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玮 《新闻前哨》2002,(9):44-44
俗话说:“鼓要敲在点上.笛要按在眼上。”我们搞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也应该放在抓报道点子上。如果问题抓得准,真正抓到点子上了,我们的新闻宣传就会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就会收到“一石千层浪,一呼百山应”的效果。相反,问题抓得不准,没切准“脉”,没对住“症”,写的新闻报道无论文字怎样花枝招展,也仍属“老和尚的帽子——平铺沓。” 新闻报道到底要抓什么样的点子呢?为了讲清这个问题,不妨先把抓点子存在的糊涂认识摆一摆。一是怕抓不住点子,写稿“大而全”,把矛盾“上交”给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百艺好学,一巧难求"。在新闻践行"走转改"中,怎样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所会,去更好地采写新闻?我觉得"好点子"必不可少。采访不易,立意更难。这里的"立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新闻实践中,“点子”用得巧,对新闻素材的采撷、取舍才会游刃有余,新闻作品采写起来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好“点子”,才能将基层的新闻报道写出情感,充分体现报道的亲和力、贴近性,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闻点子很重要,活跃在新闻传播中.对此,人们有所研究①,但未尽其义,有待进一步深化. 所谓新闻点子,专指传播新闻的点子,经营管理新闻事业的点子不在其内.考证"点子",有两种含义:①主意,办法;②关键,要害.它是一种统称,指新闻传播者处置一切新闻传播业务的具体构想与方略,由一篇篇新闻作品体现出来;特指报道与评论新闻时那种高明的主意,乃至出人意料的绝招.  相似文献   

4.
李成贵 《新闻前哨》2006,(11):30-30
言论的点子,实际上是一种引导,是一种启示,是一种意向。对于作,是引发其写作冲动的动力;对于读,则是引人人胜的“诱饵”。也许可以说,点子是与章的题目有着紧密联系而又不完全一致的一种感觉,一种可以意会而又不溢于言表的存在于章中的一个“影子”,是作表达论题(主旨)的一种角度。有些言论的点子一看题目,就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言论的点子是读完了才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5.
何军 《新闻前哨》2002,(9):20-20
人们在采写新闻时,最头疼的应该算是“捉点子”,有了“点子”,便下笔如有神;反之,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虽绞尽脑汁,却元从落笔。这种现象从新闻理论上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新闻主题的提炼问题。 新闻主题的提炼,是采写新闻的关键所在,提炼出的主题能以小见大,即“滴水见太阳”,便可算成功。要提炼出成功的主题,“逆向思维”是方法之一。 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法,而逆向思维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因为当一件事情让  相似文献   

6.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7.
时常听到一些基层广电部门的记者发出声声叹息:除了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外,在独立采写时经常感到不知道该写什么或写不到点子上.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报道"点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寻访村庄当家堰》这组报道之所以成功,是荆门晚报同仁齐心协力。想点子,动起来,沉下去,让新闻活起来,最终使报道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写中求异思维的魅力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独家新闻,从同题采访中找与众不同的角度;找另类蹊径,构想特别的策划方案——当前的新闻竞争促使记者要想新招数、出新点子,或角度奇巧,引人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笔者以为,新闻工作者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就要全力开动思维,多思多想,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事物的根源和本质所在.这里所说的"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杜撰"新闻点子",制造新闻.  相似文献   

11.
程海琼 《新闻窗》2006,(3):36-36
抓独家新闻,同题采访中抓不同角度,用异于同行的观点阐释事实。构想特别的策划方案——当前的新闻竞争促使记者要不断地想新招数、出新点子,或角度奇巧。引入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新闻竞争中,致胜的不二法门,便是在采访和写作中须善于运用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2.
帅瑜 《新闻前哨》2003,(3):32-32
策划是报道新闻的一种重要手段。新闻策划早已有之,在过去和现在只是说法不同。过去常说研究新闻报道点子,研究新闻报道内容,研究重大新闻报道步骤等等,这就叫策划。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宣传水平的提高,“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成了新闻媒体报道重大新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新闻业务研究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里的核心,是一个"谋"字。"谋",就是谋划、设计,就是盘算、计划。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策划。心有所想,行有所动。策划,既包括设定目标,也包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策划,是由出主意、想点子一直到把主意和点子变成现实的完整的链条和系统,是由决策力、执行力构成的结  相似文献   

14.
我们基层通讯员与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进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反映社会普遍关注 的主题,并引起一定的社 会反响是许多新闻工作 者孜孜以求的。观察近几 年我国和省内一些新闻 精品发现,一个“借”字经 常能出奇制胜。 一、重大主题“借”事 件 新闻是“事”学,善于 把反映重大主题的非事 件性新闻“化”成事件性 新闻往往能产生新闻精 品。依艾丰的话,“吃老百 姓的饭,想总理的事”、 “生活中找点子,理论上 找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新闻重在发现,但是 必须看到:新闻发现不同 于科学发现,它对客观事 物的规律性的揭示应当而且必须是通过对新鲜事物的客观报道来体现的。新闻界最忌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业内大都把记者的手头功夫看得比口头功夫重要.因而常常忽视口头功夫的培养和锻炼。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常见某些记者在这种功夫上的欠缺。如在大型场合不敢提问,使现场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或即便提问也问不到点子上.甚至提问起来逻辑不通、语言不畅等等。而我们的传媒,尤其是地方传媒,在招聘新闻人才时往往也只注重笔头功夫,只看作品,忽略了口头功夫这一要素。  相似文献   

17.
<正>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工作,不仅是各级电视台综合实力和集体荣誉的角逐,也是记者业务水平和能力的大比拼,对于区县记者而言,要想在比拼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做好创优节目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文章。一、从小点子、小题材着手(一)小点子、小题材更具操作性创优节目很重要的是点子,点子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适合做创优节目的新闻题材主要有五类:一是重大题材新闻;二是灾难性新闻;三是新奇少见的新闻;四是感人的新闻;五是曝光性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流行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称呼,即爱把总编辑称为“老总”。“老总”者,领导也。领导者的责任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其实,出主意即为出点子,用干部即为用点子。不管出点子还是用点子,都是落脚在“点子”上。所以,老总“总”在点子上,就是题中之义了。作为地市党报的老总,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主要的还得强调抓点子。不仅每时每刻要想点子、出点子、用点子,而且要多想好点子、多出好点子,多用好点子。用好点子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推动工作,这是一种才能,一项领导艺术,是老总们应具有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当代新闻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到一个媒体、-个版面,小到一篇稿件,都要有"好点子".因为只有"好点子",才有好版面、好栏目、好文章;有了这"三好",才能提高报纸质量,赢得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位总编说,报纸有了点子,就有了题目,也就能创造出精品来。看来点子对办报十分重要。 什么叫“点子”?《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说:点子就是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主意。对于报纸来说,一个点子就是一项策划的开始。随后对这个点子从头到尾和各个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完善,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