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西方新闻传播研究是十分活跃的,尤其是在美国,定期出版的新闻学术研究刊物不少,其中有周刊、月刊,还有双月刊和季刊。其中最负盛名的权威性刊物有:《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美国新闻评论周刊》(AmericarJournalism Review)、《美国报业协会会刊》(The 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在线新闻评论》(Online Journalism Review)、《编辑和发行人》(E&P)等。 从本期起,我们新《国外名刊点击》专栏,定期介绍国外的一些新闻学术刊物的最新内容。看看国外新闻传播界目前正在研究些什么,对什么课题感兴趣。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效,历来是判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近代报纸产生之后,特别是晚报产生之后,更多地在报纸上刊发当天的消息,成为编辑和记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成为各家报纸之间相互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 s News Today)的“TNT”模式,成为报纸最优时效的标志。 然而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后,先进的技术优势,打破了新闻时效的原有局限,把核定新闻时效的最小标准,由一天降低到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而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则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而行,“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  相似文献   

3.
王翎 《新闻传播》2010,(7):17-18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档新闻杂志类节目。该节目自1968年首播至今已有42个年头。(60分钟》是美国电视节目中资历最老、收视率最高的10个电视节目之一.曾连续22年高居尼尔森收视率前10名。它还是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Emmv Awards)最多的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记者采访时充当的角色和新闻叙事的方法来解读(60分钟》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4.
美国三家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 (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和福克斯广播公司 (Fox)宣布共同投资设立“网络新闻服务公司”(NNS)。新公司负责从三大电视网和相关企业收集新闻节目素材 ,提供给属下的“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一台”(ABCNewsOne)、“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通路”(CBSNewsPath)、“福克斯广播公司紧急新闻公司”(FoxNewsEdge)。关于这次合作 ,福克斯广播公司新闻公司的总经理罗杰·艾尔斯说是为了缩减经费 ,并说 :“新公司应该能对突发事件新闻发挥作用。通过共同使用三大电视…  相似文献   

5.
校园新闻之路———CBS为新闻院校开办的新节目1997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办了一个面向新闻传播院校、用卫星传送的新节目———《校园新闻之路》(NewspathonCampus)。这个新节目结合了世界上最大的新闻采集系统与全天候的新...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 如果把美国主要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风格:一种是以CBS的《60分钟》为代表的“尖刻型”,另一种是以公共电视网(PBS)的《麦克尼尔和莱赫尔新闻小时》为代表的“温和型”。 “尖刻型”深度报道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7.
《晚间世界新闻报道》(《World News Tonight》)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精品新闻节目,时长30分钟(含广告约8分钟)。该节目在美国众多媒体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不断壮大和成熟,摸索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商业电视市场竞争的运作模式,深受美国中上层人士的喜爱。其做法对于即将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我国电视新闻业的改革和创新有着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现将《晚间世界新闻报道》主播、记者和报道形式方面的特色和相关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杨会飞 《视听界》2013,(3):97-97
民生新闻经过若干年的市场洗礼,已经到了瓶颈期,各家都市频道都在寻找突围的良方。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节目开办了一个以测试为特色的子板块《新闻敏感度》,已经制播了60余条节目。节目使用的手法,不妨称为“新闻测试”,或“实验新闻”,通过情景再现、新闻实验,以暗访加明拍的方式,调查大众对一些话题、现象的反应。测试的手法在国外的电视新闻中运用得比较普遍。如美国ABC电视机构在黄金时间(每周五晚21:00)开播了一档时长为60分钟的节目《你会怎么做》。节目使用隐蔽拍摄手法,聘用专业演员在公共场所演出一场生活情景,测试周围人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何筠 《新闻记者》2006,(12):64-65
罗克珊·拉塞尔是美国电视界享有盛名的人物。作为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CBS)新闻类节目的著名制作人,她参与制作的知名节目不计其数,包括CBS黄金档新闻栏目《晚间新闻》、著名杂志类新闻节目《60分钟》和即时新闻纪录片《48小时》等等。令人羡慕的是,拉塞尔制作的新闻节目曾4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  相似文献   

