"校园突发事件的高职学生占比13.5%,"没有经历过"占86.5%,说明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发展较良好;其次,占95.5%的高职学生"听说过"校园突发事件,这说明高职学生很注重自身的安全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职学校安全已经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突发事件,从这个角度说,突发事件又是常发事件.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常发的突发事件是许多班主任都感到棘手的问题.美国学者威连·华顿柏的班级突发事件"诊断性思考"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7.
罕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实时决策中的情景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罕见重大突发事件有其独有的特征,针对这类突发事件,传统的"预测-应对"的应急决策范式巳不适用,必须向"情景-应对"的应急决策范式转化.在充分界定罕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的情景概念,分析情景演变的概念和内涵后,提出情景演变的网络表达方式,并建立起罕见重大突发事件中情景演变的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8.
班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轻则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重则引发师生、家校之间产生矛盾。班级突发事件多数时候源于负面情绪的淤积,因此最好的解决策略是"治于未病",即在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班主任首先要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有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自然后果法"、正面引导、心理疏导等策略进行科学预防。  相似文献   

9.
学校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情具有爆炸性、开放性、集纳性、交互性、偏差性、起伏性特征.学校突发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存在着诱发"代入感"、放大"焦虑感"、引发"晕轮效应"、转为"线下行动"的巨大风险.当前学校突发事件新媒体舆情引导在理念上"管理思维"定势明显,教育治理观念淡薄,尚未形成多元共治机制,"数字化素养"不足.改进当前中...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内部个体矛盾及周边社会矛盾容易引发高校突发事件,为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高校突发事件成为高校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事前"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结合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实际,必须从预防组织机制、健全预防制度机制、教育机制、安全联动机制、动态巡查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进而更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蕴含、折射着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在我们以为"错误"和"正常"的地方,在我们忽略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非教育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在我们以为不经意的地方,往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高超的智慧。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关系到教师的育人效果。如能及时、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将有助于教学过程的继续进行和课堂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毛宇锋 《江苏高教》2017,(12):82-85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高校在研究并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产生要素、机制等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监测、预警、应对、修复等对策机制,能有效降低或规避"蝴蝶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新时期高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公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应对及预防的"四大保障"体系,探讨了预先制定科学、规范和全面的公寓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体系的有效途径,从而起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要有效科学地应对突发事件,应该改变我们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重处置、轻预防"的现象,要把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心转移到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准备工作上来;要强化危机意识,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好日常管理,将突发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用确定性的充分准备来应对不确定性的突发状况;最后,要注重应急训练演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高校在研究并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产生要素、机制等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监测、预警、应对、修复等对策机制,能有效降低或规避"蝴蝶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从重大突发事件看青少年思想品德升华的契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突发事件多为灾难性事件,它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预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是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升华的"催化剂".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总体上表现出由低到高的渐进发展态势,但其发展并非总是直线型的,而是在渐进中有突变、有飞跃、有升华.利用重大突发事件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升华,不仅要通过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公共危机,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而且要借鉴良性"冲动"理论,将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情绪和情感冲动引向积极的方向,并切实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理性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创造机遇、以角色扮演为基础,主动、持续地推进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给高校师生带来身心和财产上的损失,而信息是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关键,加强信息管理有利于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损失.本文着重分析基于生命周期视角高校突发事件和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并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四个阶段",从信息搜集、信息决策,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四个方面提出适用于高校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有利于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处于突发事件应对与防范的最前沿。建国以来,我国基层社区在突发事件应对与防范中的定位由"完全缺失"到"开始发挥作用"到"辅助地位"再到"基础防线与最后屏障",是突发事件风险、国家和社会关系、社区本身建设目标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探寻蕴含其中的逻辑进路和变迁规律,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应急能力、重构国家应急治理体系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由于历史学科涉及内容广泛,"突发事件"相对多些。如何应对历史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乃至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多及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受到国际及国内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日益增多,而高校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都较单一。本文通过诠释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征,定义"校园110"联动值班的内涵,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110"联动值班管理为例,提出提高应急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