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师生和谐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传信 《中国德育》2007,2(5):37-40
师生和谐交往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特征表现为师生平等对话、主动参与、互动共生、影响久远。高校师生的和谐交往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道德层面、情感层面上的交往,它们需要多层次的贯通融合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赵娟 《宁夏教育》2010,(7):100-101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沟通”的过程,是。合作”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而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并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交往德育是相对于灌输德育而言的。在对“转化论”与“生成说”德育的主体性比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性德育的理路,即德育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必须经由主体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凝聚成个体的德性,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必须从灌输德育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教好书,必须先育人。班主任与其他教师还有所不同,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了解更深,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在提倡将德育工作贯穿职业学校教育工作全程的今天,班主任肩负着重任。一、情感教育寓德育的建设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互动过程。而交往互动的桥梁是师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师生互动是“生成”的动力,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师生课堂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交往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实现和完成。交往的主体是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同时交往过程不是既定的而是互动的、生成的,具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师生交往本应是一个共生的、发展的、体现出生命律动的过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交往却常常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忽视生命个体的成长,缺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本文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全面理解师生互动的涵义,要建立师生交往与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和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适度调控有效互动,要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有效互动空间、拓宽有效互动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0.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知,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效互动的数学课堂不仅能激发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  相似文献   

14.
灌输式德育是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对话式德育,是基于师生心灵交往的德育;对话式德育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理解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实现德育的对话,必须致力于师生相互解释、共同体验、合理交往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德育实效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交往关系、情感关系进行探讨,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入手,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在地位上平等、交往上互动频繁、情感上知情合一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从师生互动的意图是"影响学生"还是"促进理解"来分析,教学互动可分为策略理性(目的)教学互动与交往理性教学互动.策略理性教学互动旨在通过互动而对学生"施加影响".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旨归、以生成为指向、通过师生对话与商谈而达成理解与共识.实现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需要师生拥有共同的生活世界、语言的交往使用以及师生身份角色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和主体性在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的架构中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彰显,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体间性”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民主平等是实现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合作互动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核心,相互理解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条件,对话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可行途径,共识与共享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职校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为职校教学的师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呈现了多维化。在大班教学环境中,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笔者从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入手,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建立,数学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这是师生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之约。一、师生对话:开启心灵之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互动是通过对话交流实现的,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