10.
访谈型电视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一种节目形式。访谈形式不仅适用于“新闻深度报道,而且还大量应用于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节目”(见《电视研究》1994年第10期《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访谈型电视节目在西方国家流行已久,并被称为“话题节目”。著名的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名牌节目《60分钟》中的一些小栏目,法国二台超级电视明星伯纳德·皮沃特主持的《面对面》等。访谈型电视节目在我国大陆出现的时间不长,用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出现的时间更短。广东电视台《岭…  相似文献   

11.
王嘉 《声屏世界》2002,(8):49-51
(一)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DanielBell《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一语道出了“电视日常化”时代的面目。电视已普遍渗入了人类日常生活的范畴,被提升到一种姑且称之为“生活日程”(LifeSchedule)的层面。正如陈燕妮在《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一书中所说:“美国民众对电视的依赖已经达到空前地步。处于永远开播状态的电视机在美国家庭中比比皆是。”遗憾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日程”,电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年长者而言存在着选择的相对必然性,而…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美国新闻业继续经历震荡和重组的一年。媒体融合和数字化创新的大潮势不可挡,以《纽约时报》等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以“嗡嗡喂”(Buzzfeed)等为代表的社交新闻媒体和以“初见传媒”(First Look Media)等为代表的创业新闻媒体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成型。传统新闻媒体强力推进数字化变革,增强创新性;社交媒体着力提升新闻专业性、内容品质和全球影响力;创业媒体则发挥“众包”“众筹”的优势,在保持新闻公共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3.
1961年,当电视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媒介时,著名的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出版了他的一本非历史学著作,也就是后来成为传播学经典之一的《形象:美国伪事件指南》或称《形象:美国梦怎么了》①,书中提出了电视带来的四个社会文化变化:新闻的生产从纯粹的报道新闻到制造新闻;电视使英雄成为名人,公众对名人的仿效替代了昔日对英雄的崇拜;传统的理想/理念为主的思维方式被电视时代的形象为主的思维方式取代;美国建国时期的“美国梦”成了希望的幻影。这几个变化其实是密切相关的。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赋予了…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武汉地区就有《现在直播》(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湖北经视)和《百姓连线》(武汉电视台)三档这样的栏目.。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大多数民生新闻太过于关注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生活琐事;相同题材的新闻事件隔三差五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不加以改进,这类节目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5.
魏玉龙 《视听界》2014,(1):95-97
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升级版)开创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节目包罗:万象、内容平实、短小精干,有“电视晚报”的美誉。其中,有一类节目很是独特,颇受观众的喜爱,那就是“零距离”体“老文化”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公共频道《公共事线》在每周六晚上六点半播出一档时长20分钟的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新闻当事人》,节目的口号是“讲述当事人眼中的新闻”,记者以独立调查的方式对关系百姓民生和公共  相似文献   

17.
由广东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首届“南方杯”电视论文颁奖晚会《托起彩虹》和“中国电视理论发展恳谈会”,今年8月7日在鹏城──深圳举行。来自广东省、海南省和深圳市有关单位的领导和首届“南方杯”电视论文的获奖作者出席了颁奖晚会。中央电视台、国内部分电视研究期刊和新闻院(系)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颁奖晚会和理论恳谈会。这次南方杯“电视论文评选,是《南方电视学刊》举行的第一届电视学术论文评奖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委会、北京广播学院及广东省新闻院(系)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于今…  相似文献   

18.
“World News Tonight”(“晚间世界新闻报道”)是ABC(美国广播公司)的一档精品新闻节目,时长30分钟(含广告约8分钟)。该节目在美国众多媒体激烈的新闻竞争环境中不断壮大和成熟,摸索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商业电视市场竞争的运作模式,是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电视纪录片编导的职责在于布局谋篇,那么电视纪录片摄影师的作用则在于运用手中那支包含激情的“笔”——摄像机来书写成篇。“电视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和再现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摘自《“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说》)基于这样一种纪实属性与艺术特征,电视纪录片的摄影应属于“采访摄影”的范  相似文献   

20.
董铭 《青年记者》2007,(14):114-115
“华尔街日报体”(以下简称“华体”)指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